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中国经济

2019-09-10 07:22李洋
国企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把脉结构性出口

李洋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蔡昉

中国经济开启“积极就业政策3.0”时代

中央提出“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要求,并把稳就业作为“六稳”之首,这意味着我们开启了“积极就业政策3.0”的时代。通过对积极就业政策在政策工具箱中位置的调整,即把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以及劳动力市场各类信号纳入宏观经济政策抉择中予以考量、决策和执行,积极就业政策才可能真正落实,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才更加清晰且可操作。根据对相关指标的分析,中国经济处于充分就業状态,尚无需出台大水漫灌式的刺激性宏观经济政策措施。重点应加大就业优先的政策协调,坚持民生导向,扩大公共就业服务覆盖面,实现社会政策托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隆国强

“稳出口”需要多方施策

在全球经济减速导致外需不足,中国自身也处于比较优势转换期,这两个因素相互叠加的背景下,“稳出口”不能指望一招就灵,而是需要多方施策。

第一,要着力降成本,增强出口竞争力。清理对出口企业的各种收费,减少出口企业的缴费负担,更大力度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降成本”的力度。第二,要开拓新市场。市场多元化是我国优化出口结构的长远大计,也是稳出口的有效举措。第三,要用好新技术成果,通过创新增强竞争力。支持出口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提高出口商品的附加价值,要持之以恒推动出口结构升级。最后,大力推动服务贸易出口。引入优势资源和竞争压力,增加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 樊纲

当前要理直气壮采取宏观调控

目前我国投资增长动力不足,各种增长要素都存在很多缺陷,劳动参与率也在下降、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体制上还存在各种缺陷,因此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六稳”就是在很多长期性的结构性改革做不动的情况下,需要采取一些短期措施维持稳定发展,而短期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需求侧的,包括财政的支出、货币的供应、利率、税率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的宏观调整应该是并行不悖的。一方面要随时随地、时时刻刻推进改革。但是当经济出现波动的时候,我们还是要理直气壮地采取一些宏观调控的措施。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能因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迟迟不见效,也不在需求侧实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必要的调节措施。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 黄群慧

不能把制造强国战略完全对等于“中国制造2025”

不能把制造强国战略完全对等于“中国制造2025”,需要从强调推进“中国制造2025”转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转向本身意味着政策思路的转变,从赶超对标,包括我们试点、示范这种推动的选择性产业思路,转向强调公平竞争,完善产业创新发展基础的功能性产业政策的转变,尤其是要发挥好竞争政策的基础作用。具体任务我们强调五大工程,包括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制造、服务型制造,但这些都是可以具体推进的,但是还应该更加强调服务型制造和制造业的品质革命。因为中国制造业的品质基础没打好的话,很难谈所谓的制造强国。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黄益平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服务民营经济的关键

金融服务民营经济,利率市场化是关键问题。利率不市场化,金融机构无法为中小企业提供商业可持续服务。中国金融体系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银行主导,二是政府干预较多。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转型期,但中国的金融体系还没有转过来。这是近期民营企业融资困难凸显的原因所在。其特征是,中小企业被挤压出正规市场,非正规金融的利率被推高。一方面杠杆率过高,另一方面流动性渗透不到实体经济。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根本思路还是要集中在银行等间接融资渠道,关键在于解决资金定价、不公正担保,以及风控等方面问题。

猜你喜欢
把脉结构性出口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社会把脉
“把脉”基本不等式的应用
社会把脉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Intertek2014年高成长性中小外贸企业出口100强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