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州木雕装饰艺术探析

2019-09-18 18:24陈改花
美术界 2019年9期
关键词:徽州木雕装饰

陈改花

【摘要】明清徽州木雕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也是古徽州地区著名的“三雕”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本文从形成背景、使用范围、表现手法、内容题材等方面對其进行研究分析,充分挖掘明清徽州木雕的美学价值,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木雕;徽州;建筑;装饰

古代徽州地处今天的安徽南部,与江西和浙江两省交界,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古建筑,为我们留下大量的雕刻遗存,分布在古徽州所管辖的绩溪、婺源、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等地。在木、砖、石雕的三雕艺术中,木雕数量繁多、题材丰富、内容涉猎广泛,其装饰之美灿烂夺目,令人叹服。

一、明清徽州木雕的形成背景

中国古代雕刻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和组成部分,也是最能够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形成众多具有地域特色和装饰特点的雕刻作品,古徽州木雕艺术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其存世之多、形式之美、品种之多、内容之丰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建筑和家具等是徽州木雕艺术所依附的实体,其装饰性特点也成为徽州民居建筑、家具等的重要特色。在明清时期严格的等级限制之下,属于庶民的徽商无法在徽州建造大体量、高等级的建筑。所以当时徽商即便财力雄厚,所居房屋不能超过三间五架,不许使用斗拱和彩色装饰。徽商只能以极具装饰的建筑雕刻来实现“显贵”效果,加之徽州山多树多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贾而好儒的人文环境,徽州木雕得以蓬勃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明清徽州木雕装饰效果。

徽州文化是以程朱理学、江戴朴学、新安教育、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篆刻、徽派刻书、徽派版画、徽州戏曲、徽派建筑以及众多的地方民俗风情等发展而来,体系完整,内容丰富,特点鲜明。明清徽州木雕作为其中一部分,也深受其地域文化的影响,其题材和内容深刻的反映徽州人民的喜好和审美趣味,大量作品带有明确的世俗审美趣味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民间色彩。雕刻在古徽州地区官屋私宅中运用广泛,尤其在因商致富的大户宅邸中大量运用。砖雕、石雕主要用于建筑外观等室外区域,木雕主要用于建筑物内部,其中木雕所占比重最大,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多样、技艺精湛,艺术价值也最高。徽州木雕装饰于宋代发端,鼎盛于明清时期,兴盛时间长达三百多年,为我们留下了众多艺术珍品。

二、明清徽州木雕的使用范围

徽州木雕并不是单纯的欣赏品,往往和建筑构件、家具陈设等实用功能结合在一起。徽州民居建筑外观虽然看起来简洁朴素,但是建筑内部的装饰性和美观性特征非常突出,它不像同时期北方皇家或官方建筑那样更重视使用彩画进行室内装饰,而是以木质雕刻作为室内装饰的主导,不管富商巨贾还是一般之家都是如此,具有显著的地域特色。从使用范围上来看,徽州木雕主要用于建筑构件及陈设家具装饰两个部分,在建筑构件中的运用又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建筑的承重部分,如梁架、额枋、雀替、托脚等,即所谓的“大木雕”;其二是建筑的辅助部分,如檐口、天井周边、挂络、门窗及栏杆等,即“小木雕”。由于徽州建筑多为内向型封闭性布局,厅堂及所对应的天井区域作为居住建筑的主要对外空间,汇聚了大量木雕作品,是建筑中木雕最为丰富精彩的部分,以此彰显家庭的财力和地位。

