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9-09-12 00:56程广
考试周刊 2019年58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也是如此,想要对这种目标加以实现,需要教师从多种渠道入手进行不断地强化。因此,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的创新能力培养进行讨论,并对各项培养措施进行具体论述,希望能对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一、 引言

创新能力本身是一种综合型的能力,是人类智慧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同时也是现代人才必须要具备的重要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也应该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对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改进,通过各种方法科学应用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这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 转变教学观念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占據主体地位进行单方面的讲解,而学生只能对教师所讲内容进行被动的接受,“填鸭式”“灌输式”教学非常普遍,而且教师为了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考试,在教学知识的选择上往往会局限于题库训练,而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且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也会使其学习兴趣不断消减,容易对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产生限制。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自身教学观念进行积极的转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不断提升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以此来吸引学生,使其能够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地参与,为其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奠定基础。例如,在对《桃花源记》之类的文章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对多媒体教学法加以应用,通过多媒体对文中所描述的画面进行展示,通过多媒体教学多种感官刺激的特点,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相关资料进行有效的收集,并在课堂当中进行展示,运用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细致地讲解,这样不仅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使其自信心得到不断地提升,有利于教学氛围的合理优化。

三、 引导学生质疑

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要让其学会质疑,这是实现创新能力有效培养的前提,只有对问题产生质疑,才能使其获得探索和创新的驱动力。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质疑,使学生能够在质疑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创新。具体需要教师在课堂当中进行循循善诱,对学生进行不断的启发,使其能够学会质疑,并进行大胆的质疑,教师可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入手,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从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对一篇文章进行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给出相应的结论,问问学生这种结论是正确的吗?利用这种提问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有效的激发,并对教师给出的结论产生怀疑,使其能够带着疑问进行学习,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想象和讨论,并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而通过疑问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在不断思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得出许多新的东西,并且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将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 对学生的观点保持尊重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会与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异,他们在考虑问题的过程中还无法做到详细周到,所以其发表的观点可能漏洞百出,而很多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往往会直接进行否决,并指出其观点当中的错误,表示此类方法不可取,然后就不了了之,而这种消极的反馈,将会对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造成严重的影响,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想法不正确,在教师否决之前就进行了自我否定,在拥有这种想法以后,学生就很难再主动进行创新。因此,要对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培养,教师必须要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结合学生认知结构对其想法进行分析。而且很多学生具有非常活跃的思维,他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非常新颖,但如果运用成年人的想法对其进行限制,这样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想法中的闪光点,以此来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例如,对学生思考的内容及方向进行分析,并研究他们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思考。在语文学科当中,很多问题其实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所以教学过程中并不能要求学生必须要按照统一的模板进行思考,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新观念保持尊重,并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创新进行分析和完善,使其能够善于创新,并提升创新的质量。

五、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形成是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如果不接受创新,往往只能对事物产生片面的了解,而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可能会获得意料之外的结果。

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并不是短期之内能够完成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对思考方向进行创新,而这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以此来体现学生在观点方面的创新与论述。教师可以对辩论赛进行有效的组织,但不能太过形式化,例如,要求学生按部就班地查阅资料、准备文稿,然后照本宣科地进行讨论。这种方式并不能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有效锻炼,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随机的设定对立观点,让学生分为两队,对各自坚持的观点进行讨论,然后选出代表进行表达。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思考范围得到有效的开拓,使其能够对新观点加以接受,并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而且在相互讨论和反驳的过程中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六、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创新能力培养,能够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各种措施进行有效的应用,通过科学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思维逻辑的完善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1(5).

[2]马宝林.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4).

[3]马列锋,张柠.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2(12):123-125.

[4]石玉花.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181-182.

作者简介:

程广,甘肃省定西市,甘肃省通渭县教研室。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