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生动”与西方“生气灌注”范畴之比较

2019-09-16 07:35曹婷如
锋绘 2019年7期
关键词:气韵生动自然美

曹婷如

摘 要:“气韵生动”与“生气灌注”分别是中西方重要的审美范畴,它们都曾不约而同地要求在文艺作品中呈现出本体之“气”及其感性外观,强调生命意识。这是中西美学意识的共通,同时二者也存在着因文化传统各异而规定的内在差异,前者关注身心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艺术与自然美的统一,而后者则只强调艺术美,忽视了自然美,这与双方所生长的文化土壤的不同有很大关系,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中西方审美的根本差异。

关键词:气韵生动;生气灌注;气;自然美

“气韵”这一范畴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对审美对象“气韵”的美学阐释,既是一种主体精神的外化,又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相联系。“生气灌注”这一范畴在西方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分析二者的异同,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西方审美问题上的“和”与“同”。

1 气韵生动

“气韵生动”是中国古代审美、艺术范畴之一,是南齐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之一,在中国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张法曾指出:“在整个中国美学中,作为贯穿到美学的各部分去的根本范畴有五:一是‘气韵生动,这是中国美学的内在生命,它可以贯穿到一切之中;”“气韵”是指艺术形象而言。“气”和“韵”这两个概念连用,造成了奇妙的意义效果,它说明艺术形象是应该具有活力的、美的、传神的。这活力、美和传神的艺术形象特征的形成,首先源于艺术家的感物。艺术家在与自然万物感应的过程中,身心切实做到了与自然万物融合为一,实现了天人合一。

2 生气灌注

作为一种艺术理念,“生气灌注”在西方美学中由来已久;可以说,在亚里斯多德把“有机整体”概念引入艺术理论之后,这一观念已经开始在西方美学中孕育了。歌德在与爱克曼的谈话里较早地提出这一观点,他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是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歌德说:“人是一个整体,一个多方面的内在联系着的能力的统一体。艺术作品必须向人的这个整体说话,必须适应人的这种丰富的统一体,这种单一的杂多。”所谓显出特征的整体,就是一个生气灌注的活的整体,是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的统一。黑格尔把美和艺术看作绝对理念的派生物,在理念的感性显现中,他强调理念与感性显现的统一,但是核心在于理念,在于心灵。“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也是如此,它不止是用了某种线条,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在这种使理性內容和现实形象互相融会的过程中,艺术家一方面要求助于常醒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要求助于深厚的心胸和灌注生气的情感。”黑格尔所说的生气,既属于艺术家的主体情感,又通向绝对心灵 ——理念,这样的艺术创作就是通过主体心灵对形上本体的呈现。

3 和与不同

3.1 汇通之处

3.1.1 强调主客体的相互交融

“气韵生动”与“生气灌注”都重视主体之气对于艺术作品的进入。在中国,自谢赫提出“气韵生动”以后,这一范畴一直贯穿到其后的艺术审美创造和鉴赏中,其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气韵的有无,成为衡量一件艺术品是否成功的标准。它主要是指充溢于艺术品中的生机和生气,无论是书画,还是诗文,或是景物描摹,或是感情抒写,都要将主体的一种内在的生命感情倾注上去,使艺术品呈现出勃勃生机,富于生命精神,这样才富于表现力。如清唐岱《绘事发微》云:“画山水贵乎气韵,气韵者非云烟雾霭也,是天地间之真气。凡物无气不生,山气从石内发出,以晴明时望山,其苍茫润泽之气腾腾欲动,故画山水以气韵为先也。”强调了艺术创作对生气盎然的内在生命精神的追求。而在西方,德国古典哲学认为,自然界中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其形体的各个部分因为有生气灌注,周身才活了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歌德:“一件精神创作,其中部分和整体都是同一个精神熔炉中熔铸出来的,是由一种生命气息吹嘘过的。”黑格尔也认为:“艺术兴趣和艺术创作通常所更需要的却是一种生气……”“艺术作品所以真正优于自然界实在事物的并不单靠它的永久性,而且还要靠心灵所灌注给它的生气。”黑格尔甚至还认为,“这种最高度的生气就是伟大艺术家的标志”。文艺作品“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字至于其他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在这段话里,黑格尔是把生气和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同等看待的,他认为这就是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蕴,是艺术作品的生命力和集中体现。

