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后“思考练习”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2019-09-12 00:56袁廷盛
考试周刊 2019年58期
关键词:制定突破优化

摘 要:课文后面的“思考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的暗含着课文的教学目标,有的提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有的还提示了学习的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课后的“思考练习”,能有效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制定;优化;突破;检测

随着阅读教学改革的深入,阅读教学课堂的面貌焕然一新。但是,在“创新课堂”的后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忽略了课后“思考练习”,甚至完全把它当作课后的作业。其实,课后的“思考练习”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聚焦“思考练习”,能有效提高语文阅读的教学效率。

一、 依据“思考练习”,制定教学目标

要有效进行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明确具体、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而课后的“思考练习”是课文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它体现了一组教材、一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编写每篇课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指标。教学前要认真分析课后的“思考练习”,领会编者的意图,根据《课标》对本年级的规定,按本组教材内容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目标。如教材《北京的春节》,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二题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读课文,分清课文的详略,体会文章的写法;第三题的目的是学习课文的写法。在领会编者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可以编写出下面的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统文化;2. 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3.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这样,依据课后的“思考练习”明确教学目标,指明教与学的方向,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 紧扣“思考练习”,优化教学过程

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分析课后的“思考练习”,按照教学目标的要求,重新梳理课后的“思考练习”,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 变以教师讲为主线为以学生读为主线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活动。教学实践证明:“读”能深刻体会句子的含义;“读”能自主领会文章的主旨……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后的“思考练习”有很多“读”的练习:有的是“朗读课文”;有的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的是“默读课文,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有的是“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品质”……教学时,根据课后的“思考练习”,安排“读”的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根据课后“思考练习”安排以下的教学:第一步,默读课文,让学生说说卖火柴的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第二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第三步,轻声读课文最后面的三个自然段,联系上下文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分别是什么意思……这样,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 变先讲后练为讲练同步

有的教师认为,课后的“思考练习”是上完课文后的练习题,教学上往往习惯先讲后练,甚至把课后的“思考练习”当作课后作业处理。这样,势必造成学生该读的没读好,该思考的没思通,该说的没说准,改写的没写好,出现弃本求末的现象,很难落实语文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要根据每道题的编写意图以及教学的需要,把课后的“思考练习”灵活地分散在课堂教学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研读“思考练习”,突破重点难点

课文后的“思考练习”有的为学生提示了学习思路,有的是提示了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有的还提供了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研读课后“思考练习”,弄懂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寻求解决重点和难点的步骤和方法,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比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课文,记叙了居里夫人提出新的思考、提炼纯净的镭以及对待崇高荣誉的几个人生片段,展示了一个集外表端庄、人格高尚于一身的居里夫人形象,赞扬了她坚定顽强的性格,勇于为科学献身的高贵品质。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是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理解“跨越百年的美丽”的深刻内涵。教学时,引导学生研读课后的作业发现:课后第一题作业“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课文中哪些方面”是难点,课后第二题作业“找出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体会”是课文的重点。于是,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认真体会,感悟居里夫人的品质;再让学生读课文后讨论居里夫人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学生在这道题的引导下,顺利地突破了重难点,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四、 利用“思考练习”,检测学习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曾经指出:一个人对他的活动知道结果和不知道结果,效率是大不相同的。因此,要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及时检测与反馈,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重要的。检测学习效果,必须对照学习目标,把课后的“思考练习”原题或对原题的恰当、合理变通作为检测题进行检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训练目标:懂得课文揭示的道理,检测题的设计可以把课后的“思考练习”变通为:“读了《狐狸和乌鸦》这一课,我们懂得了的道理”。这道题有效检测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程度。因此,利用课后“思考练习”进行检测,有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控,从而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

袁廷盛,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制定突破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机制的制定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
从国际经济贸易角度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制定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