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主学习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9-09-10 08:35陈琴琴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陈琴琴

摘  要:自主学习就是在不受他人约束以及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主动、独立地进行学习。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重要的教学理念。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就要积极探索科学新颖的教学策略,争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终有一天会走出校门。那么在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不可能时时有老师的鞭策和指导,很多知识需要学生主动、独立地去获取,这就体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采取有效的手段,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并指导学生自学数学的方法,从而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未来在数学领域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课堂以问代讲,促进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但是不难发现,由于小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在数学素养方面和教师差距较大。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味注重知识的灌输,减免了和学生的互动,忽略了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容易使学生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惯性。而考虑到问题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工具,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妨采取以问代讲的策略。即将所要传达的知识融合于问题之中,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知识挖掘出来,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为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开良好开端。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特性》一课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展示几张图片,比如,晾衣架、金字塔、屋顶结构等等。然后我向学生提问:“这些图片中的事物有何共同点?”当学生发现其中都包含三角形之后,我便讓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建筑或者生活常用品要设计成三角形的结构?”在学生思考之际,我便用小木棒连接成长方形和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对其进行拉伸,并提问道:“三角形的木框和长方形的木框有什么区别?”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木框不会发生变形,进而想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接着便对以上问题做出合理解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进行有效思考。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组织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效率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并且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就要适当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能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但是很多教师师本观念过重,在教学中习惯掌控学生的想法和行为。这虽然便于维持课堂纪律,却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进步。为此,教师不妨创新思维,以小组合作探究代替传统的讲授模式,一方面可以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促进课堂互动,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共同突破学习难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2、3、5的倍数特征》一课时,我便让学生合作探究。首先我让每组学生绘制一个10×10的表格,在其中按顺序填上1—100的数字。之后我便设置如下探究任务:

(一)请找出表格中所有2、3、5的倍数,涂上不同的颜色。

(二)根据这些数字,找出2、3、5倍数的特点。

接着,我让各组学生展开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合理分工,有的负责寻找2、3、5这三个数字的倍数,有的选择一位数字分析其倍数的特点……最后小组学生共同讨论,将每个人的发言收集起来并进行分析和筛选,最终顺利解决以上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使其充分享受学习的自由和快乐,从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

三、加强学法指导,提升自学能力

知识的海洋广阔无垠,而上学的生涯是有限的。所以无论教师如何努力,师生之间配合得如何默契,教师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知识要靠学生自发地、独立地去获取。所以传授给学生基础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办法。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数学水平,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争取使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数学的技巧,并可以根据不同的知识选择不同的探究手段,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升华数学教学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梯形的面积》一课时,我便渗透数学学习中常用的化归思想。首先,我在屏幕上展示几个不同的梯形,然后让学生思考它们的面积应该怎么求。当学生陷入困境时,我便提示道:“当初学三角形面积时我们将其拼接成平行四边形,那么今天我们可不可以把梯形转换成简单的、我们所熟悉的图形呢?”在我的点拨下,学生用草稿纸剪出一些梯形,然后进行拼接,最后在拼出的各种图形中选择了平行四边形,并顺利推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技能,以促进其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总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采取科学新颖的手段,多给学生制造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达成小学数学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赵兰芳.浅谈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4):136.

[2]胡莉.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8):113.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