3.1.2 对生命意识的表现

“气韵生动”一词透露着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生命观的丰富信息。“气韵生动”之“气”是万物构成的元素,大地上的生命之旅必须经过“气”的凝结转化成有形质的个体。这在《易经》、《老子》、《管子》、《淮南子》中都有论及。作为宇宙生命构成的“气”使古代人的世界观形成一个内在的统一体,每一个生命个体中都隐藏着“气”这个无形存在物。在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中,人与天地万物有着无间的亲密关系,对万物的品性和变化有着深切敏锐的洞察,并为之心神牵动,“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实体世界中透露着灵动的生命气息,天地间的万物和谐圆融。具备形体并不意味成为生命体,因为那只是外形,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生命的个性和生气,即生命的内质。“气韵生动”二字的意义合起来,展现的就是生命体存在的形显其质、质得其形,不分彼此,凝聚成一的样态,这是一种生命发展依循其本无为而致之境,是生命绽放的无华之美。同样,德国古典哲学也认为,自然界中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其形体的各个部分因为有生气灌注,周身才活了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歌德“一件精神创作,其中部分和整体都是同一个精神熔炉中熔铸出来的,是由一种生命气息吹嘘过的。”黑格尔仅在其《美学》第一卷中就有六十几处提到了艺术创造要有生气灌注这一原则。如:

艺术兴趣和艺术创作通常所更需要的却是一种生气……

艺术作品所以真正优于自然界实在事物的并不单靠它的永久性,而且还要靠心灵所灌注给它的生气。

黑格尔甚至还认为,“这种最高度的生气就是伟大艺术家的标志”。

3.2 二者的差异

3.2.1 对自然美的态度各异

“生气灌注”与气韵生动的确极为相似,都要求艺术作品中呈现出本体的意味及其感性外观;但是,从根本上而言黑格尔的”生气灌注”是对艺术美而言的。他不承认有自然形态的美,认为只有通过艺术创作才能使理念呈现为感性形式。自然美在黑格尔美学体系当中总体来说是低级的,是被贬低的,被说到的主要是欠缺,说它欠缺才能显出艺术美的重要,艺术美的高妙。黑格尔说:“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艺术美高于自然。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而在中国传统美学体系中,各美学范畴都以“天人合一”作为根本的思想基礎。人与时间万物是和谐统一的关系,二者同为自然的产物,不是一方压倒一方,一方操控一方的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共同成长。山水花鸟自然风物在主体的审美观照下,无不流溢着气的形象,氤氲着天地万物浩荡之本原;通过创作者的艺术加工,自然之气韵又转化为艺术之气韵,在艺术作品的一山、一石、一木的小小方寸中,呈现出天地之大美。宋代文学家张载就说“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正蒙·乾称》) 认为人为天地所生,人与天地同体、同性; 民众是我的兄弟,万物是我的朋友。

3.2.2 哲学基础各异

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在于二者哲学基础的不同。“气韵”的哲学基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气本体论,以气作为宇宙万物和生命的本原,思维特点是直觉感悟式的。而“生气的根源则在于形而上的本体,即理念。从根本上说,前者是唯物主义的,后者是唯心主义的。二者哲学基础的差异同时也来源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根本不同。

中国文化中的中坚思想和底蕴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中指出:“在世界古代文化系统中,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化,人与自然,曾发生过像中国古代样地亲和关系。”这是因为暖温带的地理位置和半封闭的大河大陆型的地域特点,决定了以农耕为主的中华先民“靠天吃饭”的传统,他们不可能对天产生恐惧,而是一种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国文化,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伦理文化,伦理道德是中国古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西方文化,从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宗教文化。神秘的宗教是西方古代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原罪观的影响下,其价值判断的标准是外在的,绝对的。他们相信天人相分,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对立。这种差别的存在,是“气韵生动”与“生气灌注”两个美学范畴虽有相似但终究不同的根源,也是中西方文化和而不同的根源。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7).

[2][德]歌德.歌德谈话录[M].爱克曼辑录.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137).

[3]朱光潜译.西方美学史:下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朱光潜译.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24-25,359.

[5]郭绍虞主编.中国古代历代文论选: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67).

[6]朱光潜译.歌德谈话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46-247.

[7]朱光潜译.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37,22,25.

猜你喜欢
气韵生动自然美
论中国画中的“气韵生动”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
浅析气韵生动
浅析自然界的审美现象
浅谈苏轼作品的审美意趣
水粉色彩造型研究
书艺如山 师德若水
从“清癯之美”到“丰腴之美”:魏晋至隋唐人物造型艺术形象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