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加减法口算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9-09-10 07:22黄海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21期
关键词:加减法口算算法

黄海

 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教学是最基础的一步,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的加减法已基本掌握,但计算速度较慢,一部分学生未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正确思考方法,大部分学生未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包括20以内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正确思考方法。基于这种状况,本人对2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教学进行了实践与探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在此与同行朋友分享,并希望得到指正。

一、在操作中领会口算方法

一年级新生在未掌握加减的方法之前,均不能摆脱对实物的依赖,他们的运算实际上只是数数。数的分解、组成作为数的概念的一部分,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达方式,对学生建立一图四式的表象、理解加减运算的关系是很有帮助的;再次数的分解、组成也是进行加减计算的基础,尤其是10的分解和组成,在计算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时要经常用到。基于以上考虑,仍然应将“数的分解、组成”作为重要的内容进行教学。教学时,教师要重视让学生通过学具亲手操作,特别是在练习的初始阶段,还是应强调多摆、多圈、多说,以表象来支持学生的思维,提高20以内数概念的水平。

二、在比较中选择最佳口算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但是学习还有社会性的一面,就是要从与别人的交流中吸取好的 “营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必须适应学生的实际,尊重个体差异,要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交流与讨论,认识到各种算法背后隐藏的策略,提示各种算法的本质属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学生会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得出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并在应用中加以体验方法的优越性。

由于学生在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时熟练的程度各不相同,学习基础也不一样,如果教师一律将口算方法优化到方法一(想加做减),结果会使有部分学生由于加法口算不熟练或逆向思维能力薄弱,会影响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方法三的推想过程有部分学生理解后,很容易算出退位减法的得数。由此可见,教师不必强求学生一定要采用某一种计算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容易掌握的最佳方法进行口算,其思维过程会更流畅,正确率也会提高。

三、针对口算能力形成的心理特征组织训练

第一阶段是能正确地按照口算方法一步步清晰地思考。口算练习不宜多,口算速度要放慢,以确保口算的准确度,以及口算思考过程的清晰度。可多采用一些口算口答的形式,多讓学生讲讲口算思考过程(怎么算或为什么这么算),只有让学生有了对口算方法清晰的联想,才能为形成口算能力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是降低意识口算方法的清晰度,即减少想口算方法所用的时间提高口算的速度。应适当增加口算练习量,逐步提出限量口算的要求,针对错误频率高的算式进行重点练习。

四、口算训练的安排力求科学合理

(一)训练要有计划性、针对性

首先,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口算训练,把口算教学贯穿于一年级学习之中,对于何时练什么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口算方法,坚持经常练习,逐步达到熟练。”其次,针对易错、易混淆的算式要多练习。对于易错题要及早预防、反复练。如14-2与12-4、14+3与14-3等,学生往往将14-2容易看成12-4,把14-3看成14+3而出错。因此要根据班级实际,有针对性地及早对全班或学生个人反复练习,防止错误被巩固下来。

(二)训练形式灵活多样

可以采用集体视算、听算,要求学生举数字卡片作答。也可以采用一些游戏和竞赛,如“你说我算”、“对口令”、“找朋友”、“邮递员送信”、“小猴接苹果”、“夺红旗争第一”、“看谁又对又快”等练习形式,可激发学生竞赛意识和成功的欲望,产生浓厚的兴趣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训练方法采用分散与集中、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在平时要坚持分散训练,如每天做5分钟的“天天练”。当学生进入会算层次之后,要实现计算能力的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在这个“转化”期,应该实行“阶段集中训练”的办法。“集中”是在相应的阶段集中一定的时间,设计一定量的练习,如对10以内加减口算的“集训”,采用限时与不限时交替,少量与多量结合的办法,每天上课开始让学生在3分钟笔答10道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题。

五、训练结果采用分层目标导向与即时评价相结合

口算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是一种技能形成的过程,也是一种认识的过程。这种过程只有以明确具体的目标作为导向,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否则,师生双方就象在黑暗中走路,只能摸索前进。针对班级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根据“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如“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要求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10分钟做20道计算题,允许范围错误1-2道。在操作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可以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定为底线,这样使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达到一定的标准后还可以向更高的标准冲击,分层目标的这种层次性与激励性,既可使高层学生腾飞,也能使低层学生起跳,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经过“分散集中”训练,达到优秀目标的人数迅速增加,达到基本目标的人数将迅速减少,并最终消失。

猜你喜欢
加减法口算算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部级优课)
图画里的加减法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我会口算100减几了
智趣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算法框图的补全
算法初步知识盘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吗
单词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