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应对校园暴力事件中的作用

2019-09-12 12:19陈霖
大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应对思想政治教育

陈霖

【摘 要】 近些年来,校园暴力事件一直是大众视野中的高发事件。各大网络平台、新闻媒体曝光的校园暴力事件及其相关视频资料让人深感震撼,这不仅对社会、对家庭和个人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社会主义社会培育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而高发的校园暴力事件反映了部分学生思想和行为出现了偏差,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学生的思想特点、性格差异、心理行为等内在深处来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并采取较为缓和的解决办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与预防,从而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暴力 应对

一、校园暴力频发的原因

在大社会背景下,虽然校园暴力频发的直接原因来自于个人双方矛盾或个人心理冲突,但背后更深层次的是受到家庭、教育、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

(一)主观因素。研究表明,校园暴力事件高发于13-18岁的中学阶段,这一阶段,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弹性大,虽然生理方面可能已经趋于成熟状态,但心理方面还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由于接触知识量有限,社会阅历浅,思考问题单一,法制观念淡薄,自身还未形成完整成熟的三观,还未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和诱导,心理及人格极易受环境的感染和熏陶发生变化,从而引发错误的行为。

其次,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学生情绪不稳定,心理波动较大,强调自我个性的宣扬,盲目跟风或崇拜,因此很容易产生拉帮结派、聚众斗殴的现象。很大一部分的校园暴力事件并非有很深的矛盾或积怨,某种程度上只是出于寻求群体归属感、自我存在感、为了出风头而刻意为之。

(二)客观因素。不难发现,很大一部分暴力行为,施暴者和受害者都缺乏健康的家庭成长环境,他们对生命的认知和对幸福感的体验都比较低,加之缺乏父母积极的教导和关心,就很容易染上不良恶习。例如:父母离异、父母外出打工、父母溺爱式教育、家庭暴力等这些客观存在都会对孩子内心和人格产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进而诱发错误的行为。此外,学校对校园暴力预防机制的建立还很不完善,对“问题学生”的处置又太过松懈,很多父母在发生暴力事件后采取“息事宁人”的方式处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校园暴力的频发。同时,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腐朽文化、暴力文化、网络游戏的广泛使用也会对自控力比较差、思想不成熟的青少年进行思想腐蚀,外化在行为上就是校园暴力等。

二、校园暴力的危害

校园暴力对受害者的伤害无疑是最严重的。生理上的伤害可以随著时间的推移慢慢痊愈,而心理上的伤害有时候会伴随一些受害者一辈子,出现严重的抑郁、消极、低沉、自闭的情绪。同时,也会为受害者家庭带来困扰,被外界过分的关注和议论、陷入舆论沼泽;怕再次遭遇报复打击,精神上承受着巨大压力。而施暴者同时也会面临相关处分以及社会上的舆论压力,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校园暴力一般都是发生在学校及学校合理辐射区域内,这必然会对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带来负面的影响,遭受大众的议论和质疑,这是无法避免的。同时也扰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影响学校育人环境,此外,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三、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应对校园暴力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而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反映了部分学生“三观”出现了认识偏差,漠视生命、道德品质低下和缺乏法制观念意识等问题。因此,首当其冲的是应该切实加强对学生的“三观”、道德观、生命观和法治观的教育。

积极引导学生对世界形成正确的看法,使他们能辩证的看待一切事物,避免被腐朽的思想和事物以及错误的行为所同化和腐蚀。通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公益实践活动等适当的方式进行道德伦理的灌输,让他们自觉内化为内心所遵循的价值导向,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约束规范他们的外在行为。此外,一定要大力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施暴者很大程度上并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会触犯法律,以及会受到怎样的处置结果。所以,不管社会、学校还是家庭,都有义务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法治观教育,必须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所要承担的相关后果,使他们自觉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从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和调节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运用启发、监督、批评等方式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去发展,可以在事前起到良好的引导和预防作用。而对已经偏离正确发展轨道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及时进行调节和调控,将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及时制止,避免进一步恶化。对于已经无法挽救的事件,可以进行事后积极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将事件带来的负面消极影响尽最大程度缓和疏导。

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的思想上的问题,无法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势必缺乏一定的时效性,因此需要同其它社会主体一起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合力来预防和解决校园暴力问题。政府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力整治社会的治安环境;学校要落实校园暴力干预机制和惩戒机制,并建立相关的心理干预机制,进行及时了解和疏导;此外,也希望广大家长能够及时更新和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沟通与疏解。希望在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下,能最大程度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社会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宋雁慧.中学校园暴力及其防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应对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谈教师如何应对校园霸凌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