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翻译批评主体及其素质

2019-09-12 12:19仇芳慧
大经贸 2019年7期
关键词:基本素质主体

仇芳慧

【摘 要】翻译批评是翻译研究的三大支柱之一,起着指导翻译实践,促进翻译理论建构的作用。翻译批评影响翻译实践和译品质量,然而翻译批评如何进行与翻译批评主体密切相关。本文重点探讨翻译批评主体及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并分析其对产生能推动翻译研究发展的翻译批评的重要性,以期对翻译批评的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翻译批评 主体 基本素质

1.引言

翻译批评、翻译理论和翻译史研究是翻译研究的三大支柱。学界在构建翻译学这一学科方面不懈努力,推动翻译研究的深入发展的同时,翻译批评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许多学者纷纷在翻译批评方面著书立说,如周仪和罗平推出了《翻译与批评》,姜志文和罗军汇编的《翻译批评论》,马红军的翻译批评实践论集《翻译批评散论》,杨晓荣出版了《翻译批评导论》,王平出版了《文学翻译批评学》,温秀颖出版了《翻译批评:从理论到实践》等等题目中包含“翻译批评”的学术著作。有关翻译批评的学术期刊论文更是不胜枚举,李振国和何克勇在《国内翻译批评研究(1992-2016)的动态分析——基于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的文章》中指出,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主题“翻译批评”并选择“核心期刊”,时间设定在1992年至2016年,共搜出586篇有关翻译批评的文章,并通过分析每年发表的文章数量来看,国内翻译批评研究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1]这586篇论文还不包括其他国内期刊上关于翻译批评的文章,可见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为喜人的成果。

但是,翻译批评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很大的不足。翻译批评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层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起着指导翻译实践,促进翻译理论建构的作用。然后相比于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翻译批评的发展较为缓慢与滞后,并且出现了鱼目混珠的现象。许钧在《翻译的危机与批评的缺席》中提出翻译批评界对重大的现实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对译界不良风气少有批评,对翻译图书质量问题几乎不闻不问,进而指出翻译批评的缺席问题。[2]孙致礼在《谈新时期的翻译批评》中指出我国译界在翻译批评方面的不良倾向,并认为翻译工作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低劣译品,出现了剽窃、“抄译”等恶劣行径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翻译界未能积极地开展翻译批评。[3]可见,重视对翻译批评的研究,明确翻译批评主体的素质对于促进翻译评判的良性发展必不可少。

2.翻译批评及其主体

2.1 翻译批评

关于翻译批评的定义,研究该领域的学者对其莫衷一是。郑海凌认为:“翻译批评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实践手段和理论目标的精神活动,是审美评价与科学判断的有机统一。概括地说,翻译批评是按照文学翻译的审美原则,根据一定的批评标准,对具体的翻译现象(译本或译论)进行的科学的评价活动。”[4]邵成军提出:“翻译批评作为翻译学的一个分支,是批评者运用翻译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对译文、译事、译者、译评等所进行的评论,目的是提高译文质量與人才培养的水平,推动翻译学的发展。”[5]杨晓荣做过这样的描述:“常规意义上比较完整的翻译批评应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作出评论。”[6]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翻译批评是批评者对译作进行评价,要求翻译批评者具备评价译作等具体翻译现象所需一定的理论素质、文化艺术修养和较高的双语水平以及严谨的态度的活动。

2.2 翻译批评的主体

“主体”和“客体”是一对哲学概念。在哲学中,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是在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和相互比较中而得到自身的规定;是有目的、有意识地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而客体指的是“主体活动指向的,并反过来制约主体活动的外界对象”。结合主客体以及翻译批评的定义,不难看出翻译批评的主体是具有翻译批评所需素质的翻译批评者。在此,笔者将借鉴杨晓荣在《关于翻译批评的主体》一文中对翻译批评的主体的划分方法,将翻译批评的主体划分为:双语专家,读者和译者三类。但是,无论是哪类翻译主体进行翻译批评,都要求其具备评价译作等具体翻译现象所需的一定的理论素质、文化艺术修养和较高的双语水平等基本素质。

3.翻译批评主体应具有的素质

翻译批评与翻译实践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翻译批评对翻译实践做出评价,进而指导具体的翻译实践;反之,翻译实践为翻译批评提供了素材,翻译实践离不开翻译批评。随着翻译实践和译学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认识到翻译是一项具有复杂性、丰富性和艰巨性的活动,且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间转换,也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创造,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鲁迅先生曾指出,批评翻译却比批评创作难,不但看原文须有译者以上的功力,对作品也须有译者以上的理解。因此不难得出,翻译批评的难度很高。对于翻译批评者的素质的讨论也就对于翻译批评在内的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什么样的人才能从事翻译批评,即翻译批评者应当具有哪些独特的素质这一问题,我们在此将从语言艺术修养,人格素质和理论修养这三个方面来分析翻译批评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3.1 语言艺术修养

