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019-09-18 05:17张艳
课外语文·中 2019年8期
关键词:统编版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张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开展,教育教学更加重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而想要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教材作为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必须在准确把握教材特点以及内容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地优化教学实践。在这一教育现实情况下,国家针对教材使用进行了统一的编写。也就是由教育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受到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从2017年9月开始投入使用,所以如何才能用好部编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是当前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环节。对此,本文就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能够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积极的参考价值,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特点;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于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国家教育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为更好地落实语文目标,统编版语文教材的推广使用,充分地体现出了国家的意志,和以往的语文教材相比,统编版语文教材立意高、选文更加精且编排也更加美,不仅能够有效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还令语文教育工作者耳目一新。强化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使用效果,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是进一步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而想要有效地使用统编版教材,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优化教学实践,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针对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进行探究分析,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采用了双线组织阅读单元的编排方式,一方面按照内容主题作为组织单元,另一方面则是按照语文素养作为编排依据,例如语文素养所必须具备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由浅及深、由易到难地反映在各个单元的联系当中。尤其是语文素养的培养安排上,上下册之间实现了完美的对接和有效的提升,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而言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在识字与写字上

总的来讲,在识字与写字上,统编版教材的编写遵循的原则仍然是识写分流、多认少写,但是也有着较多的不同之处,识字教学更加具象化,充分体现了汉字的韵味。在一年级的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总共有8篇集中识字的课文,且其表现形式十分的多元化,既有现代的儿童儿歌形式,又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蕴含丰富且厚重传统文化的改编选文,对于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掌握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后面的传统文化的改编选文,不仅承载着学生学习的生字,同时还极大地传播、弘扬了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小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塑造。例如,《姓氏歌》和《人之初》是对我国传统私塾蒙学教材《百家姓》和《三字经》的改变,有着很强的文化韵味。因此,教师在实际的识字教学过程中,要积极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并充分地彰显出我国传统文化的底蕴。例如,在《春夏秋冬》这一看图识字的教学内容编排上,就以传统文化中的扇形图画作为呈现手段,且词语和短语的应用也是充分地体现了传统蒙学读物朗朗上口、语言典雅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识记字形,并强化学生对汉语言文化之美的感受。

(二)在朗读教学上,训练更加丰富化,重视学生语感能力的提升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在朗读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有了明显的改变,在要求上,要引导学生读准全文字音,注重标点的停顿,要能够分角色朗读课文。首先,针对感叹号句子的朗读指导,其次,以读好长句,来训练语法的停顿和语意停顿。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课文教学中,其中“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如果句子当中没有语意停顿,那么是读不好这一句话的。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不可以有计划地开展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训练,先以自身的示范做引导,再引导学生在停顿符号的帮助下,自主进行练习,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在对句子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停顿判断。另外,就是读好对话,以对话的形式分角色训练,如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中,就要求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训练,最后让学生根据前后文的插图进行猜字读文。

(三)在阅读教学上,重视语言理解及其运用能力的提升

首先,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统编版语文教材,从低年级阶段就重视学生阅读方法、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材上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写边圈圈画画的要求”,而在统编版则增加了找出课文中信息,并根据信息做简单判断的要求。其次,在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编写上,重视学生结合阅读理解能力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也就是强化学生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最后,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的存在,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一大创新之举,其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尤其是对课外阅读的导向作用,重视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让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善于并乐于分享自己的书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教科书上呈现的童谣和儿歌,以此为例,培养激发小学生对此类读物的阅读兴趣。拓展其阅读视野,增加其知识积累和见识。

二、结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特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总体而言,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主要涵盖了三个方面,首先就是重视立德树人,其次是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再次是强调阅读体系的构建。统编版教材的选文,重视经典型和多样化,文质兼美,涵盖丰富而厚重的傳统优秀中华文化。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应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开展教学时,自身必须准确地掌握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其语文素养。

首先,教材重视立德树人,所以教师要有力地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从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来看,不管是识字环节还是阅读环节,都是十分关注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而这些对于学生道德素质以及健全人格的塑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加以足够的重视,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例如在第一册的语文教材中,开篇阶段,也就是《我上学了》,以精美的图画、56个民族的大团结及各民族服饰和帽饰深深地吸引着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并联系生活实际,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强化爱国教育,增强其民族自豪感等等。其次,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积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不断地感受新知,并帮助学生在实践经历中逐渐提升语文技能和人文素养,所以,教师必须加以重视。最后,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增强学生文化积淀。统编版语文教材已经将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当中,如“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存在,作为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并强化指导能力,为学生选择合适的绘本、图书等,通过家校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客观、准确地认识并把握统编版语文教材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把握统编教材特点,有效提升语文素养[J].语文建设,2018(4).

[2]虞伟丽.把握部编版教材特点培养语文核心素养[J].内蒙古教育·科研版,2017(5).

猜你喜欢
统编版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共在理念视域下的小学低段悦纳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谈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整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启示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