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对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9-09-17 08:12刘利利李琛
西部学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启示泰国职业教育

刘利利 李琛

摘要:泰国政府历来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使之成为推动泰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受独特的文化背景与传统教育观念的深刻影响,泰国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政策不完善、政府投入力度不够、社会认同度不高、学科结构失衡等问题。研究当前泰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有助于推动泰国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也有助于为东南亚联盟国家和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泰国;职业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09-0015-05

“二战”以后,泰国经济发展迅速,其经济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一成绩的取得,和政府一直重视职业教育具有密切的联系。为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泰国政府采取许多积极措施,建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多层次多规格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而培养出大批适合本国工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型人才,但其存在的问题也值得研究,这对我国发展职业教育具有参考借鉴作用。

一、泰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泰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赖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泰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断加大国家投入。根据泰国教育部统计,1960至1990年,泰国普通教育经费每人年均3368泰铢,师范教育经费每年人均3510泰铢,而职业技术教育每年人均7105泰铢,是前两项的总和。[1]由此可见泰国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1978年,泰国政府推行教育改革,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均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并加大小学到高中阶段职业教育课程的比例。

20世纪80年代,泰国社会75%以上的人口都生活在农村,农业仍然是泰国的支柱性产业。为此,泰国政府大力发展农业技术教育,举办农业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20世纪90年代以后,泰国制定《1990—2000年泰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纲要》《宪法》(1997年)和《国家教育法》(1999年),以此来指导和推动本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同时政府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培养大批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截止2016年,全泰国初级职业技术教育(中专)在校学生为444324人,高级职业技术教育(大专)在校学生为242737人,参加短期职业培训课程和专业课以外的其他系统课程有655947人,接受职业教育的总人数为1343008人。[2]

为了使教育能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泰国政府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其重心是加强职业教育。由于历任政府一贯重视,泰国职业教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绩,但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和当前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挑战,泰国职业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只有采取得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推动泰国经济腾飞。

二、泰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政策不完善

泰国政府虽然增加了职业学校的招生人数,但是仍然与普通学校学生人数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泰国,职业学校的教师不管是社会地位还是薪资待遇,都与普通学校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教师存在较大的差距。职业学校教师的社会认同度不高,薪资待遇非常低,缺少个人发展的机遇和空间,从而造成职业满意度較差,影响工作状态和教学质量,进而影响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资金投入方面,虽然泰国政府近些年一直在增加职业教育的投资,但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与政府在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方面的投资相比非常有限。这与泰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不完善是密切相关的。

(二)泰国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度不高

根据泰国教育委员会办公室(OEC)2009年的一项研究,修读职业课程的毕业生人数为167994人,而普通教育毕业生人数为308103人。在476097名毕业生中,这一比例分别为35%和65%。相比之下,同年泰国工业和企业所需的熟练毕业生总数为39.6万人。另一项研究显示,在2006年、2007年及2008年,修读职业教育的学生与修读普通大学学位学生的比例分别为41.2:58.8、39.8:60.2及38.8:61.2。很明显,从2006年到2009年,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比例逐年下降。因此,对于许多行业来说,没有办法招聘足够的熟练工人。①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许多泰国学生不愿接受职业教育。大多数条件较好的家庭都倾向于让孩子接受普通教育,在家长看来,普通教育学校很少有打架斗殴、校园暴力事件发生,孩子在这类学校比较安全;普通教育学校在师资、教学资源、教学条件等各方面都要优于职业教育学校,孩子在这类学校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教育特别是接受普通高等教育,这样在找工作时就会更有竞争力,未来能够有更高的薪资待遇。同时,泰国政府部门、企业在招聘时,往往愿意招收普通高校尤其是著名大学的毕业生。由此可见,泰国社会对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存有一定的偏见。

(三)职业学校自身存有问题

其一,师资力量不强。师资力量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因为泰国职业学校的社会认同度不高,不管是在社会地位,还是薪资待遇,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都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所以职业学校很难吸引高层次人才,导致职业学校优秀师资力量匮乏。其二,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实践性的特点,决定了职业学校要有完善的教学设施设备,否则难以实现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因为资金投入不足,泰国许多职业学校硬件设备非常落后,难以满足实践教学、学生实训的需要。其三,教学模式不够完善。虽然泰国从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了很多经验,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需要脱节等,从而不利于将来就业。虽然政府相关教育部门要求改革教学模式,但实际上还不能达到要求的目标。其四,对学生管理不善。泰国是一个崇信佛教的国家,老百姓大多友善、平和、遵守规则,在街头很少见到有人争吵和打架。但是近些年来泰国媒体报道的青少年打架斗殴、在校女生怀孕新闻等越来越多,而这类事件往往发生在某些职业学校,职业学校的校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因此,只要不是特别贫困的家庭,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读职业学校。

