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境》

2019-09-18 02:45庞忠仁李雪萍
艺术科技 2019年11期

庞忠仁 李雪萍

摘 要:随着手机网络媒体应用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手机网络对时间的不断吞噬导致一部分群体一旦离开手机就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甚至导致一部分群体沉迷于网络社交却将这种半封闭的虚拟社交误以为自己的社交状态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结果。针对手机依赖症导致的社交孤独感这一社会现象,本文对MG动画的艺术表现手法进行设计研讨,以期通过动态视效设计引发人们对手机依赖症和社交孤独感的思考和反省。

关键词:MG动态视效设计;社交孤独感;手机依赖症

0 前言

随着手机网络媒体应用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可知,截至2018年年中,我国手机用户总数已经高达15.1亿户。对此,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无论是在餐厅还是路边,双眼只盯屏幕的人随处可见。手机网络对时间的不断吞噬导致一部分群体一旦离开手机就表现出焦躁不安的情绪甚至导致一部分群体沉迷于网络社交却将这种半封闭的虚拟社交误以为自己的社交状态是一种令人满意的结果。长此以往,个体就会陷入孤独和依赖的恶性循环,内心开始变得越来越封闭。

MG动画作为一种运动图形动画,它遵循平面设计的规则,构成和色彩的运用是MG动画艺术的基本构架元素。在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持下,利用传统动画的制作规律和手段将抽象复杂的信息具象化,大大降低了媒体信息的传播成本使信息传达更迅速简洁,在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的同时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短时长与简洁有趣的画风更易引发受众的关注和讨论。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手机依赖症导致的社交孤独感这一社会现象,探究如何借助MG动画的表现方式将抽象的心理特征以最为直观的形式进行展现,以期通过动态视效设计,引发人们对手机依赖症和社交孤独感的思考和反省。

1 关于社交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症

早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家Kraut的研究发现,人们使用网络会增加孤独感,在使用网络的1~2年时间里,人们的快乐感以及与社会的连接感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2016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Moira Burke研究发现,只有接受私人层面的沟通内容才会有利于孤独感的减轻甚至是幸福感的提升。芝加哥大学的John Cacioppo分析不同的社交方式对人的影响时,发现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比例越高,它的孤独感就越低,反之亦然。在现实生活中当无话可说或者社交人际关系与社交需求发生不平衡时,大部分人会选择使用更便捷的手机网络,并沉迷于精心设计一个形象以期望避免现实中偶然的小尴尬。与此同时,人们在社交网络上能看到的也只有他人精心设计的所谓完美形象,在不自觉的比较中使自己陷入焦躁甚至失落的循环,继而产生孤独感。由此可见,隔着屏幕的社交活动早已不能让人产生真正的幸福感,更不能满足原本期盼的社交需求,反而越是依赖手机网络,孤独感越强烈。

关于手机依赖症的定义,目前尚有争议,现将手机依赖界定为当个体反复多次使用手机成为一种习惯,进而进入一种着迷的状态。个体会因为这种依赖感发生比较明显的情绪行为改变。针对手机依赖是否是一种心理疾病,不同的研究者看法也不尽相同:一方认为手机依赖的产生已经是以成瘾为基础的,个体会因此产生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感;另一方则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社会现象,手机是人们依赖此进行持续短信息互动的工具,适用人群会对此产生强烈的需求感。更多的研究也表明,手机依赖是为了逃避,孤独感直接作用使得人们使用手机依赖。欲干预手机依赖这一现状,可以从降低孤独感入手。手机依赖程度与孤独感强弱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正相关。由上述可知,手机依赖与孤独感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明显,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作用。

