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补齐中小学劳动教育短板

2019-09-12 01:19高庆华
考试周刊 2019年60期
关键词:搭建平台劳动教育中小学

摘 要:“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少年劳动教育提出的期望。本文分析了目前学校劳动教育现状,急需补齐中小学劳动教育短板,其核心是搭建劳动教育的平台,需要政策引导,评价推进;需要整合教育体系,实现全覆盖;需要扭转家庭劳动教育缺失的局面,获得其对劳动教育观念的认同。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搭建平台

关于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少年寄予殷切期待,“要通过各种措施和方式,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牢固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为祖国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中小学正是践行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的主阵地,当前最重要的是补齐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短板,其核心是搭建劳动教育的平台。

回想我们的读书及教育生涯,学生在校劳动实现了由八零后的劳动周、九零后的劳动日、零零后的劳动课到如今隐形的演变。课程计划、物质丰富以及对孩子的过度呵护等让我们缺失了劳动教育平台,促进了这一演变的形成。社会在飞速发展,我们的劳动教育理念也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的脉搏。

搭建中小学劳动教育平台,需要政策引导,评价推进。目前没有成熟的经验效仿,但我们有可借鉴的成功案例: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不达标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活动在全国中小学落地生根,催生了一批体育特色学校。还有足球进校园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当然这也离不开教育督导评价。这里面有独立于国家课程计划外的,也有融入体育教学内容以内的。总而言之,劳动教育平台的搭建只要有政策引领,破局安全借口;评价落实,增强其生命力是可以成功的。

搭建中小学劳动教育平台,需要整合教育体系,实现全覆盖。背沙、背水泥、背煤炭、平操场等体力劳动锻炼不可能重演,各类学校针对劳动也有不同的理解與实施,就拿我校这所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学校来说,主要有生活素养(新学期开学入学教育中的内务整理大比拼、日常生活中的清洁大扫除)、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寒暑假实践活动)、校本自主选择特色课程(土家刺绣)三个板块,零散而不成体系,没有相适应的评价推动,有的甚至与其他课程相重合,离总书记提出的劳动教育目标相去甚远。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起把习惯、技能以及评价相融为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内容、教育群体全覆盖。

搭建中小学劳动教育平台,需要扭转家庭劳动教育缺失的局面,获得其对劳动教育观念的认同。家庭劳动教育是孩子的启蒙,但现实则是孩子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王子公主生活,过度溺爱剥夺了他们体验劳动的机会,同时也让孩子们丧失了对劳动观念的认同。调查显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理太迫切,为孩子们挤出更多的学习、特长培养时间而全盘接手;二是父辈们的童年苦难经历太多而不想在孩子们身上重现而过度呵护。因此,我们要通过诸多的手段唤醒家长们的认知,如媒体宣传、亲子活动、专题讲座等,正视劳动教育的价值,从而付诸于行动,为学校劳动教育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现实不具备劳动教育的环境条件,我们就应当搭建平台,营造可行的教育环境,最终实现其价值。通过劳动实践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淳苗.“劳动清单”:让劳动教育不再空泛[N].检察日报,2019-04-25(005).

[2]卓晴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与展望[J].基础教育课程,2019(5):34-45.

[3]宁本涛.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重建的几点思考[J].中国德育,2019(4):10-11.

[4]戚梦蛟,陈建军.区域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德育,2019(2):44-46.

[5]何云峰,宗爱东.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青年学报,2019(1):6-11.

[6]何欢.当前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J].内蒙古教育,2018(24):125-126.

[7]倪娟.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变革及其发展[J].基础教育课程,2018(23):41-48.

[8]王维审.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概述[J].中小学德育,2018(7):5-9.

[9]张童明,丁玲.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再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8(7):14-17.

作者简介:

高庆华,教师,湖北省宜昌市,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搭建平台劳动教育中小学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试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