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计小学英语作业

2019-09-10 07:22祖恩凤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23期

祖恩凤

摘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完整的教学活动应包括预习阶段、巩固阶段和拓展阶段,教师设计的作业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现在大多数老师布置的作业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层次性,内容不够丰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从教学活动的三个阶段进行有效的作业布置。

关键词:作业有效设计  预习阶段  巩固阶段  拓展阶段

什么是作业?如果简单地认为是为了检查学生课上所学的内容而布置的课后练习那就太片面了。作业应该是完整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应依据新教学活动的安排,设计的作业应贯穿于预习阶段、巩固阶段和拓展阶段三个环节。然而,现在我们布置的作业却不是如此。比如在上一节新课前,我们会要求学生预习新内容,却没有布置特定的任务,故学生对预习这项作业很模糊,自觉的孩子也只是对新内容匆匆一瞥,调皮偷懒的孩子甚至会视而不见。二是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大多数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采用“一刀切”的策略。如果作业布置得稍难,那么成绩好的孩子思考后能完成;但对那些稍差的孩子来说,这样的作业会让他们失去信心,陷入困境中,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三是作业设计内容不够丰富,尤其是在拓展延伸部分,许多教师没有做到有效设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通常会局限于配套练习,以抄写、背诵等形式为主,没有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不能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凡做一事,要用最简单、最省力、最省钱、最省时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通过布置作业收获最大的成果呢?老师应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特点,联系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以孩子的知识能力与生活背景为依据,设计灵活、有趣、有效的作业。

一、预习阶段作业设计

预习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初步感悟新知,思考重难点的一个过程,预习工作做得好,会极大地激发孩子们对新知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新课的教学作好铺垫。常用的预习方法有:听读新内容;查阅有关材料了解文章大意;根据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思考新内容的重难点及疑点并作一些替换练习。掌握了这些方法,教师可以依据要上课的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作业设计。例如,教学人教版英语小学四年级下册Unit 3 Weather 中Part A Let’s talk部分,事先给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如:Who are they? What time is it?Can Mike have some soup?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与思考,这样教师能更好地展开下一步教学。又如在教授五年级上册Unit 4 What can you do?Part A 这节课前,可以安排学生作个调查:What can you do?What can he do?全班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此项活动。这样既能让全班孩子都能参与,又能为下节课做好准备,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在设计预习阶段作业时,重点是梳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学会掌握新知识。同时,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既要考虑大多数孩子的学习能力,也要考虑个体对学习的差异需求。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Unit 3 Weather中Part C Story time前,老师可以设计这样的分层作业。必做: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Dalian?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Beijing?选做:Why does zoom have a cold?必做题是本单元的重点句型,大多数孩子应该都可以完成;选做题提高了难度。这样布置了分层作业,学习好的学生会努力完成所有预习作业,对于那些中等的学生,当他们完成了必做作业时,也要表扬鼓励。

二、巩固阶段作业设计

巩固阶段的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学新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及更好地消化。知识习得后的关键是理解,而理解的实质是学生掌握了新知识的本质,并且能够运用新知识。因此在学习的巩固阶段,教师可以设计情境表演、自编对话、词语接龙等形式的课堂作业,将新知识融于游戏中,孩子天性爱玩,因此,这种作业设计会极大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他们也会乐此不疲。例如,在学完五年级上册Unit 2 My week中的Read and write 后,笔者设计了一个生活场景,一人扮演Robin,一人扮演Wu yifan,进行有趣的对话表演。扮演Robin的孩子尽量学着机器人说话,这样在语言上就会激发孩子们的表演欲望,他们对新知的正确运用也会更加地熟悉。又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Unit 5 There is a big bed中的Part A Let’s learn后,为了更好地检测孩子们对所学新单词掌握情况,就可以设计下面这样竞争式的巩固作业。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房间的简笔画,把班级分成男女两组,两组分别把所学的新单词或已学过的家具单词填写在房间里,哪组填写得多就获胜。此过程全班孩子都可以参与进来,男女同学之间的竞争会让他们更加积极思考,同时也间接地培养了孩子们的團队合作意识。

当然,设计巩固阶段的作业时,老师要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有一定的可行性,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兴趣出发,这样布置的作业才有趣、有效,孩子才会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三、拓展阶段作业设计

拓展作业是教学活动的一种延伸和升华,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运用语言和积累语言,同时也能检测孩子们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业不能局限于课堂之内,还应延伸到课堂之外,以此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各种技能,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例如,在学完四年级下册Unit 4 At the farm中Part A Let’s learn之后,老师课后布置的作业就可以多样化,除了抄写之外,可以让孩子们把当天的所学单词制成卡片。卡片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第二天上课进行评比,每个人用简单的语言介绍自己所画的物品或动物,对优秀作品进行小小的奖励。这样能调动孩子的热情,画画的同时也把所学的单词巩固了。这种作业设计很适合低年级的孩子。

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丰富,他们爱唱爱演。老师在布置对话课后的作业时,可以让孩子们自由组合,编写对话,并且在课后表演出来。在学完Shopping这一课后,老师就可以让孩子尝试着编写新对话并表演出来。下节课上就让孩子们在班级表演,这样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勇气。平时那些不愿说话的孩子,在同伴的陪同下,也会大大方方地表演了。

唱歌也可以布置为课后的拓展作业。在学完This old hat这首歌后,可以布置老歌新唱的作业,让孩子们课后重新填写词或句子,翻唱这首歌。这样那些不爱唱歌或基础差的孩子也会积极找词,回忆所学的一切,也想在课堂上有展示的机会。这样一来,就不用担心孩子不写作业的问题了。

所有的作业都是为了让学生正确运用语言。如在学完祈使句型后,笔者布置的一项作业是让学生为班级设计一些警示语。作业布置下去后,很多孩子很苦恼,很多想表达的词语不会。借这机会,笔者又增加了一项任务,学着翻阅词典或上网搜集,好的标语我们就张贴在班级。有了这个目标,孩子们立马有精神了,都表示要让自己的标语贴在班级。这项拓展作业不仅仅让孩子学会了祈使句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享受了学习的乐趣。

总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就是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感受到英语语言的魅力,建立起说英语的信心。因此,老师要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遵循小学生的心理、身体的发展特点,以听说、表演、唱跳、画画等不同形式,设计有效的作业,让每一次作业都可以成为孩子和老师间的心理对话。这样设计作业能给学习英语增添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孩子们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饶有兴趣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后,也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