对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游泳场馆安全问题的对策探讨

2019-09-10 21:34常诚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保护安全项目管理

常诚

摘要: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开,游泳场馆安全问题已经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活动。如何在运动的同时,保持体育项目安全的管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体育问题。从整体上看,游泳场馆的安全需要多方面的保证,除了科学的管理和完善的制度保障,更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确保这一体育项目能够为社会发展和体育健康事业夯实基础。本文围绕项目管理视角的游泳场馆安全问题的价值意义、常见问题及具体对策展开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项目管理;游泳场馆;安全;保护

游泳场馆作为二十一世纪最具群众基础的运动场所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成为了备受人们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截止到2017年,我国已经建成大小游泳场馆多达36000多个,以满足人们的运动需求。然而,游泳同时也是一项突发性较大、危险系数较高的运动,因此,游泳场馆的安全问题也是推进体育项目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体育场馆安全问题上,融入项目管理理念,能够借助于对这一体育项目的多方面分析,使游泳场馆建设能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实现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推进优秀体育项目的发展。

一、项目管理视角的游泳场馆安全问题

(一)缺乏管理,馆内设施不全

公共游泳馆作为一个结合了多人口的体育场所,安全保障制度、紧急救援人员相关标志和救护和设施都应该一应俱全。但是,受地方财政、经营者安全意识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些游泳馆在建设初期就面临着较大的隐患。从一些发生事故的游泳馆管理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场馆管理的规则设定并不清晰,对于浅水区、深水区的标志没进行显著划分。对于夜场灯光的明亮程度,也并不能达到安全标准。还有一些泳游馆在建设中增加假山等风景设置,在设计上存在着不合理性,都使体育游泳馆的项目建设产生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二)缺乏投入,人员培训不足

近些年来,救护员的工作才被游泳场所广泛重视。而这些游泳员无论是在救护水平、职业资格上,都没有一个明显的界定。救护员在上岗前,虽然接受了短期的技能培训,但是长效培训不够,救护水法或急求措施难以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由于救护员本身职业素养的差异,导致游泳馆在人力资源建设中,没能形成高效运作、安全协调、统一融洽的场馆救护环境。

二、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游泳场馆安全管理对策

(一)转变安全意识,提高事故预防能力

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游泳馆事故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主要分为管理不当、标志不明、人员散漫等等。其中,发生在游泳馆的意外溺水事故占有主要地位,其次是在游泳训练活动中,所发生的一些实质性的人身伤害,这些不同程度上的问题都可能会引发人身伤害、伤残或死亡,因此,广大泳游馆项目管理者在安全问题上,必须要改变“亡羊补牢”的发展思想,积极转变发展理念,贯彻以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政策。在游泳场馆设计的初期,就要摒弃一切可能存在安全隐患设计,例如无用的装饰物、不防滑的台阶、遮挡光线的建筑物等等,同时,要对定期召开安全问题交流研讨会,对吸纳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事故防范措施,使游泳馆项目的安全意识推进有突出重点、方向明确、目标清晰。

(二)运用PDCA循环理念,提高体育项目质量

PDCA循环理念是由美国项目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所提出,在游泳场馆的安全问题上,这种以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根据游泳项目的推进不断改良,在优化场馆建设的同时,增进游泳场馆的安全系数,进一步提高项目质量。首先在游泳场馆的运营初期,相关工作者可以结合PDCA理论的计划阶段,努力监督和完善泳游馆各项规则和章程,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案。其次,主管部门要不定期的对各游泳馆的事故应急预案和水质情况进行检查,深化对游泳馆内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第三,在检查阶段,要定期将安全情况进行汇总,从中反思和总结问题,以此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最后,在处理阶段,要结合体育项目的推进,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和业务标准,从而在不断的反省和分析下,为游泳馆安全建设提供常态化的发展思路。

(三)加大激励和奖惩,增加人力资源队伍建设

在游泳场所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循《游泳场馆管理条例》和《游泳场馆卫生标准》,对于救护员、教练员、教师队伍组成的人力资源队伍,進行合理的分组、教育和考核。通过加强设施建设和改进考核标准的形式,通过将救护员工资和日常表现、业务水平挂钩的形式,增加游泳项目知识普及面积,加快受众对游泳教学知识的掌握。要将救护员工作态度、卫生知识、职业技能和他们的工资待遇、晋升机制相联系。以此夯实游泳场馆的安全基础。而在其他的方面,要为工作人品配备专业的救护、救生工具,帮助他们加强对医务室、消毒工具等医疗防护场所的使用技能。尤其是提高上述救生工具对救护人员及消毒系统和医务环境的协调程度,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将游泳馆安全事故的发展概率降到最低。

三、总结

综上所述,游泳池作为大众健身的重要场所,在增强人民体质的背景下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无论是商业性的还是非商业性的游泳场馆,对于安全问题的概念界定和类型统计都由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为此,相关工作者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改进游泳项目建设条件,取得相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优化游泳项目建设,使游泳馆的安全管理能够走向一条更加规范和科学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符谦,戚克娜,张丽荣,刘留.沈阳市游泳场馆经营管理情况调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 (01).

[2]寇健忠.我国游泳场馆经营管理中的安全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07).

[3]蒋玲.对预防、减少游泳事故的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2014 (8):42-44.

[4]吴宗之.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 (1):18-19.

猜你喜欢
保护安全项目管理
基于项目管理视角的中小企业营销模式应用研究
项目管理指南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