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香涵养瓷城少年儿童

2019-09-10 07:22彭静
科教新报 2019年28期
关键词:童诗书香年龄

彭静

“陈老师,我今天开始读《动漫小学英语语法》。”7月8日,暑假第一天,醴陵市板杉镇流碧桥小学校长陈传业的微信里收到了不少学生发来的选书、购书、读书的照片,他们自觉执行老师布置的暑假阅读计划。

“把孩子们的视线从手机游戏拉向书本阅读,我们费了不少功夫。”陈传业告诉记者,2018年暑假,醴陵市教育局出台《醴陵市中小学阅读推广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全力推广校园阅读,进行书香校园建设。担当者行动公益组织捐赠、教育局配备的书籍相继搬进教室,解决了班级图书角的建设困惑。

但教师阅读浮于形式、儿童阅读低质、家庭阅读缺失等问题又摆在了眼前。一年多来,陈传业带头读书学习,鼓励教师做读书活动的带头人。他和老师们一道,利用双休日走访学生家庭,与家长促膝谈心,动员更多家长参加到“亲子阅读”活动中来,并借鉴《朗读者》节目形式,举办校级“朗读者”比赛,吸引师生沉下心去阅读。以学校为中心,家校结合的师生共读、亲子阅读氛围在该校不断发酵。

从2018年10月12日到2019年5月30日,该校成功举办了6期“朗读者”比赛,孩子们的变化肉眼可见。四年级学生岳文熙最初羞于登台,朗读时声音特别小,第六期登台时,她自信大方,声情并茂地分享自己最爱的书籍。陈传业说,阅读的力量感染、熏陶着这群身处偏远乡村的孩子,也影响着他们的父母。2019年2月至5月,醴陵市教育系统首届读书节活动举行,岳文熙的爸爸岳安从上海赶回来陪她一同参赛,并摘下“书香家庭”的称号。

除了流碧桥小学外,地处偏远的明月镇盐山小学又是另一番景象。下课了,一群孩子蜂拥而至,在阅览室找到自己喜爱的图书,席地而坐,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该校校长贺刚同时是一名四年级语文老师,他提倡润物无声。

每天早上,孩子们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展“与黎明共舞”的10分钟晨诵。班上的图书角有18本《日有所诵》、26本《中国最美童诗》,还有部分朱永新主编的《新教育晨诵》《中华经典诵读》等。这些书满足了不同孩子的需求,他们可以尽情选择,以此来拓展了自己的阅读视角。

每天的语文课,走进教室,贺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孩子们诵读一首“早安 童诗”。读冰心的《繁星》《春水》,讀金波主编的《给小时候的诗》《蝴蝶 豌豆花》,读雪野主编的《中国最美的童诗》……

“晨诵”“课前诵读”和“早安童诗”是一种积累,一种经典、对优美语言文字的积累。

孩子们读得多了,展现的欲望也随之而来。四年级集体作品《年龄》:爷爷的年龄,写在额头的皱纹里。羚羊的年龄,刻在头顶的犄角里。蜗牛的年龄,画在贝壳的圈圈里。老师,响尾蛇的年龄呢?是不是藏在尾巴吱吱的响声里?让不少专家驻足思考:这是四年级孩子的思维吗?

类似的变化在醴陵市各大中小学校上演。“醴陵很多学校都比较偏远,经过一年的书香浸润,孩子们变得更自信、更大方,对人对事也有独到的见解。”醴陵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匡佑生向记者介绍,近两年来,醴陵市教育系统在软硬件上下功夫,为书香校园建设助力。

该市先后投入120多万元,与担当者行动等公益组织合作,建设温馨舒适的图书馆、阅览室,实现了全市213所小学1734个班级“班班有个图书角”全覆盖。同时,该市成立了醴陵市中小学校长悦读成长共同体、瓷城绿光芒读书会、彩虹花项目交流群、骨干教师论坛、渌水读书会等多个阅读共同体,通过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读书分享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阅读改造灵魂的理念深入每一位醴陵教育人心中。

目前,经典图书阅读量纳入该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教师”“小书虫”的评选表彰更是引导和激励着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向上向善。

猜你喜欢
童诗书香年龄
童诗对对碰
墨韵书香
墨韵书香
童诗三百首
另一种话
年龄歧视
算年龄
书香海报
年龄的秘密
我家有个屎壳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