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即用一种语言文字解释和传达另一种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意义。并且这种意义的解释和传达要达到严复先生“信、达、雅”的三字标准,要求译者首先必须具备高超的双语转化能力,。刘重德在《翻译漫谈》中指出了译者起码要具备的三个条件,其中第一个条件就是精通相关的两种语言,掌握其表达特点和异同。[7]作为一个对翻译现象,即译者译作作出评价的翻译批评家更应当具有高超的语言修养,因为只有对语言、文字有敏锐、准确的洞察力,才能敏锐地捕捉作家的风格、准确地理解作家赋予语词的特殊意义和感情色彩,从而对译作转换的“精妙”和“败笔”之处作出精准评判,才能对翻译学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知名学者王东风在《从诗学的角度看被动语态变译的功能亏损——<简·爱>中的一个案例分析》一文中选取《简爱》中一个被动语态频繁出现的片段,并收集了这段文字的十几个译本,从诗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被动语态的使用将主人公被动、无助的心态体现的淋漓尽致,而译文将原文的被动语态几乎都变译成了主动语态,使得读者无法深刻的感受到主人公忐忑不安、孤立无助的心理状态。进而指出被动语态变译为主动语态会影响其诗学功能,译者在翻译时不能因循守旧,应当尊重原文,考虑原文的诗学功能,保留值得保留的原文形式。[8]由于英汉与之间的差异,英语常用被动式,汉语常用主动式。英汉互译时,句式转换不可避免。在众多的翻译教科书中,考虑到英汉语的这一不同,在对被动语态的译法上往往会介绍“变被动为主动”的翻译技巧。而王东风的这篇文章引发了我们对于被动语态的翻译问题的思考,打破了我们翻译被动语态的固有观念,并不是被动语态都应当处理为主动语态,而应考虑原文作者赋予被动语态的特殊意义和感情色彩,也即诗学功能,作出更好的处理。

3.2 人格素质

翻译批评主体应该具有独立的人格,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翻译批评家的中心词在于批评,要求翻译批评主体具有批评精神,敢于说实话,敢于抨击译界的不良现象,既不能盲目地对译作进行无底线的赞美吹捧,也不能钻牛角尖,以偏见的眼光对待译作,或是随波逐流,盲从别人的观点。

翻译批评主体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心。翻译批评对翻译实践具有监督和引导的作用。加强翻译批评,能促进翻译实践向着健康方向发展。为了使翻译批评充分发挥其作用,翻译批评主体要对社会,对读者负责,在进行翻译评论时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如翻译批评主体在对翻译现象的“缺陷”进行评论时,不能想当然或是借用别的评论家的观点,而应当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仔细审视译作,并积极查阅相关资料,给出充分的论证,既不是草率地进行批评,也不能亦步亦趋,简单附和他人的观点。

3.3 理论修养

随着翻译活动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实践随之不断深入和发展,翻译批评理论也会进一步发展。这就要求翻译批评主体具备一系列的理论基础。作为一个合格的翻译批评家,他应具有丰富确切的哲学知识、文艺理论知识、翻译理论知识,并能够熟练地驾驭它们。桂乾元曾指出:“评论者要站得高,看得远,从具体译作中的具体问题,总结出经验教训来,再进行理论升华……”。[9]可见,如果翻译批评主体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对于翻译现象的评价容易流于表面,对译作进行单一的语言层面上的分析与批评。而掌握深厚的哲学知识有助于有逻辑辩证地看待分析翻译现象;熟知相关的翻译理论能更好地帮助翻译批评主体分析译者翻译的意图与其翻译策略的选择,更为客观地看待译本;了解相关的文艺理论知识有助于提高翻译批评主体对翻译现象的审美辨别力,在文艺理论值指导下比较原文与译文,从而做出更为成熟的评价。

目前,为了翻译批评而进行翻译批评的文章比比皆是,许多批判文章生搬硬套地将西方理论硬贴在译作上,仅仅是进行评论,却不解决任何问题,对于翻译实践没有多大的指导作用。比如,在知网上检索主题“文化负载词”,共搜出1107条文献,而其中大部分文献是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技巧研究或是在某某理论视角下的翻译策略研究,而且其文献的主体框架基本一致,只是分析的译本不同而已,这样的翻译评论只是一种单一的重复,并不会对翻译实践产生有效的指导作用,更不用谈推动翻译实践的发展了。

结 语

翻译批评如何进行与翻译批评主体密切相关。对于翻译批评主体所应该具备的素质探讨对于推动翻译批评活动的进行,完善翻译批评理论,促进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概要地分析了翻译批评主体并阐述了翻译批评主体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语言艺术修养,人格素质和理论修养,以期对于翻译批评和翻译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1] 李振国、何克勇. 国内翻译批评研究(1992-2016)的动态分析——基于发表于国内核心期刊的文章[J].翻译论坛, 2017(4):21-28.

[2] 许钧. 翻译的危机与批评的缺席[J]中国图书评论,2005(9):12-15.

[3] 孫致礼. 谈新时期的翻译批评[J]中国翻译, 1999(3): 2-6.

[4] 郑海凌. 谈翻译批评的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翻译, 2000(2):19-22.

[5] 邵成军. 翻译批评管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59-62.

[6] 杨晓荣. 关于翻译批评的主体[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3(02):126-129.

[7] 刘重德. 翻译漫谈[M].西安: 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7.

[8] 王东风. 从诗学的角度看被动语态变译的功能亏损——<简·爱>中的一个案例分析[J]. 外国语, 2007(4):48-56.

[9] 桂乾元. 译事繁荣需要评论[J]. 外国语. 1994(2):8-13.

猜你喜欢
基本素质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从“我”到“仲肯”——阿来小说中叙述主体的转变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纸媒编辑的基本素质和责任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浅谈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几项基本素质
浅谈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校园文化与校长基本素质浅析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不同层次医院对临床检验人员基本素质要求的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