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认知特征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9-09-16 02:39马绪光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隐性知识教学

【摘要】隐性知识具有稳定、抽象的特点,而显性知识则是有意识的,具有可控性。教师要把两种知识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按照“先隐性后显性”的顺序,加强学生语感、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也重视语法等显性教学。

【关键词】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教学

【作者简介】马绪光(1966-),男,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写作,翻译。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习和教学理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主要讨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 

Reber(1967)认为,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是指学习者在清醒的、有意识的状态下,通过研究、学习一些规则后而得到的知识,具有意识性、可控制性、目的性和学习性等特征;而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 )则是指在无意识状态下,学习者通过悟性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具有自动性、抽象性、稳定性和抗干扰性等特征。

二、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 

目前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内存在三种说法:无接口理论、强接口理论和弱接口理论。

1.无接口理论。Krashen(1982)指出,语言的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的习得是两个互相独立的过程。在学习者使用第二语言的时候, 他(她)的语言能力主要来自于逐渐习得的隐性知识,有意识的显性知识只是起到“监视”(Monitor) 的作用,只有略高于学习者当前语言能力的输入(i + 1) 才会被其自身的语言习得机制(LAD) 接收、理解。

2.强接口理论。强接口理论认为,学习者的显性知识通过持续的练习和熟练程度的提高,可自动转化为隐性知识。比如,传统的语法式语言教学就是受到这一观点的启发,即显性知识经过大量的练习就可以在交流时会自动地转化并体现出来。

3.弱接口理论。根据Schmidt & Frota(1990)的观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学习者在一定量的显性知识输出后,其熟练程度也会随之增加,这就为隐性知识的自动输入提供了可能。

三、语言的隐性和显性特征对于外语教学的启发

1.日常的语言教学方法应视学习者年龄而定。儿童所遵循的是与生俱来的普遍语法的习得机制,获得的是隐性知识;而成人则依靠以前已经习得和学得的母语知识,得到的是显性知识。儿童以重视感悟的沉浸式方法为主,体现逐渐、递进式的教学过程,以减少枯燥感,而成人则应发挥显性学习的优势,增加学习过程中的监控程度,以强调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2.隐性教学与显性教学方法的相互取舍。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的关系是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没有完全而纯粹的隐性或显性学习(张人,2004 )。母语知识的学习要以隐性为主,而二语则以显性学习为主,比如在教刚开始学母语的儿童时,尽量采取隐性的方法,而在有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对规则有了一定的认识后,老师就要穿插一些显性的教学手段。

3.在具体的语言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将显性(explicit)知识与隐性(implicit)知识教学结合起来,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隐性练习强调对于语言习得过程的鲜活体验,比较直接和潜移默化,而显性练习也有其优点,容易运作,有利于老师“监控”隐性知识的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外语教学中,有两种倾向值得我们关注:一种是过分强调显性语法规则的讲解,没有让学生到具体的语境中体验、运用语言,而反复做的只是枯燥的语法选择题练习,缺少应用,无法交流;另一种是过于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而忽视了对语法规则的要求,不顾语言的规范,片面重视所谓的“交流”,误以为只要有大量的交际活动,就能学好外语,夸大了隐性认知的作用,结果说出或写出的句子漏洞百出、错误连篇(戴炜栋,任庆梅,2008)。

四、结论 

在英语教学中,老師在基础阶段,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强化学生的语言素质;而在具有牢固的语言能力后,则需讲授语言点、语法规则等,然后再让学生回到隐性教学的过程中,用Bialystok的话说,即隐性(implicit)—显性(explicit)—隐性(implicit)的过程。

参考文献: 

[1]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 Oxford: Pergamum,1982.

[2]Schmidt, R.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J]. Applied Linguistics,1990(11):129-158.

[3]Reber, A. S. 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J]. 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and Verbal Behavior,1967(5):855-863.

[4]戴炜栋,任庆梅.二语习得隐性/显性学习研究:问题与思考[J].中国外语教育,2008(1).

[5]张人.隐性认知及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J].外语界,2004(4): 43-47.

猜你喜欢
隐性知识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如何处理初中信息技术中的隐性知识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馆员隐性知识在团队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地图分析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新产品开发中的隐性知识转移障碍探析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