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拉康镜像理论对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2019-09-16 02:29陈锐董泽天
校园英语·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陈锐?董泽天

【摘要】拉康提出的镜像理论对哲学、心理学、文学等领域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对教学实践起到重要的启示作用。商务英语在商务贸易沟通中起着桥梁作用,而商务英语写作则是其中基础性教学内容。本文重新审视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从教学管理者、实践者和对象三个方面探讨镜像理论对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启示。

【关键词】拉康镜像理论;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陈锐(1989-),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董泽天,遵义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助教。

一、镜像理论的基本内涵

教育学和心理学关注的核心对象都是人,其核心主题都是人的发展,而心理学则是教育学的重要理论基础。1936年,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结构主义者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提出了镜像理论,该理论之核心即:“自我”在“他者”中生存。拉康通过“自我”“主体”“他者”等概念对人类的认知历程进行了阶段性地系统分析,对自我建构引申的教育理念有很大启迪。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主要基于对6-18个月婴儿所做的镜像实验,理论来源主要是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和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基本观点主要有:一是“自我”的建构在想象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和“他我”的统一达成建立。二是“自我”是“镜像”认识的出发地,它以担保、欺骗等手段脱离想象与现实进而进一步建构“自我”。三是镜像阶段是一切认同过程之母体,这一阶段也是描述想象中的主体间性的模型。拉康认为,“我”是在他人的认可下才能达成“自我”,“我”并不是“自我”的产物,而是“他人”“他者”的产物,即“自我”只能也只是在“他者”中生存,只有在“他者”才能发现“自我”。这一观点对于教学实践具有很深的启发意义,因为教学实践即使学生达成由学校和教师以及社会意志作用下的“他者”构建出的“自我”,作为“他者”的主要“原材料”——语言的教学尤其与该理论相关。基于此,笔者在对拉康的镜像理论进行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该理论对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启示,以资教学改革之用。

二、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对于贯穿教学全过程的重要基础(“大他者”之来源)——课程而言,我国現行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所选教材未能体现出商务英语专业与英语专业之间的差异性,未能将英语学习和商业活动有机结合,这不利于学生获得清晰的“他者”,进而导致学习动力不足、目标不清晰、效果大打折扣。

2.师资力量薄弱。师资是构建教学微观“他者”的根本来源和主要渠道。商务英语写作课程具有特殊性,有“商务+语言”的双重要求,要求专业教师既要具有超高英语理论水平,还要具备一定的商务实战经验。但是,高校很多商务英语教师是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缺乏商务环境下的实践经验。并且,受限于学校制度和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很多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也不能得到充分磨炼、发挥和提升。

3.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中文化意识淡薄。文化背景是整改时代背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他者”。学生缺乏商务背景知识和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输入,这就意味着学生无法完全掌握商务专业知识,容易因文化冲突和理解偏差而不能达到真正提高写作能力。

4.课程学时少,缺乏教学反馈。“他者”的建构需要时间,这是毋庸置疑的。商务英语写作需要大量的练习,既考查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商务知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大量的写作训练,不断修正完善才能提高写作水平。但在教学实践中,商务英语写作的课时有限,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不能得到充足的训练,难以达到高数量的写作输出。对于教师来说,评价学生的写作任务是费时费力的一件工作,对学生的习作评价反馈不够及时也不够全面。

三、镜像理论对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几点启示

拉康的镜像理论引导我们关注并思考“主体”“自我”和“他者”之间的关系,而他更强调关于对理论的实践及对实践的应对。结合前文所分析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笔者试图通过解读拉康的镜像理论,从教学管理者、实践者和对象三方面阐发该理论的深刻含义及其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1.教学管理者(学校)方面。教学管理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一般而言,广义的教学管理者主要由决策者、研究者和评价者构成。作为决策者,特别是学科建设者,基于自己的知识背景、价值判断以及社会评价等“大他者”的影响,对于该学科的发展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策略和具体方法等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认知“镜像”,该“镜像”深深影响到决策者的教学管理行为。在决策者制定教学管理计划时,研究者的专业意见对于建构决策者的“他者”同意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整个教学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基本性作用。评价者的影响作用于教学的反馈阶段,他们的评价标准同样基于他们自身的认知“镜像”,并且,通常因受主观好恶、价值观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而与决策者和研究者的认知“镜像”存在偏差。

针对目前存在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和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决策者承担主要义务和责任。决策者应该首先尊重并广泛吸纳研究者的研究成果和意见,而不是基于自己的主观判断来“汇集”自己的认知“镜像”,并以民主共商的方式与评价者达成一致,从而制定合理的课程设置计划、解决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这一解决途径需要以决策者为中心,研究者和评价者共同积极参与才能有效达成。

2.教学实践者(教师)方面。教学实践者(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所谓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现场效果的预判、把握和调节上。教师的社会属性以及价值观决定着优秀的教师在建构自我时遵照的是这样的认知“镜像”,即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把握学生学习成才的规律以激发其潜能,达到智识和心灵上的提升。而基于现行制度的教师评价所描摹出的优秀教师的“大他者”则与之相矛盾、相冲突:按部就班、分毫不差地遵照大纲以及时间参加各种教学研讨,设计符合程式的教案,撰写不那么“入心”的心得体会,按照教学计划和目标规划课程,树立学生遵守纪律、服从应试的意识。

对于“目前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学时少,缺乏教学反馈”的问题,教师应迅速将优秀的教师品质(“他者”)内化于心,并逐步在“自我”提升过程中将学校与“自我”关联起来,达成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现有教学环境的最佳利用状态,以自身的高标准要求来提升教学质量,在有限的资源范围内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3.教学对象(学生)方面。教学对象(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客体(目的)作用。整个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达到在智识和心灵上的自我提升。目前在我国商务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在教學过程中实际处于“被动”的地位,即其所依赖的“他者”基本上是由学校和教师构建的,学生对于“自我”的建构建立在达到所谓的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甚至是学业成绩上。学有余力的学生会通过主动思考和课外涉猎寻求到更广范围的认知“镜像”,而被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学生则不具备这种能力。这种形势下,学校和教师的影响几乎是直接作用于学生身上。

因而,对于“学生在商务英语写作中文化意识淡薄”的问题,主要依赖于学校和教师对于学生所面对的“大他者”的合理构建,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善于发挥学生对“自我”的建构作用,避免学生经过反思认为自身达不到目标而产生畏惧甚至厌学的情绪。而学生则要在己所能及的范围内建构自身对于“文化”的追求“镜像”并不断为之努力,实现“自我”文化意识的增强。

总之,处于不同教学位置的群体的认知“镜像”对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及问题以及未来的教学改革等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拉康镜像理论对于商务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主要在于提供一种宏观的思路,这种思路要求学校及教师通过不断修正自身认知“镜像”来构建教学的“大他者”,并基于此达成培养目标并使得学生达成“自我”。

参考文献:

[1]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潘安琪.认知“镜像”与教育管理——拉康镜像理论解读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

[3]周文莲.对雅克·拉康“镜像理论”的批判性解读[J].学术论坛, 2013(7).

[4]张一兵.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本相[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4(10).

[5]唐松林.现代课堂“真我”的遮蔽及“无为”教学策略——从拉康镜像理论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8(7).

[6]蒋丽平.商务英语写作的认知框架解读[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07).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