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018年载文分析

2019-09-12 11:39李兰李中新冯君
关键词:载文农业大学办刊

李兰,李中新,冯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018年载文分析

李兰,李中新,冯君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山东 泰安 271018

为了总结经验,展望未来,本文对《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018年载文情况做了统计分析。10年间共载文1560篇,年载文量为119~220篇,刊容量29.8~36.7篇·期-1,刊容系数4.66~6.16页·篇-1,刊文信息量不断扩大。刊载论文不同学科比例平均为2.1%~12.3%,其中,建筑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所占比例较高,地质学、水利水电工程、农业工程比例较低。基金论文比例相对较高,为52.55%~71.13%,并呈逐年升高趋势。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层次高,大学及国家级研究单位所占比例为51.00~78.20%,学院及省地级单位占比较低,介于7.30~37.7%;论文第一作者多为在读硕士研究生,占比为41.60~72.20%,而高级职称作者占比仅为9.70~32.80%。今后应继续发挥地域特色和办刊单位优势;同时,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吸引国家级研究单位的优质稿源,进一步全面促进《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办刊质量的持续提升。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载文; 分析

期刊论文既是教学科研人员发表研究成果、展示学术水平的主要方式,也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获得有用技术并对外服务的重要途径[1],对于以刊登应用基础研究或者应用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来说更是如此。《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山东农业大学主办的农业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报道山东省以及全国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和先进的科学技术、生产经验、管理技术等,为促进我省乃至全国农林牧副渔等各行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CN37-1132/S,ISSN1000-2324,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农业大学主办。创刊于1955年,属于我国20世纪50年代创刊较早的大学学报之一[2]。该学报自2014年下半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载文数量和办刊质量逐年提升,2018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624,综合影响因子为0.349[3]。为了有效把握山东省以及全国农业科研与生产发展动态,进一步提高学报办刊质量,本文对《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近10年来所刊发的论文发文量的变化、研究热点、基金论文比以及作者机构和职称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为学报发展提供数据支持。

1 刊容特征

学术期刊载文量是期刊论文数量方面的信息反映,载文量、刊容量与刊容系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稿源和办刊质量,也是期刊的丰富性、受欢迎程度的体现[1,4]。从图1可以看出[3],《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014年为季刊,每年载文量介于119~151篇,年均128.3篇,刊容量平均为32.1篇·期-1;2015年改为双月刊,每年载文量增至194~220篇,年均为198.8篇,刊容量平均为33.1篇·期-1。本学报每年总页码639~1092页、年均748页,刊容系数4.66~6.16页·篇-1、平均4.80页·篇-1。通过对学报近十年来刊容特征分析看出,学报近十年来载文数量和办刊质量逐年提升,2017年被收录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说明在增加年期数较好地满足作者刊文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报办刊质量,扩大了《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在全国的影响力、美誉度和知名度。

图 1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018年刊容特征

2 学科分布

期刊论文学科分布既是近期科研热点与重点的直接反映,也是期刊特色与专长的表现。根据中国知网统计与评价[3],整理统计《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载文学科分布如图2。从图中可看出,2009-2018年学报刊载论文不同学科比例平均为2.1%~12.3%,其中,建筑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比例较高,地质学、水利水电工程、农业工程比例较低,反映了我国黄淮地区以大田农作物、园艺作物为中心与重点的农业科学研究以及人们对生活条件改善的社会需求。今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对美好生活质量的向往,以及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纳入政治经济工作重点,畜牧与动物医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农业工程、自动化技术、生物技术等将成为农业科研与生产研究报道的重点之一。今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继续发挥地域特色和办刊单位优势,同时,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积极吸引国家级研究单位的优质稿源,进一步促进学报办刊质量的持续提升。

图 2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018年刊文学科分布

3 基金论文

基金论文比率是指刊发的论文中受各种基金项目资助的论文数占全部论文的比例[6]。由于我国基金项目所进行的研究是当时急需解决并有发展前景的热点科学问题,在本领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并体现较高的学术水平,所以,基金资助论文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的影响力和期刊质量[1,5]。从图3可看出,《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018年十年间,除2015年基金资助比例偏低外,其他年份均在50%以上并呈逐年提升趋势,比例为12.89%~71.05%[3]。学报近十年来基金论文相对较高的比例,反映了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主体的稿源得到国家级重要课题的资助,这一比例也和山东农业大学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的比例相吻合。