(四)职业教育学科结构失衡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影响,泰国职业教育尚未建立起以技术性人才培养为主的学科体系,仍然是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致使人文社会学科人才过剩而技术型人才极为紧缺,这对经济顺利转型及发展具有严重的制约作用。泰国技术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是本国人力需求和人力生产不匹配造成的,教育机构根据自身的供给驱动能力进行人力生产,最终导致了失业和人力短缺。2014年,劳动部向在泰国社会保障局注册的29个工业部门的公司发放调查问卷40431份,其调查结果表明,几乎所有的关键产业(包括能源、医疗和健康服务、物流、汽车和汽车零件、电器和电子零件、橡胶产品、化工、食品和动物饲料)都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例如,对科学技术要求较高的汽车/汽车零部件和石化行业技术熟练劳动力短缺,职业和高等职业/副学位的劳动力短缺占其未满足的劳动力需求的63%和5%,这些数字与当前教育体系中毕业生的数量不匹配,只有29%的职业和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3]

(五)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泰国职业教育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积累不够。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人力资本报告》,泰国拥有14.4%的熟练劳动力,而瑞典、德国、新加坡和芬兰的工业4.0准备度高于泰国,其熟练劳动力比率为43%到55%。以这四个国家数据的平均值计算,其熟练工人的比例为48%。如果以这些国家熟练劳动力比例的平均值作为计算的基础,那么泰国工业4.0准备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熟练劳动力总数必须达到1828万人,占总人口的48%。根据泰国国家统计局调查的人口就业状况,2016年就业人数为3798万人。如果14.4%的就业人口是熟练工人,这意味着泰国现在只有547万熟练工人。因此,1281万泰国工人不得不被提升为熟练工人。这一数字既包括应届毕业生,也包括劳动力市场上的现有员工。[4]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在泰国的兴起、泰国产业转型升级,技术型人才的缺口会越来越大,致使职业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变革已成为泰国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泰国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对策

(一)打破传统教育观,树立职教强国的新型职业教育发展观

虽然泰国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但是由于传统教育观的影响,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还相当普遍,致使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对泰国经济以及国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性,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很多民众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从经济层面来讲,对职业教育的轻视,致使泰国技术劳动力严重短缺,尤其是高端技术人才匮乏,这将严重制约泰国未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因此,要推动泰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是对于政府来说,首先应该使泰国民众树立职教强国的新型职业教育发展观,让民众树立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观念,了解职业教育在促进就业、减少贫困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5]可以借鉴新加坡政府的做法,投入大量资源,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地位,并且精心策划和执行公共关系活动,改变职业教育在社会公众内心的不良形象,让泰国全社会认识到职业教育是一个有价值和受尊重的選择。只有真正树立新的职业教育发展观,才有可能进一步推动泰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扩大双轨制教育,加强职业教育的公私合作关系

德国前总理科尔曾经说过:“经过良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德国最大的资本,是德国经济稳定的保障。”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欧元区深陷衰退泥沼,高失业率尤其是年轻人高失业率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其他国家相比,德国25岁以下年轻人失业率仅为7.6%,在欧盟国家中最低。这些都主要归功于德国特有的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巴西和美国的职业学院,德国、荷兰和匈牙利的双轨制TVET体系,都是多部门集体合作致力于提高劳动力技能发展的典范。

要实现泰国工业4.0的人力资源开发目标,扩大双轨制教育意义重大。泰国唯有在职业教育领域扩大双轨制教育,加强政府、职业学校和私营企业之间的合作,才有可能解决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比如针对泰国职业学校师资不足的问题,推广双轨制教育可以让更多私营企业有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成为职业教育的老师;双轨制教育能够解决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德国、美国和新加坡的经验表明,私营部门都乐于投资职业教育,负担学生在工厂培训期间的一切费用。双轨制教育包括企业实习和在学校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从而使职业学校培养的毕业生适合企业用工的需要,进而解决泰国工业发展、产业升级中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和运营,会促使职业学校从事理论教学的老师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学习,向学生讲授符合未来职业需求的相关知识,从而确保双轨制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要有效实施双轨制教育,必须加强政府、企业、工业联合会、商业委员会、工会和职业学校等的合作。例如加强职业学校和私营企业的合作,共同制定职业教育目标和项目设计、各专业的职业标准、资格认证以及课程标准等。最为重要的是,必须让企业、工业联合会、商业委员会、工会和职业学校等泰国职业教育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长期积极参与国家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规划和实施,从而确保泰国工业4.0人力资源开发目标最终实现。

(三)完善职业教育体制,革新教学方法

泰国政府要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多重交叉的发展体制,从而更好地实现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以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衔接。政府需要关注和研究本国经济发展需求以及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将学生的职业选择与雇主需求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要与本国产业以及市场需求结合,课程标准要按企业岗位技能要求来制定,突出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本。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的做法,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学时的比例。

猜你喜欢
启示泰国职业教育
泰国的中秋节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我的泰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