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佛经中“可”字的用法研究

2019-09-16 03:31花菊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4期

花菊

摘  要:从共时的角度出发,对魏晋汉译佛经中的“可”的用法进行了语法分类和语法分析,特别是对“可”的虚词用法进行了整理并对“可”的虚化用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可”字在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并与现代汉语进行相应的对比。

关键词:汉译佛经;“可”;实词用法;虚词用法

[中图分类号]:H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4--02

汉译佛经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佛经在某种程度上对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反映着翻译年代的用语习惯。“可”字本义是许可,肯定。《说文·可部》:“可,肎也。”[1]可以明显的看出“可”字的本义是实词。我们查证《现代汉语大字典》[2],“可”有多达10个义项是实词,并且这些义项在上古时期就有所表现。释“可”为副词的义项中,只有2个义项能追溯到先秦的文籍中,大部分从唐代以后开始有所显现,汉魏六朝作为上古汉语和中古汉语的连接点,汉译佛经对于“可”的虚词用法研究有相当重要的价值。目前为止,对于佛经中语法研究不多,而现有的研究“可”字语法功能的文献,大部分是从现代汉语的语法功能进行陈述,对于“可”的历时用法,关注甚少。汉魏佛经译文中,“可”的实词词义不同程度的传承下来,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虚词用法,让“可”的虚词化痕迹更加明显。

一、“可”的实词用法及语法分析

汉魏六朝时期的“可”字作为实词,在佛经中呈现出多个意义,当然也呈现出不同的语法意义。在汉魏汉译佛经中,“可”字的实词用法,没有实质性改变,始终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在随后的语言发展中也相继延续下去。但也慢慢显现出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的转变。

1、“可”字本义还继续沿用,并以单音节的形式出现,表许可,肯定的意思。

(1)王女欢喜,又语圣友:“自今已往,莫复行乞,我当给汝作灯之具。”比丘可之。(北魏昙觉《贤愚经》卷三;4,371,3)[3]

(2)时,婆罗门见佛默然,知以许可,即从坐起,不觉礼佛绕三匝而去。(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长阿含经》卷十三;1,88,1)

(3)时有王女,值行见佛,心怀欢喜,前礼佛足,请佛及僧:“唯愿世尊!受我三月四事供养。”佛即然可。(吴支谦《撰集百缘经》卷八;4,241,1)

尽管以上各句中“可”在不同的语境中用不同的词语可以解释,但却应归为一个义项,因为它在句子里的基本意义,都是“可”的本义或者在其基础上引申的近义。在(1)例中,“可”作为单音节词语,沿袭先秦时期的用法,表示“许可”,但一般在句中用代词作为宾语。(2)、(3)例中“可”字组成双音节词,构成“许可”、“然可”,均表示某人许可、同意义。在汉魏佛经中,一般在句中不加宾语。

2、表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可以”的意思,“可”后面必须加上宾语。在前有因,即陈述一段事实,然后有总结性意味地表达说话人的观点。也可以用来表示某人有某种能力可以做某事,表建议性。

(1)若其乐不世间,出家求道,当成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以此可知瞿昙虚实。(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长阿含经》卷十三;1,82,2)

(2)诸佛之智慧,离诸心数道,不可得议,非有阴界入,但以智可知,非识之所及。(东晋只多蜜《十住经》卷一;10,500,1)

“以……可知……”这个句式,是典型的交代清楚前因,从而做出判断的句式,在汉译佛经中经常出现。但在佛经中大部分情况下省略交代的角度,只用“可知”,在整段句中,仍能找到原因。

(3)时日少风而船去如箭,萨薄主语众人言:“船去太疾,可舍帆下沉。”辄如所言舍帆下沉,船去转驶而不可止。(后汉娄迦谶《杂譬喻经》一卷;4,529,1)

以上例子中可以看出,“可”字不管是表达人或者事物能带来某种影响或者改变,都是在有前提条件陈述的情况下。(3)中由于“船去太疾”做出决定“舍帆下沉”。“可”在汉译佛经的句中做谓语,前面必须有主语,后面必須有谓语,是完整的句子结构。

