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想象更快 自动驾驶出行即将成为现实?

2019-09-17 09:59郑赟方寅亮康伯涵
新能源汽车报 2019年26期
关键词:投资额受访者电动汽车

郑赟 方寅亮 康伯涵

李嘉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新生事物出现,只有5%的人知道时赶紧做,这就是机会,做早就是先机。作为未来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自动驾驶在过去两年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近日,罗兰贝格发布第五期《汽车行业颠覆性数据探测》,对新型出行方式进行分析,本报摘要刊登,以飨读者。

第五期《汽车行业颠覆性数据探测》(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17个国家的1.6万名受访者进行调研,并对消费者偏好、法律法规、基础设施、技术和行业动态五大维度的26个行业指标进行评分,预测哪些国家将率先引入自动出行,分析了全球汽车行业颠覆性变革的最新相关市场趋势。

报告指出,可持续移动出行迅速发展,大规模服务可能在五年内实现。尽管向自动驾驶出行的转型无法一蹴而就,但所有国家与利益相关方都在迅速进步。中国再次位居报告的得分排名榜首,在新型出行模式方面占据领先地位;美国、日本等国的监管正在放开,关键基础设施得到改进,投资增加,消费者对自动出行技术的接受度也保持稳定。

我们预计,长期而言,市场将出现两大变化。首先,与现有私家车相比,定制化汽车的运营成本更低、排放更少、便利性与安全性更高,因此需求也将随之提高。其次,新型汽车概念将取代传统的汽车理念。

传统的整车厂和零配件供应商必须适应这种可持续化的新型出行格局。这意味着,传统车企需要在关注定制化车辆的市场中明确自己的商业模式,识别和明确目标市场,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与潜在投资者等主体建立合作关系或将成为关键。

消费者驾驶兴趣下降

本期研究表明,消费者对技术仍保持信心与兴趣。45%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放弃自有汽车,转而使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这一类消费者的比例在城市居民中高达 50%。

消费者驾驶兴趣下降。虽然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尚未做好准备使用自动驾驶功能,但其中只有20%的受访者表示是因为想自己驾驶汽车,在两年前这一数字是40%。如今,大多数人表示,不使用自动驾驶主要是因为对技术缺乏信任。

另一积极因素是电动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瑞典和荷兰一路领先。在过去两年中,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占汽车总销量比例的增速超过三倍,2018年的电动汽车销售占比已达到4.3%。

有趣的是,电动汽车的销量与人们对汽车本身的兴趣形成了鲜明对比。总体而言,考虑购买电动汽车的人数略有减少,但一些规模较大的市场出现了明显下滑。这也许与受访者对电动汽车网络的看法相关。以中国为例,尽管电动汽车价格不断下降,公共充电网络在过去一年增长了40%,消费者仍认为价格高和缺乏充电基础设施是阻碍其购买电动汽车的主要原因。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现有交通规则尚未针对自动驾驶汽车做出规定,这是自动驾驶面临的最大障碍之一。各国正在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大多数国家都在加紧制定监管框架,除巴林和比利时外,几乎所有国家都制定了基本规则,为自动驾驶商业化做准备,英国与美国、荷兰、新加坡并驾齐驱,成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法律方面的領先国家。

法律法规的进步并未止步于交通规则的完善。对大多数城市而言,污染是主要问题,许多城市正在严格限制汽油和柴油汽车。在报告分析的221个城市中,在过去两年出台限制政策的城市比例为44%,几乎翻了一倍。

专利注册数量翻倍

2017年,风险资本投资达到高峰,超过210亿美元的风投资金流向出行公司。2018年的投资额有所减少,下降38%至130亿美元,但投资额仍远超2015年和2016年。

尽管风投对出行服务的投资额有所下降,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额却大幅提高。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汽车中起到关键控制作用,2015年以来,风险投资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额增长超过900%,到2018年高达65亿美元,占风险投资总额的一半。

对新技术的投入似乎已经有所回报。本期报告显示,在过去两年中,自动驾驶专利注册数量翻了一倍,从汽车相关专利总数的1.6%增长到3.8%。

电动化规模扩大

电动化有助自动驾驶,尽管消费者仍抱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匮乏,但2018年,公共充电网络规模出现了明显增长。充电网络仍需要实现更大规模的增长,来满足消费者的充电需求。

2017-2018年,韩国充电站的数量增长超过500%,从每100公里公路上有一个充电站增长到七个充电站,迪拜和俄罗斯的充电网络规模翻了一倍左右,意大利则增长了60%。同时,现有充电网络规模明显扩大,印度、德国和中国的增长率都在30%以上。

新车型不断涌现

2018年电动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关键因素是车型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有超过250种纯电或混合动力车型,占所有车型总数的18%,这一数字自2016年以来几乎翻了一倍。

配备先进辅助驾驶系统(甚至自动驾驶功能)的新车型不断进入市场,这一比例预计将会进一步上升。本期研究对领英个人资料的分析显示,出行或自动驾驶领域的全职员工人数增加了29%,达到6.5万多人。由于数家公司近期宣布加大研发投入,相关领域的员工人数预计将进一步增长。

猜你喜欢
投资额受访者电动汽车
认识亚健康
“民生清单”承载幸福期待
基于无桥隔离SEPIC转换器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新加坡本地金融科技企业2020年上半年吸引投资额4.62亿元
房价还会涨吗?
2020年北京私家电动汽车将基本“一车一桩”
北汽电动汽车登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