2 关于MG动态视效设计

关于MG动态视效概念的提出,有专家认为是美国著名动画家约翰·惠特尼最先运用了Motion Graphic这个词汇。后来美国艺术家马特·弗朗茨对Motion Graphic作了这样的定义:为了区分它与传动影视动画,将其定义为基于时间变化的、非叙述性、非具象化的视觉设计。[1]主要表现形式有人物动画、平面二维图形动画、三维扁平模型3种形式。它将平面的东西动态化,并搭配一个场景空间重新定义设计元素使其具有新的生命。它比一般视频更简约,比枯燥的长篇文字更生动,比声音更具体形象,比平面图形更有动感。一部完整的MG动画既要包括完整有序的分镜头运用,也要有合理的配音配乐效果。分镜头主要展现动画要表达的内容、镜头之间的衔接要保证流畅,以满足观众的良好的视觉体验。音效对于图形运动的速度和动画内容的节奏也是至关重要的。

MG动态视效作为一种灵活的设计表现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相比传统动画拍摄视频及其后期合成制作的工作量和复杂程度,MG动画从剧本创作、动画制作、后期合成制作周期和成本相对低很多。其次,因其时长较短,更易通过社交网络动态传播,即时受到关注且能在短时间内向观众传达信息。第三,表现形式不受拘束,具有多种不同的风格,能与各种艺术形式相结合。

3 表现社交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症的MG动态视效设计流程

一部完整的MG动态视效短片的呈现应该包括剧本创作、动画制作、后期合成3个环节。具体可划分为文字剧本设计、文字分镜设计,画面分镜设计、人物形象设计、场景设计以及配音配乐。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前期剧本是决定视效内容的关键,在剧情剧本完成之后就可以对分镜头分析以确定动画的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特征。

3.1 前期剧本创作

以《孤境》为题将手机依赖者的典型行为特征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主人公设定为短发女性形象(如图1),更为细腻敏感的心思在情感上更能引起共鸣。剧情主要场景围绕主人公从早到晚的行为展开叙述,时间轴从晨起铃声开始,铃声响过之后,主人公便拿起手机,一整天不管是闲暇、娱乐还是工作总是机不离身,而身边每个人也都抱着手机从日出走到日落。然后设定一个聚会的场景,自由设定多个人物形象(如图2),场景内容为主人公参加聚会尝试融入朋友们的交谈中,以使自己不会显得太过突兀,却发现无话可说,这时候手机俨然成为避免尴尬的重要工具,可随之而来的却是人与人之间更加疏离淡漠,被隔离在人群之外。落寞使一群人的聚餐变成了一个人的孤单。

3.2 剧本分镜设计

动画场景的镜头中,第一个镜头色调以黑白为主,表现主人公清早还未清醒,铃响之后,眼睛睁开就是手机,配音配乐使用手机铃声以及消息提示音(如图3)。第二个分镜头设定为手机不离身消耗了一整天后,主人公因失落游离在街道上,却不得不用手机掩饰自己孤身一人的尴尬。场景设计没有选择传统的街边店铺或其他建筑物,而是以街道为基础,将路边商店等替换为带有手机应用标志的形象,借以表示即便只是为了掩饰尴尬而拿起手机,却因手机社交或者手机购物而再次沉迷于手机网络(如图4)。

随后第三个分镜头切换到聚会场景,主人公在聚会时试图融入集体,后来逐渐发现自己并不能真正地加入朋友的交谈中。此时,主人公内心的疏离感通过画面及人物形象色调由高明度转为灰色调并辅以音效来表现(图5)。最后的镜头是随着画面越来越黯淡,主人公跌进孤独的漩涡越陷越深,在一片黑暗的混沌之中她幡然醒悟,虚拟的社交会给人带来一时的快感,却不能成为人们的长期依赖,于是决定克服手机依赖症,努力融入真实的现实生活。

4 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MG动态视效设计是一帧一帧的艺术,它是一种全新的叙事形式。它通过扁平化的图形元素在短时间内表达出大量的信息,并运用丰富的强有力的视觉符号使观众即时捕捉到它要表达的意义和内涵。通过MG动态视效设計实践和运用,本文希望呼吁更多群体关注和克服社交孤独感与手机依赖症。

参考文献:

[1] 吴利德.论motion graphic动画的表现特征[D].南昌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