(4)王翔兹甚善,斯有草席可以息凉,甘果可食,吾子汲水,今者且还。(吴康僧会《六度集经》卷五;3,24,3)

(5)第三一法,可识世间粗细。第四一法,可弃恔慢。第五一法,可着意本观。(后汉安世高《长阿含十报法经》卷上;1,233,3)

也有天理、自然规律已经规定,即陈出事实,假定听话人接受潜在的语言环境,自然地推出结论,即作为陈述性的话语。例(4)中“甘果”当然可以食用,这是基于常识的判断。例(5)中就是佛教规定的法规,约束人的行为。“可”在句中作为动词,充当谓语成分,后加宾语。

3、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宁可”组成双音节词,在句中表示有多项选择,择其中一种,且这往往是一种表示说话人的主观坚定的态度和好恶,并且是否定前面说话人的观点或者事实,这种说法在现代汉语中也保留下来。

(1)我种从大丈夫、丈夫卢越真净,如是等王,相续至此,今日将不断绝我种耶?特望我子为转轮圣王,或成佛道,而于今者,宁可死耶?(元魏吉迦夜、昙曜《杂宝藏经》卷十;4,496,3)

(2)彼中牧羊人,若牧牛人,或担薪人,或行路人,若见彼速疾入想知灭正受,见已作是念:“此沙门,坐此静处今命终,我等宁可以干草木牛粪,若敷碎草木,积覆其身,然火当还。”(后汉失佚《魔娆乱经》一卷;1,864,3)

还表示说话人强调的意味,主要是强调“宁可”后面的选择。如例(1)中在“断我种”这个做法上,宁愿选择“死”这个结果。例(2)中也是与“坐此静处今命终”相比,说话人选择“以干草木牛粪,若敷碎草木,积覆其身,然火当还。”这都表现出强调的意义。现代汉语中,通常有“宁可……而……”、“宁可……也不愿……”等形式,在句中不是强调“宁可”后面的观点,整句话强调的是转折连词后面的话语成分。词汇在发展过程中语法功能越来越多样化。

4、“可”在句中表示动作已经完成或者是意思传达完毕,放在句尾。可以看出“可”的意义逐渐向边缘移动,能表达的含义越来越不清楚,慢慢走向半实词的道路。这种放在句尾表说话人已结束表意,動作完成的“可”字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失了。

(1)有人虽学,无有至意,但欲容身,虚饰自可,得经好语,与非其人,令到见者,谄意啤呲以为不然,聚踧偽骸,造謗長短,欲望其譽。是為五自燒。(吴支谦《佛说法律三昧经》一卷;15,458,3)

(2)佛寻听可,赞言:“善来比丘!”(北魏昙觉《贤愚经》卷五;4,384,3)

二、“可”字的虚词用法及语法分析

“可”作为虚词,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如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御可数百步,以马为不进,尽释车而走。”中,“可”释为约略。“‘可字在东汉前后就已用作疑问副词,表示反诘,相当于‘岂‘难道,不过还不多见。如:(1)齐鲁接境,赏罚同时,设齐赏鲁罚,所致宜殊,当时可齐国温,鲁地寒乎?(《论衡·温寒篇》)”[4]此前,“可”字的虚词用法甚少,唐以后出现大量虚词用法,这就给汉译佛经中的“可”字虚词用法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1、疑问副词“可”的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很常见,东汉前后开始出现,唐代开始大量涌出,汉魏时期那也便是它的发展阶段。“可”在句中表示询问的含义。在汉译佛经中大部分情况下放置句首,表示疑问,为他人提供两种选择。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释为:“表示疑问。多见于比较早期的著作,现在少用。一向可好?杭州你可曾去过?”[5]这种表达方式在方言中也有所运用,放于句首。

