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情绪调节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设计与实施

2019-09-20 08:16聂永欣
时代人物 2019年26期
关键词:高职生卡片团体

□文|聂永欣

(作者单位: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情绪和情感是心理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人们的一切活动中。高职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高潮阶段,有着丰富、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体验。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能使其精神振奋,激发学习热情,而且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情绪调节的定义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依据情绪的不同特点,情绪调节可分为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和增强调节。修正调节主要指对负性情绪进行调整和修正,如降低焦虑的强度使之恢复平静。维持调节主要指人们主动地维持对自己有益的正面情绪,如兴趣、快乐等。增强调节指对情绪进行积极的干预,如对抑郁症的干预等。

本文所指高职生情绪调节是指良好调节、修正调节与维持调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提升高职生修正调节能力与维持调节能力,使学生的情绪、认知与行为达到协调。

情绪调节对高职生的意义

弗洛伊德曾说,学习掌握自己的情绪,是成为文明人的基础。一个人格成熟的高职生懂得适时调控自己的情绪,行为举止得体,表现出良好的素质和精神面貌。反之,情绪失控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高职生及早学会正确理解、表达和调控情绪,对其工作拓展、人际适应等方面均有积极影响。较好的情绪调控能力,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激发高职生的学习热情、好奇心,推动高职生趋向学习目标,自觉学习,挖掘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在面对不良情绪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更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生活。

高职生情绪调节团体心理辅导的设计与实施

高职生情绪调节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高职生的情绪困扰常常是人际关系问题引起的,当他们陷于情绪困扰,又不善于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系统时,团体心理辅导为他们创建了一个安全、温暖的团体氛围,在团体中他们通过与成员的互动与交流,观察、体验、学习,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学习理解别人,学习合理的情绪调节方式,特别是培养自己健康积极的情绪。高职生情绪调节的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情绪调节方法,学会对负性情绪的调整和修正的方法,积极主动维护自己的正面情绪,增强情绪调节能力。

高职生情绪调节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高职生情绪调节的团体心理辅导分六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三个活动,活动时间为90分钟左右,下面介绍部分活动。

高职生情绪调节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观察与体会。对成员的活动表现观察与分析。活动过程中,不同角色使成员表现出了不同的行为特征,他们有的收放自如,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活动;有的比较羞涩腼腆,喜欢写下自己的想法,乐于参与活动;有的似乎对他人心存戒备,不愿发言;有的喜欢表达,却言不达意,活动时不遵守规则等。如在“信任之旅”活动中,一些“ 盲人”和他们的“ 救助者”配合比较默契,顺利地完成任务。但也有“盲人”表现出对他人信任度较低,行动比较迟缓。有些“救助者”觉得自己熟悉场景,觉得没什么困难,自信地带着“盲人”行走,未考虑 “盲人”的实际情况,结果摔倒,使“盲人”降低了对“救助者”的信任感,后面的行走变得犹豫和困难。

