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呼唤

2019-09-12 01:08董昭红
考试周刊 2019年59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关爱

摘 要:近几十年来,人类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种群”——独生子女,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心理脆弱。有的孩子遇到有素养、有文化、懂得家庭教育的父母,他们会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中茁壮成长;而有的孩子遇到家庭教育理念严重缺乏的父母,“问题儿童”随之出现。

关键词:爱的教育;“问题儿童”;关爱

國外学者布朗宁有句名言:“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坟墓。”世界之所以成为世界,依赖于爱。作为一名教育者,也只有在孩子心里播下爱的种子,才是人类真正的希望所在。当我们用爱的慧眼去发现,用爱的思想去挖掘,用爱的行动去实现,时时刻刻用爱的语言去感染孩子,教育才成为真正的教育。读罢著名教育家孙云晓在《教育的秘诀是真爱》,深感于他所说的,“如果你不能用爱心来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敏感地认识到成年人对自己只想训斥和说教,而不是真正为了自己的成长。”孩子敏感的心灵只会抗拒这无情的教育。

作为一线教师,我目睹了很多所谓的“问题儿童”,他们身上折射出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也反映了“养而不教,教而不力”的深层原因。现和大家分享班上一个女孩的故事:

她性格内向,很少和同学交流,各科成绩不超过20分。就是这样一个女孩,最近检查出患有轻度抑郁,出现了一些任性行为,无法正常上课。追究原因是班上有个淘气男生经常用笔画她的衣服,排队做操用脚踢她。女孩无法排解这些烦恼,又没有人可以倾诉,内心就更郁闷了。

女孩所受的欺负仅仅是一个导火索,相信很多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经历过,为什么唯独女孩抑郁了?真正让女孩抑郁的根源是什么?

在发现她的状态不对时,我多次请家长,每次不是女孩的干爸,就是女孩父亲的朋友来学校。这时我才知道,女孩的父母吵架特凶,孩子从小受到惊吓,导致8岁后才开口说话,而两人又常年在韩国打工,女孩就长期请亲戚朋友照顾,所以,她自小没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心理更脆弱,不堪一击,她极度缺乏爱,缺乏安全感。爱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女孩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增添了她内心挥之不去的恐惧和不安,所以她会用任性来对抗父母,对抗同伴,对抗学校。而越是任性,她的内心越无助,每当她发脾气时,恰恰是她内心最脆弱的时候。童年的安全感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家庭的和睦、父母的爱和陪伴是孩子精神世界、心灵成长必需的养分,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可惜,很少有家长明白这个道理。

锁上一扇门,也锁住了亲子之爱,爱就变得苍白无力。能打开这扇门的唯有她的亲人!为此,我多次与她的父母电话沟通,让他们意识到物质金钱满足不了女儿对“爱”的渴求。最终,我们达成共识:妈妈辞掉韩国的工作,回国照顾女儿;爸爸不定期地回国陪伴她,给予她迟到的父爱,让她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慢慢的,亲情的回归让女孩从情感的低谷中走了出来,抑郁不治而愈,爱的力量就是这么神奇。

想让女孩彻底改变,还需要搬走她眼前的两座大山,那就是学习和任性。女孩学习很吃力,对课堂比较抵触,但她喜欢看书。发现这一点后,我就及时鼓励她继续坚持,她也愿意上学看,放学回家也看,一学期共看了几十本。虽然耽误了不少时间区去看书,但她的理解能力和沟通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她的学习成绩比起之前也提高了很多,英语甚至达到70多分。她的悟性提高了,所以在她偶尔任性时,我就时常把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渗透给她,期望能平和她内心的烦恼。比如,当她刁蛮、难以接近时,我会问她“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你内心的小孩是什么样子的?”;和同学发生小矛盾时,会告诉她“你讨厌的人往往是你自己吸引来的”;当她担心课堂检测时,我又告诉她“怕什么,来什么,这就是‘墨菲定律。担心是一种诅咒,不用怕,你正常发挥就行。”

慢慢的,女孩身边的好朋友越来越多,忧郁的眼神有了柔和的笑意,课间也时常能听到她清脆的笑声。虽然,她的成绩仍比不上其他同学,但和之前相比已经判若两人,她的自信油然而生。

女孩当初封闭了自己,不愿意和人交往,不愿意说话,这是她对爱的一种呼唤。每个孩子都用自己的方式来呼唤爱,心中有爱、睿智的父母请用心聆听那一声声爱的呼唤,请用一双慧眼,来识别孩子对你们深情的呼唤,那是最动听的天籁之音。

参考文献:

[1]王松祥.农村班主任如何指导家庭教育的思考[J].家长,2017(2):51-53.

[2]施善娥.积极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中小学教育,2015(196).

[3]于晓宇.初中“学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J].商品与质量,2011(S3).

作者简介:董昭红,山东省威海市,山东省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小学。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关爱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教育要行走在爱的脉络里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爱的教育》对中国素质教育的启示
走进陶行知 笃行爱的教育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