(1)时,诸比丘语阿难曰:“尊者知我等不见世尊已久,若不惮劳者,可共往诣世尊?”(刘宋求那跋陀罗《杂阿含经》卷二;2,13,3)

(2)时有一天,五德离身,临命欲尽。帝释告言:“卿今垂终,可愿生彼辅相之家?”(吴支谦《撰集百缘经》卷十;4,254,2)

这种“可”放在疑问句句首,表示询问的含义。即设定情境,希望得到答复人肯定或者否定的答复。上述“可”字的用法,在方言中也传承下来, “至于合肥话里的疑问副词“可”读作入声的“克”,应是方言中的舒声字促化现象。”[6],如安徽合肥话中“可吃饭来?”,“可”字均为疑问副词。

另外一种用法,作为通假字,通“何”,怎么的意思。

(5)诸菩萨白佛言:“沙诃楼陀剎中诸菩萨,忍辱不瞋怒者作是为可?”(西晋安公云元阙《佛说放钵经》一卷;15,449,3)

2、在句中作为助词,不表示实际的意义。一般置于句中,可以用在表示判断的陈述句中。“可”一般放在动词前面,可表判断的特定句式。在汉译佛经中经常出现“宜可……”句式表由因及果的判断,置于整个大句的最后,做陈述性总结。在(1)(2)例中就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

(1)诸郡国诸王,皆来叩头长跪言:“愿上国界,人民炽乐,米谷平贱,风雨时节,大王宜可案治于此。”(《木楼炭经》卷三;1,290,3)

(2)侍者阿难见醉象来,在世尊后,不自安处,白世尊曰:“此象暴恶,将恐相害,宜可远之。”(东晋僧伽提婆《增一阿含经》卷九;2,590,3)

语助词还有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可”字即是慢慢的虚化,成为一种构词的方式,无实际的意义。典型的结构为:“形容词 +可+动词”,形容词修饰句中的动词。

(3)时彼比丘四大不调,于右髀上生恶黑疮难可疗治,一切医师舍之而去。(刘宋先公《月燈三昧经》卷八;15,600,2)

3、最为常见的“可”字虚化的用法是作为词缀,一般放在形容词前,此种用法一直延续至今,与现代汉语中的词汇结构无任何差异。在汉译佛经中早就有很多这样的词语,如:可爱、可喜、可愍、可敬、可乐等。

(1)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一人出现世时,诸天、人民、魔及魔天、沙门、婆罗门,最尊最上,无与等者,福田第一,可事可敬。(东晋僧伽提婆《增一阿含经》卷五;2,569,2)

(2)若有所说,清和柔润,顺耳入心,可喜可爱,使他安乐,言声具了,不使人畏,令他得定,说如是言,彼于粗言净除其心。(东晋伽提婆、伽罗叉《中阿含经》;1,439,1)

总结

在汉译佛经中,“可”字的用法已经很全面的展现出来了。我们可以发现,“可”最初是作为实词,主要是从本义的基础之上引申而来的意义,随着语言的发展,慢慢出现大量的虚词用法。众所周知,实词的虚化是汉语用法越来越精密的结果。“可”在虚化的过程中,是有一定过渡段的,本文从共时的角度,展现“可”字从最初的实词到半实词,到最后在词中做词缀。沈家煊指出:“虚化本来是研究历史语法的人感兴趣的问题,现在许多研究共时语法的人也把研究方向转到这方面来,其原因是研究共时语法的人希望对共时语法现象作出解释而不仅仅是描写,不少人相信,语言共时平面上的变异是语言历时演变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反映,实词虚化的过程因此能为共时语法现象提供一种重要的解释。”[7]本文则希望通过对汉译佛经中“可”字的用法研究,为历时的语言语法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

[2]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3](日)大正新修大藏经[M].(本文的所引佛典均据此经.引文后均注明其册数、页数,1、2、3表示栏次)

[4][6]江蓝生.疑问副词“可”的探源[J].古汉语研究,1990.

[5]吕淑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7]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J].当代语言学,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