单元名称 活动名称 活动目的相见容易 有缘相识 通过活动成员体会参与活动的乐趣。 成员相互认识,建立互动关系。活动程序单元一:将全体成员分组,每组发注明某种情绪或情境的卡片,每位成员独自思考如何将卡片上的情绪或对情境的情绪用动作表达出来。每组代表表演,未表演者注意自己对其所想的表达方式,表演完讨论活动心得。单元三:学会管理情绪认识情绪 我演你猜 认识情绪及其发生的情境。了解对同一事件,每个人感觉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辅导者要求每位成员到场地中央的盒子里选取一张自己喜欢的卡片。根据自己所选卡片的颜色与形状,寻找与自己图形契合的成员。找到后围坐一起,相互介绍自己,通过交谈找出大家共同点,交流分享.单元二: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了解“事件”“想法”“情绪”三者之间的关系。了准备好最近一周“快乐”、“悲伤”时发生的事件和想法的记录。将记录与其他成员分享。辅导者列出问题,让成员根据自己的记录思考:成员发言,说说思考后的想法和感受。单元四:学会宣泄不良情绪好人与坏人了解如何宣泄自卑情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 使成员更能接纳自己。每次请各组成员进行此活动。成员抽出一张卡片,若为正向卡片就前进一格,如抽到负向卡片,则不管其前进多少格,都必须再回到起点。辅导员组织成员讨论这个活动的相关问题。单元五:学会与人沟通 信任之旅两人一组,其他组旁观,可互相讨论,交流感受。蒙上A眼,B搀扶A,领着走过一段有障碍的路程。AB之间不能有任何语言交流。围观者可出言误导。AB 互换角色,重新体验。辅导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角色互换再次体验。团体成员交流作为盲人的体会、作为救助者的体会。单元六:通过活动中角色的体验,让成员理解朋友间他助与自助同等重要。让成员感受朋友间信任与被信任。别亦难 珍重再见 回顾与总结此次活动的得失体会,结束团体 辅导者带领成员回顾团体的每次活动,展示相关照片或视频,所有成员分享收获体会,如印象最深刻的活动、对自己最有帮助的活动等等。辅导者发下卡片,每位成员写下对其他人的反馈与祝福。结束本团体。

成员的活动分享。每次活动结束后的分享阶段,成员纷纷发表活动感言。有的真实表达了活动中的感受和体会,对活动安排的意见以及对活动的感悟;有的深刻领会了活动的意义,积极发言;有的不愿表达自己,不愿与成员分享活动体会等,总体上,多数成员愿意分享在活动中的所感、所思、所想。笔者通过分析成员的感言,发现成员认知观念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有成员发表感言说,以前他认为人应独立生活,不依赖任何人,但是活动后他发现人有时也需要别人帮助,以后会多和同学交流;有成员发表感言说他父母曾告诉他,人与人的关系就是相互利用,通过这次活动,他觉得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单纯的利用关系,大多数人愿意真诚无私地帮助别人。

笔者在活动中观察到有个别成员在活动中表现出了独特的行为特征。有的独断专行,不听从安排;有的喜欢在团体中充当领导者;有的喜欢单独行动,不愿与他人合作;有的喜欢独揽任务,不信任他人等。如在“信任之旅”活动中,有一成员自始至终都在试图自己探索路线,不配合“救助者”的指导;还有成员不管“救助者”怎么暗示引导都非常小心,行走缓慢。笔者认为对于这样的成员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在活动分享过程中应鼓励其发表感言,了解其活动中特殊表现的原因,同时也可考查“盲行”活动的效果。通过以上观察,笔者认为在团体活动中,除了要观察成员共同的行为特征外,也要注意个别现象。如果观察的问题在团体心理辅导中不能解决,可利用个别辅导形式,帮助他们完善自己。

高职生情绪调节团体心理辅导的结果。相同的体验增强了团体成员彼此的认同感。活动前许多成员认为某些情绪体验是自己独有的。活动中他们惊异地发现,许多人拥有类似的想法和体验。大家有共同的情感体验,增强了成员的认同感,增强了团体的凝聚力。

活动过程中的互助让成员们感受到了彼此的关心。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成员体验着他人的帮助,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心里充满着感动,由感受别人的爱而产生对他人的爱,成员间在团体活动中产生彼此认同,感受到自己是团体的一部分。一些成员一直觉得自己不被周围人的关注,但是活动中他感受到了不是很熟悉的成员对他的悉心照顾,增强了他们的集体归属感。

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培养成员们的合作意识。团体心理辅导比起个别心理辅导,节省了心理辅导的资源,使高职生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合作。平常在学校生活中偶尔的不愉快在合作中荡然无存,以往有过摩擦的学生相视而笑,大家的关系在活动中拉近了,团体的凝聚力也在活动中增强了。

猜你喜欢
高职生卡片团体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国队获第59届IMO团体总分第三名
一张卡片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