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抗灾现场当作初心“考场”

2019-09-18 01:30安佳璐通讯员洪洁
浙江共产党员 2019年9期
关键词:临海市临海救灾

本刊记者/安佳璐 通讯员/洪洁

临海市括苍镇农办主任程卫斌冒着随时可能被洪水吞噬的危险,奋不顾身腰系绳索,深入坝脚填堵缺口

临海!临海!超强台风“利奇马”让这座千年古城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快点,再快点,这是一场责任与担当的考验。在严峻考验面前,临海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携手坚守在风雨中,用逆风而行的身影点亮了整座城。

风里雨里,我们一直在一起

台风警报就是命令!

8月9日,“利奇马”携风裹雨,来势凶猛,临海市委组织部迅速下发《关于在防台抗台中勇于担当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通知》,发出了防御台风、抗灾救灾的动员令。市四套班子领导奔赴一线,乡镇干部全部下沉到村,628个村和34个社区全部成立抗台小分队,始终奋战在抗台救灾最前线,在险情前面迅速拉起了“红色防护网”。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坚强堡垒。

临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18 名ICU 重症患者或许永远也不知道,他们曾经命悬一线。8月10日晚,洪水危及第一人民医院地下设备层,全院面临着断水断电断氧的风险。“装沙袋,堵入口!”在这关键时刻,党委书记罗子华当机立断,带领行政支部25名党员连夜奋战,全力保住了地下设备层。确保全院医疗设备正常使用。留守抗台的近180 名医护人员彻夜守护整栋大楼,用坚强的躯体守护着706名住院患者,谱写了一曲生命至上的忠诚乐章。

冲锋在前,救灾一线践“初心”

“必须将村民全部安全转移!”9日深夜,风雨肆虐,括苍镇作为全省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洪水如猛兽般直冲方溪村。时间就是生命!灾情面前,党员领导靠前指挥,机关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由党员程卫斌等人组成的突击队冒着生命危险挨家挨户开展转移工作,终于在第二天凌晨将全村191名村民全部转移到安置点。一位得到援救的阿婆说:“本来不想撤,总以为经历的台风多了,每次都安全,这次台风来也会不要紧。可是到后来想撤已经撤不了了,这些党员干部真的是拿他们命救我们的命!”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在涌泉镇,兰田村驻村干部童长献不顾腿部伤势,咬着牙拄着拐杖在雨水中游走了近8个小时,转移危旧房户与孤寡老人25户,最终累倒在一户群众家门口。在大田街道,临海市交通警察大队大田中队中队长罗众志带队奔赴救灾现场时,发现一小孩在洪水中紧抱红绿灯杆哭喊救命,不假思索地跳下铲车游到杆旁,将小孩安全救起。

“我是党员我带头”,一大批党员干部临危不惧、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在风最疾、雨最大、水最深的关键时刻冲锋陷阵,以自身“风险指数”换来群众“安全指数”。

水来了、电有了、网通了、路畅了

干净的校园、明亮的教室、整齐的桌椅,孩子们认真地听着老师讲课……9月2日,走进曾在台风中受淹2 米多深的临海市古城小学,孩子们的琅琅书声阵阵传来,校园已重现往日生机,如期顺利开学。

这是临海灾后恢复的一个缩影。

争分夺秒,全员下沉。在防台救灾已经连续作战三天三夜的情况下,该市19个镇(街道)、80多个部门300多个机关党组织的党员干部继续奋战6天6夜,深入联系网格,开展路障清理、疏通积水,清扫淤泥和生活垃圾等工作,坚决打赢生活环境恢复、交通秩序恢复等9场大会战。

“把灾后重建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起来,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协同作战,用重建工作来检验主题教育成效。”洪水退去,临海市结合“三服务”活动,扎实开展“万名党员干部大走访”活动,迅速组织骨干力量深入灾区参与重建,第一时间恢复生产生活。目前,已完成对76.3万受灾群众、1476 家受灾企业和全部在建工程的走访工作。

水来了、电有了、网通了、路畅了。一位市民说:“强台风是面镜子,照出了临海党员干部坚如磐石的责任担当!”

党员干部转移受困群众

志愿者支援古城灾后重建,从天黑工作到了天亮

志愿者支援古城灾后重建

猜你喜欢
临海市临海救灾
临海市白水洋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临海市古城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应急救灾工作的“侦察精兵”
临海余丰里民宿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救灾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临海不完全折腾指南
临海市中小学教师作品选登
剪纸作品
临海变“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