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学评价的现状及提升策略分析

2019-09-10 05:22陆怡君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美术活动教学评价提升策略

陆怡君

关键词:美术活动;教学评价;现状;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23-0054-01

1.美术活动评价出发点及目的

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进程中,合理的评价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创作热情。美术课程本身是一门美的艺术,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美的把控和创作。同时要想获得更为出色的教学成果,在进行美术活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以实践为营,突出创作特点和应用表达,并鼓励幼儿在美术活动践行过程中勇于创新、敢于思考。

2.美术活动的评价现状

针对美术活动的评价现状,需要从当前的具体实践出发展开分析。就目前我们在美术活动中的教学评价表现来说,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教师方面来说,显然在评价方面做的不够完善,甚至更多教师对于评价的策略及方法应用不甚熟悉。

(1)过于强调对外在的评价,忽视内部情感表达

美术活动本身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最终成型的作品涵盖了幼儿对作品外在的理解,以及自身对所创作作品的情感融入。但是从教师的视角来说,在进行幼儿作品评价时,显然忽略了作品的情感因素,多数只是单纯从作品的外在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对于外在的创作表达来说,看起来似乎很合理,但是却忽视了幼儿的主体位置。

比如在进行人的肖像创作时,作为教师往往会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首先给予幼儿以创作流程的阐述。但是从幼儿的学习来说,一方面是对基础绘画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包括了对绘画情感的酝酿。在情感的驱使下,也许幼儿在进行作品创作的过程中并不会严格依照教师规划的步骤开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评价不应该简单的停留在“我已经告诉过你要先画什么后画什么”上,而是应该站在学生视角,分析为什么他会这么创作。他创作作品的亮点是什么。从幼儿的情感表达出发进行幼儿作品评价,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和勇气。

(2)教师评价理念匮乏导致评价流于形式

进行美术活动评价的目的,在于发现学生美术创作中的亮点,从而鼓励幼儿更好的保持优势,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但是从当前教师的评价现状来说,显然难以达成这个目标。而且从美术活动师资力量的构成视角来看,当前许多教师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评价理念和认知,也就更无从谈起对幼儿作品中亮点的发掘。所以如果仅仅只是简单的对幼儿作品创作的好坏进行区分,那么教师的评价本身也就没有太大意义了。

(3)过于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形同虚设

这是当前美术活动评价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教师在进行幼儿作品评价时,往往会把幼儿作品的最终呈现结果看的比较重。而且在评价时,大多数教师的评价都是针对幼儿所呈现出来的作品展开的。我们所认为的某个作品好或者不好,也仅仅是从我们自己的视角出发进行判定的结果。

实际上,真正的评价应该是与情感交融的。正如同梵高大师的许多绘画作品评价。如果单纯是从外在画面来说,也许梵高的作品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如果融入了情感的氤氲,处于梵高在进行作品创作时的情绪和意境,再去看作品本身,就多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3.实现美术活动评价提升的对策

教师必须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熏陶,在进行美术活动评价过程中将学生放置到主体地位,本着“爱”之心去评价幼儿的作品。

(1)树立正确的评价意识

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评价意识的塑造,在进行幼儿绘画作品评价方面,以一种客观的视角进行作品评价。而且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起正确的评价意识,也就是说,评价仅仅是针对某一个作品,或者是进行某一个作品创作的过程展开。

此外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引导和创新。所以在进行评价方面,教师要刻意的让自己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进行评价。通过鼓励的话语进行引导性评价,以激励幼儿的创作之心,并鼓励幼儿完成更多更出色的作品创作。

(2)培养良好的评价素养

要想让自己的评价客观公正,且精准到位,这就需要教师自身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水平以及出色的评价素养。幼儿、小学生、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在进行同样一个事物的创作表达上,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视角和方式。教师在针对不同的作品进行评价时,显然不能一概而论。教师要想实现更精准的评价,对美术活动的规律把控不可或缺。这是達成精准评价的根本前提。

其次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评价表达。同样是评价一幅作品,“这个山画的太远了,太突兀”,与“这个远山孤立,你是否是希望去表达它的独立个性?”,两种不同的评价表达,往往会收获截然不同的结果。

(3)以情感为引导深入作品深层进行评价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透过现象看本质”。实际上,对于美术活动的评价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仅仅只是浮于表面,教师看到的,仅仅是画面的协调与否、色彩搭配是否恰当。但如果深入到作品内在,以情感为导向驱使来进行作品的评价,则往往会对作品产生完全不同的认知。

以梵高的《星空》为例。如果不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以及梵高在进行作品创作时的情绪,那么可能在进行作品评价时我们看到的只是凌乱的线条、夸张的配色和强烈的视觉冲击。但是如果是从情感视角出发,则在评价时则会感悟到作品中的不安和躁动,以及创作者刻意营造出的迷幻境界。

总之,唯有从心出发,才能够发现作品中独特的美,才能够以美的语言和表达进行作品评价,才能鼓励创作者更好的投身美术创作。教师必须重视自身评价能力的培养和塑造,从而以更出色的评价表现,推动幼儿在美术创作之路上走的更远。

猜你喜欢
美术活动教学评价提升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美术活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幼儿园美术活动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