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国之重器

2019-09-10 07:22陈国才
国企管理 2019年3期
关键词:华龙核电工程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是“中国制造2025”的标志性工程,是带动国内设备制造转型升级的高端技术,更是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举措。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应用到“华龙一号”工程建设管理中,统一各方认识,凝聚各方力量,必将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实现“华龙一号”早日建成。

“华龙一号”是中国核电人三十余年来辛勤努力的结晶和梦想,2015年5月7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在福建省福清核电厂址正式开工建设,开启了中国自主三代核电的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主运营新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锐利思想武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部署和指导“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不仅让所有建设者能够清醒认识建“华龙一号”的重要政治意义,全面增强工程建设管理的本领,而且也为推进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方法,最终为实现强核梦、助推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为三代核电首堆工程建设,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和不成熟性,从而也大大增加了项目建设的难度。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全球核电项目建设平均工期94个月。目前在建的三代核电首堆主要有美国AP1000技术和法国EPR技术,均已出现严重拖期。以芬兰奥尔基洛托3号机组EPR首堆项目为例,该项目是由法国能源公司阿海珐和德国西门子共同建设,于2005年10月正式开工,至今已152个月,滞后原定目标工期已长达9年,到目前为止仍未进入核燃料装载运行阶段。AP1000首堆工程于2009年4月开工,截至2018年6月30日才实现了首次核燃料装载,超出原定目标工期近一倍时间。由此可见,核电首堆项目建设均可能会因设计、设备制造等问题导致严重拖期的现象。华龙一号作为中国自主三代核电首堆工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设计、采购、施工及项目管理等各方面的挑战。只有认清这个“实事”,充分总结和吸取其它三代核电首堆工程经验教训,不断研究破解之道,积极采取措施提前预防,方能朝着62个月的总工期目标推进。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的建设管理者们通过沙盘推演,全面策划项目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问题,制定适应性的行动方案,并由此在各领域、各单位推广工程建设TOP10问题的管理机制,从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到设备制造厂和现场施工单位实现了问题梳理的纵向到底,从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商务领域则覆盖了横向到边。通过TOP10问题的管理机制,三年多来解决了工程建设中600多项重要问题,避免了有可能带来2-3年拖期的风险。而且通过这些问题的快速处理解决,融洽了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加深了参建者对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合作建设的感情,凝聚了团队的力量。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牵涉面广,合作方多,局部和全局、重点和非重点问题穿插交融,工程建设的关键路径往往会因一个不起眼的问题发生转变,也可能因为一個失误发生逆转,因此,用好全面协调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全面而不是片面地、系统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而不是单一孤立地把握工程进展实际,妥善处理好工程建设中的设计、制造、施工、调试以及商务之间的各种关系和矛盾,同时把握好各参建单位之间管理能力的不平衡问题,推动项目各方能力的均衡提升,做到一域增光,全局添彩。

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开工建设三年以来,各个里程碑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实现,目前关键路径还有所提前,这与其它三代核电首堆工程建设相比堪称奇迹,但核电项目毕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距离建成投产还有两年时间,设计尚未完全固化的问题终究不能掉以轻心。首堆试验只有进入工程调试阶段后方能验证,因此,工程的推进必须从最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掌握主动权。这就要求在后续的工程建设管理中,要始终把底线思维贯穿其中,把困难和挑战估计的更加充分一些,积极寻求规避系统性风险、化解各类矛盾、谋求创新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三年多来的工程成效验证了合作各方奋力拼搏的实干精神,后续的管理更要在之前积累的管理经验基础上,持之以恒地抓下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一张蓝图绘到底”这一思想特别适合当前的工程建设管理,而且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只要有抓铁有痕的劲头,再大的困难也都不是事,只要各级管理层带好头,踏踏实实抓落实,最终的成果必将是丰硕的。

华龙一号承载着国家使命的光荣,也寄托着老一辈核电建设者的殷切期待,这是对参与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者莫大的鼓舞,但也需要建设者们勇于挑起这份历史的担当,首堆工程的建设更需要建设者付出十二分的努力。三十年前,国之光荣的秦山核电站改写了中国无核电的历史。三十年后,能否用更短的时间、更高的质量,让华龙一号的工程建设领跑于全球、运营业绩高居榜首,打造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这需要担当,需要不懈的奋斗。相信这一定会实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说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管理的具体行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要实现工程建设四大控制目标,必须增强过程控制力和协调力,充分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来指导,凝心聚力,奋力拼搏。工程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投资四大控制,是衡量工程建设水平的标杆,也是最终体现项目竞争性的基准。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的难度不言而喻,建设单位必须做好过程管控的精细化管理,打好安全与质量的基石,确保工程进度的顺利推进,从而保证投资控制在批复的概算之内。因此,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协调方法,底线思维方法,将困难考虑得足一些,解决的预案多一些、充分些,最终一定能确保工程四大控制的全面实现。

陈国才,现任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兼任福建省科协常委。1975年4月生,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正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华龙核电工程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奔跑的板凳龙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闪亮的国家名片——“华龙一号”
中国核电生长
浙能电力:中国核电IPO最大受益者
欧洲主要国家核电运营情况
世界核电缓慢复苏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