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济源市动物疫病精准预警应用

2019-09-10 07:22赵建东项朝荣孙冰洁聂慧琳卫一新李春贤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风险预警

赵建东 项朝荣 孙冰洁 聂慧琳 卫一新 李春贤

摘要:根据病死生猪数量变化,快速锁定发生疫病的猪场,并通过现场诊断、剖检、病原快速鉴定、免疫状况评估分析等手段,确定发病猪场病原和主要发病原因。

关键词:病死生猪数量;病原鉴定;免疫状况评估;风险预警

中图分类号:S851.3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4.003

0引言

2018年5月,单位应用济源市《动物疫病监测预警与生猪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研究》结果,对4月份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五龙口镇河头村家和牧业养猪场连续出现病死猪,1月内报案10/14次,1次最高死亡18头,1月共死亡生猪71头,符合报案间隔小于7d,单次死亡数量超过10头;累计报案次数大于60%的2项发布模糊预警的标准,对该猪场发布近期有新发较严重动物疫病的模糊预警。

1基本情况

1.1猪场概况

该场位于我市东北部平原地区,北邻沁河周边有以养猪为主的养殖小区,该场总存栏生猪550头,其中母猪60头,保育160头,(保育前期、中后期各80头),哺乳仔猪90头,育肥猪240头。发病集中在断奶30d左右的保育猪,4月下旬开始发病80头保育猪中有50头左右发病,死亡35头。使用氟苯尼考+头孢注射疗效较差。

1.2免疫程序

1.2.1母猪

普免,3月1次,猪瘟广东永顺、蓝耳病普莱柯jxa-1株、伪狂犬勃林格、口蹄疫金宇保灵三价苗[1]。

1.2.2育肥猪

育肥猪免疫程序,见表1。

2现场诊断情况

2.1临床观察

病猪体温40.5~41.5°C,呼吸困难多数呈腹式呼吸,病猪消瘦,被毛粗乱,部分猪出现腹泻。

2.2剖检病变

脾脏肿大、质地坚实如橡皮样变。肺脏出血、淤血、肿大、质地坚硬其中2头出现纤维素性渗出。淋巴结水肿,切面多汁,腹股沟淋巴结尤其明显,其他未见明显病变甲。

3实验室监测情况

3.1病原学Q-PCR检测结果

对采集的3份组织样品进行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高致病性毒株和经典毒株、猪瘟、猪圆环病毒2型和伪狂犬共5种常发病检测,见表2。

3.2免疫抗体检测结果

分别对55头猪进行猪瘟、蓝耳病、O型口蹄疫、伪狂犬病的抗体检测,其中1~30日龄11头,31~50日龄10头,51~70日龄14头,71~120日龄10头,母猪、种公猪10头。猪瘟使用爱德士猪瘟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J801;蓝耳病使用爱德士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JB21;口蹄疫使用莱普生O型口蹄疫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批号E17070;伪狂犬使用莱普生猪伪狂犬gb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批号E170601。见表3、表4。

4综合分析

4.1致病原

保育中、后期仔猪发病主要病原为圆环病毒2型和经典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病毒,同时有副猪嗜血杆菌继发感染。

4.2猪瘟

母猪群免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都比较高,标准差小均匀度较好,免疫疫苗和程序可以坚持,但应根据免疫时间间隔及时评估免疫状况。20日龄哺乳仔猪获得母源抗体较好,免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都比较高,均匀度较好,建议推迟猪瘟免疫时间。保育猪40日龄,抗体总体阳性率较高,但低于20日龄,滴度均值处于较低水平,建议可以在40日龄后再进行首次猪瘟免疫,或选取一批25日龄不进行免疫,在45日龄左右监测抗体水平,再确定首免日龄。60日龄保育猪抗体阳性率最低,滴度均值有所提高,50日龄二免后,抗体水平未达到最佳水平。育肥猪70~120日龄,免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都有明显提升,免疫效果好。总体看疫苗质量可靠,猪群整体免疫效果较好,建议对首免日龄进行研究改进。

