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发展趋势及应对措施

2019-09-12 02:48单晓鹏冯妍
财经界·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数字化

单晓鹏 冯妍

摘 要: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于此同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要求企业自身持续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审计功效和审计覆盖面,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国内企业内部审计面对的新形势出发,分析了当前审计数字化发展面对的挑战,提出了未来审计数字化发展方向,并给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数字化  内部审计  发展趋势

一、审计数字化是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的总体部署,促使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于此同时,信息科技对企业内部的影响持续加大,各领域对信息化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内部审计数字化成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审计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大智移云”的时代的到来。以阿里、腾讯、百度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不断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应用到各行各业。我国企业纷纷追赶此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在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各个领域,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变革管理方式,提升生产效率。作为企业管理和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将要积极融入数字化革命的浪潮当中,在监督企业生产经营,防范经营风险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审计数字化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总体方向

从现代内部审计发展历程来看,内部审计职能不断由差错纠弊,向管理咨询职能转变。审计职能的转变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审计手段作为保障。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企业经营环境,企业存在的风险点越发分散,由此带来了审计范围的扩大,传统的审计手段难以逐个排查审计风险点,也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审计建议,因此,现代内部审计发展的方向,将迫使企业加强审计数字化建设。

(三)审计数字化是提升审计效能的有效途径

近年,审计署提出了审计“全覆盖”的总体要求,这对内部审计的组织结构发展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据2018年内部审计协会统计,全国建立内部审计机构7.5万个,配备审计人员27.4万人。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解决企业规模增长带来的风险问题,如何提升审计功效,扩大审计覆盖范围,这成为了国内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不断的通过审计方法的革新,将数字化手段日常审计过程中,才能提升审计功效,进而满足审计全覆盖的总体要求。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面临的困境

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已经意识到审计数字化的重要意义,并积极地推动数字化改革,在信息化领域做了积极探索和尝试。但限于国内数字化总体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许多审计工作者的思维并未及时转变,现阶段国有企业在内部审计数字化建设当中,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一)审计数字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国有大型基建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程度的调研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基建企业数字化审计手段,仍处于档案整理、单一财务数据获取的初级阶段。未能实现数据的分析、加工以及信息提取。审计方法大部分仍依靠现场审计,远程计算机辅助审计程度不高。部分单位的审计信息系统尚未建立,审计平台建设多数处于分散状态。这表明审计数字化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企业信息化发展程度不高

审计数字化发展有赖于被审计数字化程度。换言之,内部审计数字化程度由本企业的数字化程度决定。在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金融类、贸易类、互联网企业,审计数字化运用程度相对较高。与之相反,一些制造业、建筑业企业的整体数字化建设进程较慢,导致了审计数字化程度不高,大量的会计凭证、账表、决策流程的未能实现数字化,内部审计信息化难以适用。

(三)审计数字化未纳入公司总体数字化发展布局

企业的管理者,将更多的数字化资源,向生产一线倾斜,用于解决企业的最突出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相较而言,对于处于监督体制的内部审计管理,数字化的重视和投入不够。审计数字化未能融入公司整体数字化建设体系,与财务、采购、办公以及决策流系统的互联互通性较差。

(四)审计数字化人才相对匮乏

在对一家大型基建央企的内部审计人才队伍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人员缺少数字化工作背景,大部分人员从未接受过数字化审计手段培训。这表明,内部审计人才队伍的思维观念和理念上,缺乏对审计数字化的深入思考,使得企业在推行数字化过程中阻力重重。国有企业亟需一大批相关人才,改变目前的现状。

三、内部审计数字化发展趋势

现阶段,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云计算、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在德勤科创中心,财务机器人已经部分取代了低端的财务工作者。内部审计也将融入这场数字化革命的浪潮。基于对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判断,审计数字化将有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一)由单一数据向多样数据转变

传统审计重视依靠财务数据评价和判断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评价的依据和评价维度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审计数字化是一种基于数据分析而开展的新型审计手段。其基础在于数据的输入端。内部审计数字化发展,将更加关注数据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改变单一的财务数据的输入,而是将公司生产经营、决策流程、物资采购、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方面信息加以综合利用。审计人员依托充分综合性数据的汇总、分析,进而做出的判断。审计结果将更加接近企业的客观情况,也将更有利于审计人员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由抽样数据向全面数据转变

传统审计通过研究样本数据,分析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审计质量有赖于样本选取的科学性和代表性。但任何形式的样本抽查,都具有客观的局限性,进而导致了审计评价的片面性。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全体性数据提供了理论的可行。审计数字化将利用“大数据”研究的新型成果,更加关注企业的全部数据,逐步用大数据的统计分析,代替抽样调查,克服掉抽样带来的风险盲点,有利于审计人员掌握企业全面风险。

(三)审计数字化推动审计流程再造

传统内部审计倾向于事后控制,原因主要是受限于数字化程度研究不深入,无法实时获取企业动态数据。审计数字化通过将数字化系统嵌入企业整体数字化系统,对生产经营、财务等数据实施抓取,这将会给内部审计由事后评价向事中控制转变提供可能。企业通过将内部审计逻辑和标准数字化,嵌套进入企业其他生产经营系统,根据不同的管理需求,动态调整风险指标阀值,可以在风险发生或趋势呈现之前,提前预判风险点,再造内部审计流程。

四、企业内部审计数字化的应对措施

基于以上对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面临挑战的分析,以及未来审计发展趋势的判断,对于企业如何实现内部审计数字化,有以下对策:

(一)提升企业自身数字化水平

企业的数字化水平是内部审计数据获取的基础,同时也是数字化管理实施的基石。各类企业应不断提升经营的数字化水平,加强集团化、集约化、一体化审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提供及时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有效数据,为内部审计数字化提供数据保障。

(二)统筹考虑各系统搭建

重视内部审计数字化的重大意义,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在信息化体系建设中,统筹考虑数字化平台的搭建,将审计信息系统嵌入集团化信息系统当中,加强财务、办公、ERP、决策等各系统的交流融合,保持各类数据的相关性,为内部审计数字化提供系统保障。

(三)用云计算替代人工计算

在对数据分析处理环节,探索用云计算代替人工计算,用云存储代替传统存储,用数字语言表达审计逻辑,增强数据间的关联性、同一性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步用全局数据代替抽样数据,基于全局性数据做出审计判断和评价基,进而实现审计逻辑和审计理论的重构。

(四)培养数字化人才队伍

人才是审计数字化实现的关键所在。应不断促进内部审计队伍的多样化,引入专业的数字化建设团队,打造一支既懂内部审计,同时具备新时代数字思维的审计人才队伍,为内部审计数字化提供人才基础。

五、结束语

未来,内部审计数字化的发展,将进一步转向人工智能。如同财务机器人将取代低端财务人员一样,人工智能时代也将成为国有企业向着更高层级发展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也将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中,在内部审计的不断实践中,向着更高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杰勇.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投资与合作,2013(4):224-225 .

[2]郭红. 信息技术手段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及其问题[J]. 商情,2009(5):160 .

[3]黄益寿. 浅谈信息化环境下的內部审计[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7(10):225-226,229 .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发展趋势数字化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