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诗歌“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追求

2019-09-16 03:31彭一平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4期

彭一平

摘  要:“列錦”作为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出现已经有几千年了,受到唐五代诗词的影响,宋金元诗歌为了达到其审美追求,不仅在保持了“列锦”结构模式,并且在“列锦”结构模式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一定的创新。本文主要就“列锦”结构模式的概念展开论述,并具体就宋金元诗歌“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追求进行分析,期望为广大古典诗词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宋金元诗歌;“列锦”结构模式;审美追求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01

引言:

“列锦”修辞格是我国传统的独特的修辞手法,也是诗歌中大量运用的艺术手法,它言简意赅,词约意丰,以最少的文字带给读者最大的想象空间。其大胆创新的句法、独有的意象组合以及丰富的留白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诗词能产生了力透纸背的艺术效果。此外,“列锦”修辞格隐性的语言涵义也能充分反映诗人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列锦”修辞格独特的语言魅力[1]。

1. 宋金元诗歌“列锦”结构模式

列锦是指去除谓语动词或连接词,直接将若干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排列起来构成句子,多维度地描绘事物,去表达一些复杂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诗歌艺术中的列锦,并不是名词的在数量上简单的堆砌,它引发了诗意的质变,在质上和各个单一的意象是截然不同的,是诗人的一种艺术性创造。我国列锦修辞手法的形成与应用初始与先秦两汉时期,例如,诗经中的“喓喓草虫,趯趯阜螽”,已经初见“NP”列锦结构模式,到汉代这种“NP”列锦结构模式在诗歌中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了,例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等等[2]。

宋金元诗歌关于列锦修辞手法的应用受到前代影响比较大,常见的列锦结构模式主要有五言成句的“NP,NP”(叠字领起)结构模式、五言成句的“NP,NP”(非叠字领起)结构模式、七言成句的“NP,NP”(非叠字领起)结构、七言成句的“NP,NP”(非叠字领起)结构、七言成句的“NP+NP,NP+NP”结构模式、七言成句的“NP+NP+NP”结构模式、五言成句的“NP+NP”结构模式、七言成句的“NP+NP”结构模式、五言成句的“NP”(叠字领起)结构模式、五言成句的“NP+NP+NP,NP+NP+NP”结构模式、七言成句的“NP+NP+NP,NP+NP+NP”结构模式、六言成句的“NP”结构模式、七言成句的“NP”结构模式、六言成句的“NP+NP,NP+NP”(叠字领起)结构模式等等。“列锦”结构模式在诗歌中的应用不仅是为了句式整齐,更是具有其内在的审美追求[3]。

2. 宋金元诗歌“列锦”结构模式的审美追求

2.1宋金元诗歌“列锦”结构模式追求蕴藉美

诗歌采用列锦修辞手法,完全通过名词组合成句,具有言简意赅,词约意丰的特点。例如,宋代岳飞的诗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运用几个名词进行连缀,不尽之意于含言外,构成了意蕴深远的艺术境界。几十年来,岳飞视功名利禄若尘埃和沙土,怀着满腹报国壮志,南征北战,收复了大片失土,而统治者却只愿苟且偷安,消极抗战。这两句诗回顾过去,饱含着复杂凝重的思想感情:既有壮志难酬的感叹,更有对失陷人民的深深挚爱。

由此可见,通过列锦修辞手法通过提取一些具有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并进行巧妙的组合,可以使看似寻常的景物,包蕴不尽的诗情画意,进而达到了“尺幅千里”的艺术境界。

2.2宋金元诗歌“列锦”结构模式追求凝练美

与散文、小说等描述性文体不同,诗歌中运用列锦修辞故意使句子成分残缺,而达到简洁凝练艺术效果。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列锦修辞的应用要注意选取凝练的点景,从而增强诗歌的画面感、立体感与感染力。开篇三句无一形容词,仅通过九个名词短语形成一幅暮色低垂的立体画,将读者带入深秋时节,极具有艺术感染力。同时,通过点景的罗列形成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使读者通过自身的联想去挖掘深层的审美信息,更加的扣人心弦。同时,列锦修辞使得诗句没有谓语动词、数量词和连接词,也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隐性涵义。读者仅通过点景的“枯”“老”“昏”就可以想象行人的步履艰难与孤独无助,使得诗句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

结语:

综合上述,“列锦”修辞手法的使用为宋金元诗歌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凝练美、形式美、意境美、凝练美和空灵美,因此“列锦”修辞手法受到了古今中外无数诗词创作者的青睐。现代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过程中,如果能吸收宋金元诗歌的“列锦”结构模式无疑会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诗歌创作水平,进一步促进我诗歌文化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卢丹晖.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元曲的列锦英译探析[J].钦州学院学报,2018,33(09):76-79.

[2]吴礼权.现代诗歌中的“列锦”及其审美追求[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0(06):104-113.

[3]吴礼权.元曲与列锦的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0(03):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