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经济法价值导向问题研究

2019-09-10 05:46施颖埏
锦绣·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值导向经济法

施颖埏

摘要: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深化重要领域变革与创新,突破机制体制缺陷,健全基本经济制度和开放型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分析经济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价值,探索经济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策略。

关键词:经济法;价值导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引言

小康社会作为经济概念,国民衣食无忧以及经济发达使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礎与前提。因此,在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应完善射虎主义法治制度,特别是健全经济法体系,进而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供应物质支撑。经济法是现代法,其在协调经济运作中的经济关系层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可以从经济发展视角出发,针对社会公共性特点的经济活动实施调控、规范以及管理。同时,可以科学整合稀缺资源,落实社会利益科学合理分配,避免市场与政府调节失衡情况,对创造小康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价值深远。

一、经济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价值

(一)规范经济运作,推动小康社会新目标落实

伴随我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持续深度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与内涵也被逐渐丰富。近几年,依据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对生态、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等层面的小康均提出高要求,也使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更加清晰,内容更为全面。当前,我国已经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然要求建设小康社会事业中更为重视国民生活水准以及政治文化水准的提高。因此,为确保经济发展稳定与健康,保障经济运作行为规范,经济法的主要目标即经济发展的规范运行,管控市场经济行为,利用创建制度、维护权益以及明晰权责等调控国家经济主体间的关系,促使市场有序、公平竞争,经济平稳发展,维持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这不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目标,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目标。

(二)供应公平发展新环境,推动小康社会建成

经济法主要职责即维护市场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填补市场体制自身存在的弊端。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仍未完善,恶性竞争、市场封锁、行业垄断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等不良情况相较普遍,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同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针对此现状,要求市场及政府双向调控,充分发扬经济法的高效法律手段,利用我国宏观调节手段及市场无形调控的科学融合,确保社会利益的均衡发展,进而为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牢固基础。

(三)协调经济利益,实现公平分配原则

经济法在公平基础以及社会整体效率上落实社会利益资源以及权利的合理调配,追求达到与维持社会利益平衡,并经过宏观调节手段再次分配社会权利以及经济利益,其法律价值目标即在社会公平、整体利益以及经济效率等层面与个体间探寻最优均衡点。同时,我国经济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法律保障,经过进一步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市场机制,弥补政府调节不足等形式,落实社会利益分配矛盾以及不公平的现状。经济法从社会利益本位视域出发,将维持社会整体利益作为责任,经过构建保证民生以及社会宏观调控等多元举措,对发展失衡以及贫富悬殊等问题进行缓解,健全社会保障、推动社会就业、拟定经济法细则、供应社会援助等渐渐健全经济法体系,进而在实现公平分配原则的同时,推动小康社会的建成。

二、经济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策略

(一)建树准确的经济法制理念,落实小康社会价值目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下,经济法应立足于维持经济安稳发展,建树准确的经济法制观念,为国家经济发展供应法律支撑,为社会安定和谐发展供应物质基础。一方面,经济法应准确处理政府及市场间的关系,促使私权利和公权力间实现和谐与平衡。避免政府强制干预现象发生,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避免社会发展失衡导致的贫富差异大一级两极分化等不良现象,创设良性循环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另一方面,经济法应准确处理政和市场主体间的关系,追求落实互相协调一级协同调控的和谐局面,以此来确保政府及市场注意间产生合力,进而推动国家级经济有序发展。

(二)创新经济法制理念,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

公平和效率作为经济法一直无法避免的问题,如何调节经济架构,减轻国民利益分矛盾与不均使经济法的任务。因此,应建树兼顾公平及效率的经济法制观念,发扬经济法调控社会利益再分配以及调控社会发展差距的作用,落实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均衡。现阶段,我国阶层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城乡之间均呈现出发展矛盾。在经济法中有效化解或处理这些矛盾及问题时现阶段必须思虑的问题。因此,应及时创新立法理念,落实创新与发展,坚定兼顾公平以及效率优先的准则,合理科学地探究当今实际现状,处理制约社会发展及主要经济问题,逐渐构建完善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三)建树维护利益的经济法制观念,创设小康社会新局面

小康社会作为动态发展均衡的状态,包含经济发展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均衡发展、人与自然均衡发展、人与社会共同发展以及人类自身追求富裕的生活等。经济持续和谐发展、文化软实力明显加强、人民民主持续扩大、国民生活水准全方位提升与环境友好型,以及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获得重要进展,是保证2020年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维持经济利益价值导向,重视社会发展的当下利益和长远利益,思虑经济发展整体与局部利益的一致性使当务之急。因此,应维持市场主导地位。伴随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私营机构对经济收益追求的增加,诱发大多社会整体利益失衡的矛盾,而经济法可发扬市场主导作用,减轻矛盾,规范市场运行行为。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法可以实施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减少或消除经济发展中造成的消极影响,处理社会整体利益以及社会不公等问题。建树准确的经济法制理念,创新经济法制理念,建树维护利益的经济法制观念,对经济健康运行具有法律保障价值,对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扬其应有的力量。

猜你喜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价值导向经济法
浅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经济法的互动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路径探讨
大数据时代经济法的完善升级路径分析
基于价值链导向的会展旅游产业链提升研究
发生逻辑、哲学意蕴与当代价值: “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多维透视
如何有效发挥离退休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实施“十个全覆盖”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评估的价值导向分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文化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