4.3蓝耳病

母猪群免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都在理想范围,母猪群免疫效果较好,目前没有野毒感染。20日龄哺乳仔猪,获得母源抗体较好,免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都比较高,均匀度较好,建议推迟首免时间。40日龄保育猪抗体总体阳性率、滴度均值较高,但低于20日龄,说明15日龄免疫效果一般,如排除免疫对母源抗体的干扰,建议可以在30日龄后再进行首次免疫,或选取一批15日龄不进行免疫,在30日龄左右监测抗体水平,再确定首免日龄。60日龄保育猪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有所提高,中间没有加强免疫,提示在40~60日龄期间有野毒感染的可能,建议首免时间确定后,可间隔20d左右加强免疫。总体看疫苗质量可靠,猪群整体蓝耳病处于稳定状态,建议选择性的微调育肥猪免疫程序。

4.4口蹄疫

母猪群免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都在理想范围,免疫效果理想,继续坚持。20日龄哺乳仔猪获得母源抗体较好,免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都比较高,均匀度较好。40日龄保育猪抗体总体阳性率60%、滴度均值接近临界.值,可以考虑10~15d后进行首免。60日龄保育猪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均下降到保护水平以下,提示在60日龄进行首免略显晚,但二免前育肥猪抗体有明显上升,说明抗体下降后首免效果较好,可在50~55日龄首免,间隔20d左右加强免疫,尽量缩短免疫空白期。总体看疫苗质量可靠,母猪和哺乳猪保育前期免疫效果较好,但保育后期有保护空白期过长,存在发病风险,建议调整育肥猪免疫程序[3]。

4.5伪狂犬

母猪群免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都在理想范围,免疫效果理想,继续坚持。20日龄哺乳仔猪获得母源抗体较好,免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都比较高,标准差小均匀度较好。40日龄保育猪抗体总体阳性率100%、滴度均值0.7左右,母源抗体依然保持较高水平,本场使用的40日龄首免可以适当推迟。60日龄保育猪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均明显至保护水平以下,提示40日龄进行首免效果很差,可以考虑在60日龄进行首免,但因育肥猪与母猪疫苗厂家及毒株不同,也应考虑是否为疫苗质量问题。总体看母猪疫苗质量可靠,哺乳猪、保育前期免疫效果较好,但保育后期伪狂犬免疫效果很差,也未强化免疫,在保育和育肥期间存在伪狂犬发病风险,建议调整育肥猪免疫程序或进行疫苗更换。

5防控建议

5.1母猪群

猪瘟、蓝耳病、口蹄疫、伪狂犬免疫效果好,免疫抗体阳性率和滴度均值都比较高,标准差小均匀度较好,免疫疫苗和程序可以坚持不变,但采用全场普免应根据免疫时间间隔及时评估免疫状况。

5.2育肥猪

表5免疫程序进行调整并进一步开展免疫效果监测评估。

5.3现有发病猪群

可以加强饲养管理,加人提高免疫力和防治激发感染药物进行防治。

5.450~70日龄保育猪

在免疫程序调整到位前,50~70日龄保育猪仍有持续发病风险,应加强消毒、隔离等生物安全综合措施,减小损失。

5.5发病原因

本场发病主要原因为免疫不科学所致,对周边场威胁较小,扩散蔓延风险较小。

6结束语

按照联动机制启动精准预警流程,采用电话询问、现场调查、解剖采样、实验室检测等手段对养殖场发病原因进行确定,对养殖场提出针对性的防控建议,并对全市提出预警信息。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和本场及周边养猪场预警,达到快速控制发病猪场病情、周边猪场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共同减少疫病流行和危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俊克,李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保险联动“济源模式”[J].中国畜牧业,2018(22):62-63.

[2]谷思穎,杨慧敏,屈勇刚,等.2018年新疆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病毒抗体检测与分析[J].当代畜牧,2019(7)53-55.

[3]陈海桂,不同日龄猪伪狂犬抗体跟踪监测与分析[J].畜禽业,2018,29(6):82-83.

猜你喜欢
风险预警
以运营动态为载体,推动地市运监工作实用开展
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基于风险预警的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融资租赁企业风险预警与控制机制研究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开放型经济体制下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预警研究
信息化手段实现检验检疫工作风险管理的可行性探讨
电网企业财务管理
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