黄山市黟县宏村清代承志堂的木雕是徽州木雕中的杰出代表,其木雕主题突出、人物众多、场面宏大、雕工精美、富丽堂皇且保存完好。承志堂为盐商汪定贵咸丰年间所建的多进私宅,厅堂宽敞,装饰奢华。梁枋采用直径约40厘米的横梁,其每一件梁枋木雕都是具有明确主题的大场面作品,多个天井周边雕刻有“百子闹元宵”“唐肃公宴请”“郭子仪上寿”等大场面的人物故事,精彩华丽而吉祥。雕刻手法采用镂空雕和半圆雕手法表现,其他建筑构件如横梁、雀替、栏板、门扇等都施以精美的木雕,并用朱漆金箔饰面,不计工本,穷其心智,雕梁画栋,体现了徽州木雕的最高水平,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除此之外,木雕还广泛的用在徽州地区室内家具陈设上。民众日常使用的桌椅床案都或多或少的显示出木雕的运用,一般都采用浮雕的表现手法,层次分明。徽州当地人有在成家时,总要有置办一套精雕细琢的木雕家具的风俗。在家具中使用木雕装饰最多的就是床和衣橱,其中尤其重视床的制作,满顶床最能代表当时家具的木雕技艺和制作水平,也是名副其实的“房中房”。床一般采用朱漆外饰,木雕外饰涂金效果,富丽堂皇。例如屯溪程式三宅中的明代满顶床,这是一家开典当铺而致富商人之家,其存世的满顶床虽然没有后期的清代时期的华美富丽,但已经显示出这种趋向,满饰精美木雕,外饰使用朱漆和涂金效果,经过几百年存世依然熠熠生辉。

三、明清徽州木雕的表现手法

明初徽州木雕的发展已具规模,但当时民居室内建设重功能而轻装饰,雕刻风格拙朴粗犷,以平面浅浮雕、平雕手法为主,雕刻空间层次也较少,体现了当时务实的审美导向。明中叶尤其到了清代乾嘉时期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生活日益奢靡,攀比和炫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在装饰上没有节制,风格也向精雕细刻过渡,大量使用镂空雕和涂金效果,连承重木梁上也施以雕刻,细腻繁复,穷尽华丽。这时期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其内容和手法因不同的建筑部位而相异。加上徽州地区山地林木资源丰富,可供雕刻材料数量、种类非常充足,为雕刻发展提供了必要物质保证,使用的木材以柏、梓、椿、楠、枫、白果、香榧等为主,既能经久耐用,又具有较强的建筑承重能力。木材较砖石而言更易于加工,雕刻刀法更为细腻,雕刻手法汇聚了深浅浮雕、圆雕、透雕凹雕、线刻多层雕等各种技法,木质家具也日趋使用朱漆和涂金的色彩,营造喜庆、华贵、富丽的效果。

明代时期,徽州木雕一般不饰油漆,仅修以桐油,一是因为明初官府禁止民间建筑设色,二是桐油能起到防腐功效,又可充分展示了木材本色的柔和美和木纹自然美的作用,风格较为素朴大方,这种风格外饰一直延续到今天,当地人称为“清水雕”,如黟县卢村清代志诚堂以满饰木雕而被称为“木雕楼”,其大量精美木雕仅修以桐油。

到了清代,徽州商人随着资本的增加,在生活消费上也极尽奢侈,审美导向发生了转变,一些木雕使用朱漆涂金手法,金光灿灿,营造富丽华美的室内效果。当地绘画艺术发达,许多徽州工匠熟悉绘画,新安画派和徽州版画对徽州雕刻艺术产生重要影响,当时一些画家如丁云鹏、查士标、李流芳等也参与到木雕创作中来,使徽州木雕的图示具有较强的绘画性特点。在雕刻中运用散点透视的表现方法,和中国画透视方法是一致的,从正面观赏效果最佳。加之徽州自古“邑中多巧匠”,兼通数艺,以师徒传授、父子相传的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把平面的雕刻拓展成立体的三维效果,在有限的材料内体现出更深的空间层次,地面采用由外向内倾斜的雕刻方式,使雕刻具有更好的观赏效果。由此“程式化”和“世俗化”的徽州木雕艺术得到蓬勃发展。