图 3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018年刊文基金比例

4 作者机构与职称

在我国不同级别及不同性质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中,其科研环境、平台条件、研究人员素质及其专业配置都不尽相同,科研人员承担研究课题的性质、科研精力分配及研究深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1]。一般来说,国家级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承担的课题偏重于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发表的论文往往涉及现阶段的研究热点或国家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而省部级及以下级别教学和科研单位多承担应用基础研究或者应用研究方面的课题,能够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具有应用研究的优势。上述两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单位承担的课题以及发表的论文具有良好的互补性,可以较好的满足不同层面研究者的需求。从图4看出[3],《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近10年论文作者隶属于高等学校或国家级单位所占比例为51.0~78.2%,平均67.7%,不同年度间基本稳定;省部级和地市级单位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分布于14.5~37.7%之间,平均为25.1%,不同年度间变化不大;其他级别单位所占比例仅为4.3~11.3%,平均为7.1%。上述数据说明本学报2009-2018年10年间刊文作者单位比例总体稳定,反映出近10年来国家对以农业为主的科学研究的投入基本保持稳定,并取得良好效果。

图 4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018年刊文作者单位比例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的体现,一般职称越高其科研水平与能力越强,发表论文质量也相对越高。从图5看出[3],2009-2018年《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论文作者中正高级职称、在读博士研究生和其他职称比例较低,分别为0.8%~3.6%、4.4%~16.5%、3.6%~10.5%;副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作者所占比例次之,分别为8.2%~29.9%、10.3%~34.4%;在读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最高,介于37.2%~59.7%,平均46.0%,说明在读研究生及其导师是学报的主体作者群,这一趋势和山东农业大学等其他高校对硕士研究生毕业要求等政策导向有关;也表明近十年来,作者对《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仍保持较高的认知度和论文质量的认可度,促进了学报办刊质量的不断提升。

图 5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018年刊文作者职称比例

5 结论

本文对《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018年近10年来所刊发的论文发文量、研究热点、基金论文以及作者机构和职称等分布情况展开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10年间本学报载文1565篇,年载文量为119~220篇,刊容量29.8~36.7篇·期-1,刊容系数4.66~6.16页·篇-1,刊文信息量不断扩大,办刊质量逐年提升,2018年复合影响因子为0.624,综合影响因子为0.349。

(2)刊载论文不同学科比例平均为2.1%~12.3%,其中,建筑科学与工程、园艺学、农业基础科学、植物保护比例较高,反映了我国黄淮地区农业科学研究的特点和社会需求。

(3)基金论文比例相对较高,为52.55%~71.13%,并呈逐年升高趋势。

(4)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层次高,大学及国家级研究单位所占比例为51.0~78.2%;论文第一作者正高级和副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偏低,在读研究生及其导师是《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主体作者群。

(5)通过对近十年来刊载论文分析发现,随着高校和科研院所职称评定中对SCI论文的重视,高校学报质量提升困难越来越大。面对此种形势,今后学报应继续发挥地域特色和办刊单位优势;同时,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吸引国家级研究单位的优质稿源,进一步促进《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办刊质量的持续提升。

[1] 康博文,马勤.陕西林业科技近十年载文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2016(1):58-61

[2] 李中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011年载文统计与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4,45(2):298-302

[3] 中国知网.http://navi.cnki.net/knavi/JournalDetail?pcode=CJFD&pykm=SCHO,2018

[4] 窦延玲,范升才.《西北林学院学报》出版100期论文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6):224-228

[5] 苏学.期刊论文学术水平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计[J].情报探索,2010(5):7-8

[6] 刘睿远,刘雪立,王璞,等.基金论文比作为科技期刊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基于SCI数据库中眼科学期刊的实证 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472-476

Analysis on Papers of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from 2009a to 2018a

LI Lan, LI Zhong-xin, FENG Jun

271018,

Papers published by the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from 2009-2018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1560papers published, with annual papers 119~220, papers per issue 29.8~36.7 and 4.66~6.16 sheets per paper on average. Disciplines proportion ranged from 2.1%~12.3%, mostly concentrating on Architec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orticulture, Basic Sciences in Agronomy, Plant Protection, while less on Geology,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Agicultural Engineering, reflecting the greatest strengths of crops and horticultural crops in Shandong and Huang-Huai-Hai region. Papers funded by scientific foundation account for 52.55%~71.13%,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proportion year by year. The first author of paper mostly comes from university or other national organization, accounting for 51.0~78.2%. The papers were mostly contributed by master students ranging from 41.60~72.20 %. Th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should give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sponsors, attracting more articles from other 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local journal.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papers; analysis

Z62

A

1000-2324(2019)04-0648-04

2018-10-12

2018-11-23

李兰(1965-),女,大学本科,编辑.E-mail:lanl@sdau.edu.cn

猜你喜欢
载文农业大学办刊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向本期载文的审稿专家致谢
文以载道与道以载文
湖南农业大学“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