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自信心定位

2019-09-10 08:48李志瑞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9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教学环节

李志瑞

摘  要:学生学习任务日益繁重,其中不乏受父母、老师、社会期望过大,从而表现出力不从心,迷失自我方向,学习目标模糊,缺失学习动机。为此,需要从心理上修正学生错误的思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理论观点,形成好的习惯,坚定自信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信心定位;教学环节;评价标准;观念更新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会一如既往好下去;而成绩或习惯差的学生,则可能还会逐渐滑落,最终厌学、对学习丧失兴趣。这种现象是很普遍的,但追本溯源,我们可以发现在教学内容环节上出了问题——我们除了教学,还应该帮助学生找准自己的定位。

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句话充分概括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应是方法分析和如何做人的道理的传授。这句话真实地阐述了教师的内涵。

现在我想结合学生中出现的厌学现象和教师的职责缺失做简要分析。那就是:教师不仅应该教学生知识,也要帮助他们分析学习情况,解决学习中的原理问题。对此,我认为教学环节存在以下问题

一、师生观念跟不上时代发展

我们的社会历史给我们的普遍观念是:胜则兴,败则馁。这种普遍的观念造成了今天在学习上,当学生取得进步或取得成绩时,社会、父母、老师和同学都会投来赞许的目光和赞扬的话语,这当然充分肯定了学习的成绩,这种荣誉感也无疑会促使学生继续进步;而另一方面,当一个学生学习或习惯差时,他的成绩可能也不会好,这时,在一个以成绩好坏起决定作用、占统治地位的学校,他是很难得到肯定的,相反,有时还会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数落以及同学的奚落,三番五次,从而丧失信心,失去学习兴趣。

二、长期以来传统教育注重结果,忽视过程。

从古到今,从小到大,我们的启蒙老师——父母,就劝诫我们,要向好的看齐。以能否達到最好作为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求全责备。这种思想促使我们努力上进,长期以来,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思想开放,更具个性化的今天,它的不完善性却暴露出来。我们都劝孩子向前看,向前赶,谁得第一,谁就光荣;否则就是失败。我们知道,第一只能有一个,这就决定了尽管好多人努力了,但他们却没有或不会得到肯定,过后会有一种失落感,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个性张扬、每个孩子都想表现自己的社会,他们受到的打击更大,更容易放弃学业,而走向极端的道路,这些弥补了他们内心的空虚,但却是以错误的目标作为结果的,比如,轻则攀比抽烟、喝酒、重则打架、出走等,甚至走向犯罪的深渊。

三、新时期教学理论思想还无法普遍贯彻执行。

今天学校课程的设置,主要还是倾向于应试教育,以文化课为主,而关于青少年成长经验方面的课程,却得不到甚至没有得到科学安排。今天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正逐渐暴露出弊端,能力和经验培养难以提上课程,更不能得到重视,无法和文化教育并驾而行。以至于在教学环节出了问题,像学生成绩差而产生失落感,学生一味地强调个性却不注重发展方向而误入歧途等,面对这些,我们老师除了肤浅地分析一下,却束手无策,无法从理论深度解决,因为我们并不清楚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也缺乏在成长方面应对困难的能力培养。

解决的思路: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就应弱化那种“以成败论英雄”的思想,而应强调“胜亦欣然,败亦喜,唯在努力、进取,突出个性化”!强调过程的思想是重要的,而过去我们却一直看重结果。强调结果固然重要,但过分地看重,必然造成很多人会为追名逐利而不择手段,也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像有些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但考试却通过作弊来达到目的,只为了暂时赢得社会和学校家长认可,满足昙花一现的虚荣,这样,将来步入社会后一定会形成不良习惯;而突出过程,可以督促学生体会事情的经历,而这种经历的积累就是我们今天反复强调的重视实践能力。

结果和过程,孰轻孰重,因时因势不同,在今天过程较弱化的情况下,则需要加强过程的分量,从而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随时随地得到肯定的。加强过程还可以理解为准确认识自己,给自己找准一个合适的定位。

在过去,当我们在做比较时,要么把目光瞄向最好的,要么瞅向最差的,而忽视了自己。但今天,我们要强调:不仅要看得远,还要看得近,看自己的前后,看清自己的位置。这宛如上楼梯一般,要看清楚上面一个台阶和下面一个台阶,这样就能知道自己准确的位置,要上则上,要下则下,可以随时决定,随时实现,立竿见影。而不是把眼光或瞟向那空中楼阁,或是看着那海市蜃楼——上不着边,下不着地,找不到自己的所在,处于虚无飘渺中。科学有效的教育课程就可以辅助学生实现这个目的。

因此,我认为给学生一个理想的同时,也要给学生一个准确的定位,让他有阶可上,有路可达;不那么遥远,不那么无边。看得见,触手可得;能感觉,就在咫尺。这样,学生会看到自己是在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前进,每一步都会感知到自己的进步步伐,触摸到成功的希望。

参考文献:

[1] 唐承贤. 差错分析综述[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02):47-51.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教学环节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初中科学教学“兴奋点”创设的探索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万丈高楼”由此始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积极性缺失对策研究
实施高效课堂有感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