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铜仁市幼龄茶园以间促管技术

2019-09-12 07:39涂永丽谭书明温顺位
福建茶叶 2019年5期
关键词:幼龄茶农间作

涂永丽,谭书明,温顺位

(1.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贵州省农畜产品贮藏与加工重点实验室,贵阳 550025;2.贵州省铜仁茶叶行业协会,铜仁554300)

幼龄茶园间套作指在幼龄茶园宽行种植作物,提高茶园行间覆盖度,达到作物对土壤的固土作用,给茶树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幼龄茶园间作技术利用幼龄茶树行间合理种植一种适宜作物,在提高土地利用率、土壤肥力的基础上,使茶农按照以短养长、以种促管、以种促收的种管模式,推动生态茶产业与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实现“种管双赢”的目标。近年来,围绕茶园间作技术大量学者做了相关研究。陈昌辉[1]等研究表明间作梨树可有效调节茶园光照;也可调节茶园水分和温度,改善了茶园小气候;间作茶园还可促进茶树生长,使茶农增收25.2%~28.5%。黎健龙[2]等表明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在增收两季大豆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

2016年末铜仁市茶园面积发展到169万hm2[3],江口,思南的总面积增长最大。幼龄茶园管理是铜仁市茶产业发展中的重点。[4]张小琴等研究间作对幼龄茶园生态与茶树生育及效益影响的研究进展,但目前关于铜仁地区幼龄茶园间作对茶树生育及效益的影响研究较少,为此,本试验主要针对幼龄茶园间作大豆、辣椒两种作物对茶树生育的影响进行研究;旨在初步探索适合铜仁市的幼龄茶园间作技术,实现幼龄茶园科学合理标准化间作,促进茶农增收和幼龄茶园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7、2018年春、夏地选择在铜仁市江口县德旺乡,平均海拔600米。德旺乡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100㎜左右,年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1225h,无霜期300d,夏季无酷暑,适合一般性的茶树品种及农作物生长。茶园周边有杂草,而茶园中间无杂草覆盖,各处理区茶树长势基本一致,[5]谢应南.绿色食品茶叶茶园管理技术,栽培管理措施相同。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供试茶树品种为福鼎大白茶树品种,树龄为1年茶树,2个大豆品种(黔豆10号,黔豆8号),2个辣椒(线辣椒,朝天椒)作为间作品种,茶树单种作为对照(CK),共5个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每小区面积为150 m2,起垄栽培,在茶树行间种植两行大豆,与茶树间距为50 cm,用穴栽,行穴距为33 cm×20 cm,每穴播4~5粒。间作系统中,大豆采用穴播的方式,春、夏两季分别于2月中旬及6月中旬播种。每次大豆收获后秸秆回田,成熟期根据10株产量和小区产量进行大豆产量估测。

1.3 观察、测试指标

1.3.1 茶树生长指标:春、夏大豆开花结荚期,在茶树蓬面用单位平方米尺随机定面积,数出固定面积内发芽个数,同时在平方尺内摘取1芽2叶,测定其长度、百芽重。

1.3.2 规范间作率:通过纯幼龄茶园与间套作的茶园作对比,以小区实验面积内随机固定面积来输出的成活株数。

1.3.3 产量指标:根据实验的实际面积和间作物进行小区面积随机划分产量,采取实收方法进行验收。

1.3.4 经济效益分析:分析茶园间作大豆、辣椒的经济效益,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在经济效益分析中,种植两季大豆辣椒的纯收入=大豆辣椒产值-人工费-地租。

间作系统产生的总经济效益的增加值(%)=(间作系统中茶树和间作物的总纯收入-对照茶树的纯收入)/对照茶树的纯收入×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树生长指标

2.1.1 幼龄茶园间套作大豆、辣椒对茶树生长状况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福鼎大白在间种大豆辣椒后,树高、树宽分别都比为间作茶园要好,分别增加22.3%、10.6%、21.5%、24.6%。茶树品种在间种大豆辣椒之后一芽二叶长、百芽重、发芽密度都有明显增加(表2)。

表1 幼龄茶园大豆、辣椒间套作对茶树高、树宽的影响

表2 幼龄茶园大豆、辣椒间套作对茶树生长性状的影响

2.1.2 幼龄茶园间套作大豆、辣椒对茶树的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3可见幼龄茶园间套作分别在纯幼龄茶园成活的基础上提高10.5%、10.06%。

