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思维”中,奇思妙想为创新“壮行”
——谈小学数学“三思维”在创新中的妙用

2019-09-16 06:15艾中玲陈胜新
魅力中国 2019年33期
关键词:意识技能素养

艾中玲 陈胜新

(桃源县架桥镇中心小学,湖南 常德 415700)

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这种勇气更不是人人都具有的,而是在学习中自觉、逐渐形成的。学生要有创新意识,就必须具备良好思维品质的“底气”,而其中联想思维和求同思维(联想思维、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简称“三思维”)是为创新做准备的,俗称要“基础扎实”,求异思维是真正产生创新意识的灵魂。这里只重点分享培养求异思维对实践创新素养提升作用的经验。

一、用求异思维架起知识技能与实践创新之间的桥梁

求异思维与创新意识有着高度的相似性,那就是“不落俗套”、“独树一帜”、“标新立异”。求异思维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对人们普遍认为完美无缺的定论提出质疑。人的思维起于质疑。产生疑问,说明思维者关注了事物间的差异,意在暴露已知与未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间的联系[1]。而创新意识就是要有创新,要与众不同,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的发明和创造,就是因为他们有反传统、反常规的思维触角,有自己独特而敏捷的见解,并将其延伸到了一个其他的领域,涉及到常人不大关注的一些事件,才有了各种伟大的发明创造。如哥白尼“日心说”、牛顿“苹果落地?”、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等。所以,我们尤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引导和训练。

实践创新必须建立在可靠的知识与技能之上,然而,已有的知识技能和创新成果之间常常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架起两岸通途的桥梁是什么呢!常常就是求异思维!求异思维给学生带来创新意识和创新成果的贡献远远超过了联想思维和求同思维,对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是更为有利的。适当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突破常规,勇于创新,给学生多“打气”,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底气十足”地进行实践与创新,这是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也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二、找准求异思维训练措施,促进良好思维习惯形成,引领学生到达“实践创新”的彼岸

求异思维常使学生的思维从固有的观念中摆脱出来,从新的角度观察和认识事物,从而使原本互不联系的因素联合起来,产生新的构思[2]。运用求异思维是在求同思维不太顺利或思维受阻时,通过发散和联想去寻找简捷的答案。学生任何一次学习的过程首先要有联想思维,然后需要求同思维,后来更需要求异思维,这是不能割裂和孤立存在的,而且这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养成的,训练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悟理解;通过播放精心制作的课件进行演示、类比、提醒、展示;通过一个个数学实验活动观察、探索;运用多媒体、自媒体、流媒体的艺术形式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地综合等等。在和谐轻松、妙趣横生、无比好奇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不知不觉就犹如插上飞翔的翅膀,被逐步激活,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养成运用“三思维”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如,解应用题:“生产小组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用14天,平均每天加工1500个零件,实际每天加工的零件比原计划每天加工的多了实际用了多少天完成任务?”学生运用求同思维,利用传统解法,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容易得出:(天)

因平时老师经常强调学习要加强理解,解题要有新意,部分学生已形成了“同”中求“变”,“异”中求“新”的好习惯,不满足于一种解法,都会“独辟蹊径”,于是有反比例解法、正比例解法、倍比法、分数倍数比较法、工程问题解法等。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勇于超越思维惯性的束缚,从而获得了最佳学习效果。其实,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问题的解答,运用求同思维“屡遭碰壁”,但运用求异思维则可冲出困惑,捷足先登,甚至奇思妙想会层出不穷。

总之,通过在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方法地实施三思维训练,达到了较好的提升小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效果,现将以上策略用组合图表示如下:

上图简述为“三三三两”。由图可知,通过“三路径”的方法培养学生“三思维”能力,使学生提升实践创新素养,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而根据年龄差异,低年级则以求同思维为主,逐渐培养求异思维,中年级两者逐渐转化,高年级则应着力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能力,按照这样的基本规律对学生进行长期思维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养成善于联想、富于创造的良好思维品质,学生的实践创新素养才会逐渐提升,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数学教学才回归本源,数学教师才真正称得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猜你喜欢
意识技能素养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劳动技能up up!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