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审计法规教学改革探索

2019-09-12 02:45袁翠翠吴江六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

袁翠翠 吴江六

关键词:审计法规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思路  教学改革实施

《审计法规》课程是某些高校审计学方向的一门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对于《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审计》等后续审计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专业基础。目前《审计法规》课程的教学仍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模式;该课程缺乏配套教材,授课教师主要结合审计法规自编讲义来授课,繁多的准则内容和枯燥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时期,随着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国家审计监督的需求,我国相关审计法律法规在不断更新,因而高校应当与时俱进,重视审计准则相关课程的教学更新。

因此,本文顺应形势、立足现实,从教学现状及问题、教学改革目标、教学改革思路、以及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四个层面,探索“课程资源体系+情景模拟教学法+多元考核方式”三维融合的审计法规教学改革思路,以期通过现行教学模式的完善和教学内容的丰富等,活跃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和审计准则的敏感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现状及问题

根据多次授课情况来看,目前《审计法规》课程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现有的《审计法规》自编讲义已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在教学资源方面,由于缺乏专门的《审计法规》教材和配套实训教材,授课教师主要依靠《审计法规》自编讲义完成授课任务,讲义内容直接引用审计准则法律原文,教学框架体系不明晰,导致学生只是在玩文字游戏,很容易对审计准则缺乏敏感性,导致盲目机械式的学习状态。此外,课堂练习和案例资料较为陈旧,没有做到适时更新,通常学生可以直接百度获取有关陈旧练习题的解答,不能真正达到考察学生能力的目标,依据现有审计法规自编讲义所讲授的内容缺乏时事新闻和前沿领域的案例资源,极大地影响了所授知识的时效性。

第二,教学方法上“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老师主要侧重于审计准则的理论讲解,没有及时结合时事新闻和前沿来分析案例,即使也会有课堂练习环节,但由于学生已经在其他课程上多次接受该种教学套路,从而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因此,继续沿用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不能达到对学生“听、思、练”的综合训练效果。

第三,考核方式依赖于平时考勤和期末闭卷考,方式比较传统单一。平时成绩依赖考勤评分,占40%,期末采用闭卷考试,占60%,导致学生养成被动机械地出勤和期末临时抱佛脚的应付考试的习惯;而且期末考试题型主要以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内容为主,均为机械式的背诵内容,学生往往考完就忘,不利于学生真正的学习知识,不利于学生对于审计准则知识的应用和实务处理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改革目标

(一)丰富现有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课程框架体系的整理和专题研究的开展,丰富现有课堂教学内容,实现知识的更新,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最新的审计知识。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课堂氛围,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最终能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三)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设计并实施重能力考核方案,通过“小组专题报告和审计法规知识竞赛”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平时的能力训练;通过“课程论文”的方式考核学生对审计法规知识的理解掌握,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教学改革思路探索

针对目前《审计法规》课程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方面的现状问题,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改革目标,本文提出如下教学改革建议:通过重新构建教学体系,以丰富现有教学内容;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通过改革考核方式给学生营造积极主动的学习压力和动力,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铺路。具体内容如下:

(一)构建并完善《审计法规》新体系

在教学资源方面,在原有的《审计法规》自编讲义的基础上重新完善现有课程框架体系,根据审计准则的内涵实质分别构建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教学模块,形成一套新的教学框架图,使学生对各篇内容的整体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此外,积极开展专业课题研究,学习新知识,为后续《审计法规》教材的编写积累知识,很好地将审计前沿理论与审计实践相结合并传授给学生。

(二)实行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做主角

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审计法规基本理论、审计专题案例和审计课堂模拟相结合”的模拟教学法。以应收账款函证为例,首先系统地解读审计准则中关于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应收账款函证程序时的基本要求,并引入经典案例剖析应收账款的函证程序,最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分设角色,进行情境操作,真实地再现应收账款函证的程序。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参与度和学习兴趣,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气氛,以达到掌握相关审计知识的目的。