表3 间作茶园与纯茶园成活率的比较

2.1.3 幼龄茶园间套作大豆、辣椒对茶叶产量的影响

从表4可见幼龄茶园间套作大豆、辣椒提高了茶叶的产量。

2.2 幼龄茶园间套作大豆、辣椒经济效益分析

幼龄茶园间套作大豆、辣椒提高了经济效益,[6]廖侦成等研究.间套种对于茶树高产优质的影响。黔豆10号与福鼎大白、黔豆8号与福鼎大白;线辣椒与福鼎大白、朝天椒与福鼎大白间作产量分别对照增加36.2%、32.2%和40.4%和38.6%。净增产值间作的纯收入分别比对照增加72.3%、75.8%和76.3%、72.%。可见表5、表6得出。

表4 间作茶园与纯茶园茶叶产量的比较

表5 幼龄茶园间套作大豆产量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表6 幼龄茶园间套作辣椒产量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2.3 社会效益

2.3.1 促进茶农增收

促进茶农增收。实施幼龄茶园以间促管作技术推广实验,采取统一选用优良品种、统一茶园间作模式,进行科学管理.[7]王国华.幼龄茶园间作的实践与思考促进了茶农对幼龄茶园的管理,帮助提高了茶农的间作技术和管理水平。

2.3.2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幼龄茶园间作不仅仅是间作物本身和茶产业方面的发展,而且也使茶园内的其他间作物得以尝试。[8]何军等研究幼龄茶园中不同作物间作效应分析技术在充分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作物复种指数的基础上,使茶农按照间套作,实现“种管双赢”的目的,推动农产品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

2.4 生态效益

幼龄茶园以间促管作技术实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茶园大行的覆盖面,改善了茶园生态环境。黄东风[9]等研究.茶园牧草套种技术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分析,幼龄茶园能增加的阴蔽度和生物多样性,辣椒和大豆都对幼龄茶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间套作物对茶树遮阳的作用也能满足茶树生长对光照的要求,促进茶树的生长和茶叶品质的提高。

3 结论与讨论

3.1 以产业促产业发展模式

幼龄茶园间套作实验以种促管、以短养长、以种增收、以产业促产业发展模式。李欣欣等研究表明大豆共生固氮在农业减肥增效中的贡献,幼龄茶园间作辣椒、大豆作物,依据辣椒、大豆属豆科类作物,具有固氮作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唐劲驰[10]等人研究,大豆根构型在间作系统的营养作用辣椒、大豆作物种植秸秆还田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促进茶树生长。

3.2 幼龄茶园间套作促进茶树的生长

通过幼龄茶园间套作与纯茶园的对比可看出,幼龄茶园间套作辣椒和大豆都明显优势纯茶园,使得茶苗的长势极好,粟本文[11]等研究茶树生态栽培生理生态效应研究进展,间套作大豆及辣椒都能促进茶树的生长,其中间套大豆黔豆8号比黔豆10号更能促进茶树的生长;间套辣椒朝天椒比线辣椒更能促进其生长。

3.3 幼龄茶园间套作有助于提高茶叶的产量

通过幼龄茶园间套作与纯茶园的对比得出,间套作更有利于提高茶叶的产量,但黔豆8号比黔豆10号更能提高产量,间套辣椒朝天椒比线辣椒更能提高产量,增加收入。幼龄茶园间套作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茶叶产量的提高,间套作辣椒和大豆克服生态环境中不利于茶树生长的因子,尤其是在实验初期,茶苗移植入地,而辣椒与大豆能促进茶树的生长,抵御一些病害,从而更好的促进产量的提高。

3.4 幼龄茶园以间促管“借种还种”

幼龄茶园间作促管“借种还种”方式是幼龄茶园间作技术示范中解决投入不足的一种有效途径。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农户投入再生产的资金不足,为此,采取一次投放、循环使用的方式,确保幼龄茶园间作技术的种子投入。种子投放给茶农收获后还回种子,用于下一年扩大幼龄茶园间作面积用种。

综上实施效果表明,茶园间作辣椒、大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生态茶园建设措施。

猜你喜欢
幼龄茶农间作
基于多光谱图像的幼龄白木香含锌量无损诊断
浅谈幼龄动物的营养与免疫
老党员“卖”茶忙
不同间作物对连作葡萄生长影响初探
间作黄豆、花生对核桃幼苗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早春茶”开采
茶乡人家
果园实行间作套种的优势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