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2019-09-10 08:35史丽娟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案例小学生情境

史丽娟

数学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常以“枯燥乏味”四个字概括,要改变小学生对数学的看法,就要让他们了解学习数学的魅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抓住这个阶段小学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这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对小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以及身心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有趣情境,快乐学习

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善学。因此,在引入新课时可通过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实例、故事、游戏、悬念,创设有趣的情境,来激发他们对新学知识的渴求,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学内容上来,为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案例一:在教学小学数学第一册《认识钟表》一课时,可这样设计情境:师:(展示太阳初升情境图)天亮了,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新的一天开始了。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小闹钟的滴答声)咦,这是谁家的小闹钟在响呢?原来是小芳家的闹钟在叫她起床呢!(出示小芳起床的情景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芳是几点起床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钟表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还能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想不想和它成为好朋友呀?那咱们先看看它长什么样吧!这样就可以通过在课堂教学中重现日常生活情景,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有助于激发学生“想学、要学”的动机,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联系生活实际,亲近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进行教学。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小学生虽年龄小,但在上学前就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应用又反过来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把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使它走近学生生活,开拓出可供他们思索、探讨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不但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而且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进一步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案例二: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先出示一道趣味题:“妹妹今年9岁,她哥哥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3个生日。请同学生们想一想,她哥哥今年几岁?”有的學生顺口答道:“3岁。”但一想不对,妹妹今年都9岁了,怎么哥哥才3岁呢?大家疑云骤起,谁都想知道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在这时教师笑着鼓励大家:“你们想知道正确的答案吗?自己到书上去寻找吧。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至此,学生探索热情高涨,产生了学习“年、月、日”这一新知的浓厚兴趣,诱发了主动学习的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探索中。

三、组织游戏竞赛,在玩中学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新课改的理念,适时、适度地安排一些数学游戏活动,比如“抢答”“找朋友”“争冠军”“接龙比赛”“开火车”“夺红旗”“送信”“动手比一比”等等。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学习的疲劳,又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了知识。

案例三:在教学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设计一个《买玩具》的小故事:蓝猫开了一家文具店,想在咱们班挑选几名聪明的学生当售货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挑选三个学生当售货员,分别戴上蓝猫、唐老鸭、米老鼠的头饰等,其他的学生当顾客,模拟购物活动。这一场景,真实地再现了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顿时喜形于色,迫不及特地加入游戏行列,望着商店里想买的东西,同学们很高兴。在游戏中学习,学生学而不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巧设有效提问,主动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如能恰当运用好课堂提问,就能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训练小学生的思维,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所谓的巧设有效提问,是指问题的设计要新,要奇,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若让学生去简单重复已经学过的知识,或让学生去解太难的、力不能及的问题,学生则会失去兴趣。

案例四:讲“退位减法35﹣8”时,可以这样设问:“个位上是几减8?”学生回答后,追问:“5﹣8不够减怎么办?大家用小棒摆摆看。”学生带着问题,动手摆起来。经过操作、思考,有的说:“从30里拿出一个10,用10减去8,再把剩下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差。”也有的讲:“5减8缺3,可从30里减去3剩下27,就是要求的结果。”还有的说:“从30里拿出一个10与5合在一起,15减去8,再与20合在一起,就是得数。”此时继续追问:“这三种方法到底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都想表现自己的能力。经过认真思考比较,热烈讨论后,得出基本方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加10再减。”这样精心地设问,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求知识的气氛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精心设计练习,满足需要

精心设计练习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设计练习题时,要设计各种情节有趣、形式新颖的练习。

案例五:设计一些较简单的推理练习请根据我的自述,判断我是下面一排数中的哪一个。

① 2,3,4,5。我比4小,我不是3,我是几?

② 4,5,6,7。我比3+3(的和)小,我比4大,我是几?

③ 5,6,7,8。我比2+4(的和)大,我是2的倍数,我是几?

这类练习可根据需要随时设计与进行,如学习了一些图形之后,也能从形式来判断图形的形状,以巩固学生对图形性质的进一步认识。

数学教学是一门艺术,让数学教学充满乐趣更是一门艺术。只有我们教师从多个维度认识、了解数学教学,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让数学对学生产生更加厚重的影响。

猜你喜欢
案例小学生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我是小学生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