(三)丰富平时和期末考核方式,注重能力考核

在考核方式方面,變原来的传统考核办法为重能力的考核方式。该门课程的综合成绩包括平时成绩(40)和期末成绩(60)。其中,平时考核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及知识竞赛,其中以“小组专题报告和审计法规知识竞赛”为主,根据整套教材的模块划分,老师会适时地选择在某些模块上课之前,设定某个主题,布置课下任务,让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汇总内容,做成PPT模式,在下次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给出各小组的评分结果;此外,围绕“审计法、国家审计准则、内部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在每一部分学习结束之后,会进行相应的知识竞赛,并给出每个学生的竞赛分数。

期末通过“课程论文”的方式来考核,老师在期末,会综合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列出一些研究主题,要求学生从中选择某一话题自命题目,并撰写课程论文,按规定时间上交老师审阅。在对课程论文进行评分时,可以事先设置好评分指标及评分比重,如:上交时间的及时性;学生的学习态度;论文题目的专业性、确切性;论点的正确性;论证的合理性;逻辑结构的清晰性;语言的规范性;研究思路的明确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研究内容的创新性等,根据这些标准对每位学生的论文评出结果,课程论文的评分结果和平时成绩的合计分数即是本门课程的综合成绩。具体指标及分值分布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平时成绩中,考勤总分为5分,课堂表现为5分,知识竞赛占20分,专题报告占10分,总的来讲,平时成绩共赋予了40分的分值,占综合成绩的40%;期末通过“课程论文”的方式来考核,课程论文的考核从上交时间的及时性(5分);学生的学习态度(5分);论文题目的专业性、确切性(5分);论点的正確性(10分);论证的合理性(5分);逻辑结构的清晰性(5分);语言的规范性(5分);研究思路的明确性(5分);研究方法的多样性(5分)以及研究内容的创新性(10分)共10个方面来评价,总分值达到60分,占综合成绩的60%的比例。详细精准的评价标准为本课程的评分提供了详细的参考指标,使得课程评分更加合理有据。

总而言之,本课程欲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可以加强对学生平时的训练,营造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对审计法规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实施方法

专题讨论法:结合审计法规各专题进行课程组研讨,集思广益,以丰富现有教学内容和知识框架;

调研法:到其他高校进行调研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并改革考核方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文献检索法:通过查找和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为专业课题研究提供详实的理论基础。

(二)实施方案

首先,构建《审计法规》新体系。在现有《审计法规》自编讲义的基础上,认真研读准则,结合准则的实质,对现有课程框架进行完善。例如,可以按照“作业类、业务类、管理类”的标准对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教学框架进行有效整合,同时按照其他适用的标准分别构建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知识体系框架。

其次,采用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做主角。根据新的教学体系框架,找准各教学模块的主题,围绕主题逐步实施情景模拟的课堂教学方法。

最后,设计并实施重能力考核的方案。在逐步完善现有教学讲义和知识框架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基于平时和期末的重能力考核方案,并逐步实施该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慧.审计案例教学模式改革思考与探索[J].财会通讯,2012(08).

[2]庞卉.审计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与应用探讨[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07).

[3]刘福清.民办高校内部审计探讨[J].财会通讯,2014(11).

[4]程腊梅.审计学教学中对二元结构教学法的应用[J].黑龙江科学,2017(02).

[5]刘婷婷.高职《审计基础与实务》信息化教学改革初探[J].管理观察,2017(05).

[6]边莹.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时代金融,2017(04).

[7]李洋宇.审计教学改革在应用型大学的探讨[J].财会学习,2017(04).

[8]吴秋生,杨瑞平,王晓亮.慕课下“审计学”研究性教学改革:结构、模式与条件[J].财会月刊,2017(04).

[9]刘利.情景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8(03).

[10]郑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06).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浅析初中政治教学现状与创新途径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