四、明清徽州木雕的内容题材

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程朱理学对徽州木雕影响很深,形成严格的宗族制度和道德伦理规范,加之徽商经济实力雄厚且“贾而好儒”,像三纲五常和三从四德等封建伦理观得到充分体现,随之成为徽州木雕艺术所反映的主题思想,形成了徽州民居建筑装饰艺术的精神内核。其内容题材也由简单的花卉动物发展到复杂的山水花鸟鱼虫、博古八宝、文字、回纹、戏文故事以及民间流传的人物历史典故等多样性题材,具有寓教于图的教化作用,这些不同的题材内容反映着不同的主题观念和文化意涵,也成为建筑物主人的经济实力、文化品位的外在表现,其内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求吉避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民间美术作品中长盛不衰的主题,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与期盼,徽州人也不例外,体现了一种最为真挚朴素的愿望,并且这种诉求呈现出程式化、符号化、概念化的趋势。此种题材在徽州木雕中有大量体现,吉祥追求在木雕楹联、陈设装饰中得到充分体现,例如徽州木雕的常见题材“暗八仙”就是借助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八仙手持的八种法器被赋予驱邪禳灾的功能和法力,还有一些动物或符号如麒麟、仙鹤、公鸡、宝剑、太极、盘长等都表达了类似的愿望。通过一定图形或符号来表达驱邪避凶的诉求。

儒家的伦理道德、忠孝节义是徽州木雕的又一主要内容,如“二十四孝”“忠孝节义”“太师少师”等,反映出儒家思想中“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的文化传统,也有许多内容取自戏曲故事,如“苏武牧羊”“赵氏孤儿”等;还有很多反映对金榜题名的题材,如“寒窗苦读”“连中三元”“五子登科”“马上封侯”等,这种寓教于图的方式使徽州人从小就耳濡目染,接受和遵循封建社会价值观,也促使当地文人和高官辈出。

在徽州木雕中,追求人丁兴旺和延年益寿的题材也经常出现。其中承志堂的“百子闹元宵”“郭子仪上寿”最为典型,其他地方的“九世同居”“麒麟送子”“百子图”“莲生贵子”“麻姑献寿”“鹤鹿同春”等都体现了对生命和生存状态的追求。

崇尚高士圣贤的品格及超脱生活方式也是徽州木雕中常见的表现题材,如“渔樵耕读”“竹林七贤”“梅兰竹菊”“琴棋书画”“四爱图”等,说明了徽州人的辛劳及经商常年漂泊在外的生活状态,更向往一种高雅、隐逸、超脱的情怀诉求。

徽州地区多山地,耕地和所产粮食不足而被迫从事经商贱业,后因经商而发家致富,职业特性注定了其求财愿望,这在木雕中得到体现,如“刘海戏金蟾”“范蠡致富”“金玉满堂”等,还有一些被称为“元宝梁”的梁架设计,装饰中充满了商业气息。

结语

明清徽州木雕装饰艺术以强烈的地域特色、乡土气息、寓教于图的特征成为我国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这种特色的形成归根到底是受到了当地的自然条件、文化传统、民风民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独具特色的明清徽州木雕装饰艺术是通过世代传承在时间维度上纵向延伸的文化形式,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徽州木雕装饰艺术的传承一方面应当完整保留文化的历史信息,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坚持活态传承的原则,将徽州木雕的表现形式与当下建筑装饰设计结合,展现时代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貌,同时更好地弘扬优秀傳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洋,周健.中国室内设计历史图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张国标.徽州木雕艺术[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88.

[3]程波涛.明清徽州建筑雕饰的意象构成模式与文化解析[J].学术界,2011(5).

[4]汪森强.走进老房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5]汪双武.宏村西递[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

[6]单德启.中国民居[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徽州木雕装饰
无梦到徽州
徽州人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DIY装饰沙漏
木雕鱼
DIY节日装饰家
走徽州
木雕创作随想
自然形木雕
东阳木雕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