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高水平职业教育发展优质专业群武汉市建设学校专业建设纪实

2019-09-20 06:44钱清张红斌
中华建设 2019年9期
关键词:校企实训职业

钱清 张红斌

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也是衡量一所职业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一直以来,武汉市建设学校始终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把创建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作为学校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形成了以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工程造价4个核心专业为主的优质专业,为湖北省、武汉市建筑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为湖北省打造建筑业强省做出了突出贡献。

升旗

因时而动,打造核心专业

根据学校制定的《2016-2020年专业建设五年规划》,明确了专业建设发展的基本要求、建设内涵及目标,并开展了相关培训;以每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为抓手,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如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专业推行现代学徒制改革,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核心课程、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参与质量评价,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同时,学校也发布了各专业课程建设标准、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课程内容分析方法、标准格式、标准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等,以示范校课程建设为引领,为课程标准的修订和课程建设指明了路径。

学校面向湖北省武汉市建筑专业群的建筑施工、工程造价、市政施工、建筑装饰等技术产业设置专业,通过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各专业总体适应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及实际需求,对接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满足产业职业岗位需求。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建筑工程专业群实现产教融合、一体化育人,校企共建培训中心。课程体系设置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纳入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符合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人才培养规律。开展了专业动态调整,鉴于市政工程施工和道路桥梁施工专业的部分重复性,淘汰了道路桥梁施工专业,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了部分课程及内容。近年来,学校积极服务行业、企业,大力开展职后培训、送教等,累计培训企业员工40219人次。在国家、省市级以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6人次;各专业分别在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社会服务、学徒制改革等方面呈现出亮点和特色。

因材施教,打造特色专业课程

近年来,学校大力推广信息化教学,建设共享型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骨干专业建成专业核心课程上网,上传教学课件、视频、习题库等资料,形成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实施交互型自助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专业教学资源校内共享;每个专业将陆续建设具有时效性和专业针对性强的核心课程数字教学资源,满足教学和学生成长的需要。

武汉建校依托示范校建设经验,联合企业不断完善专业课程标准,内容对接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建立了教材开发和选用制度,注重选用中职规划教材和联合开发专业实践教材;建设一批优质的专业课程教学资源,虚拟的、仿真的实训教学项目;教学改革最突出的成效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各专业分别在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改革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学校为各专业配备专业带头人,带头人能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指导专业建设和改革,一部分在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学校生师比为14.8∶1教师职称结构在逐年改善,双师素质教师人数和层次不断增加。近三年来,学校新增230万元,用于校内专业实训室布局合理,数量、设备配置等满足教学和社会服务的需求,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9个,生均计算机1台,所有教室建成多媒体教室,信息化教学手段普遍运用,生均印刷图书86.8册,期刊60种/年,其中专业期刊9种/年。建有1000座的电子图书馆与移动终端链接。

因企施策,订单班受热捧

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湖北省、武汉市建筑市场建筑施工、工程造价、市政工程施工、建筑装饰技术与服务专业群。龙头专业建筑工程施工按照专业职业岗位对接的建设思路,利用学校隶属于武汉市城乡建设局的资源,直接与各施工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个性化定制人才;实训基地从场地布置、实训仪器设备配置及摆放、企业文化、相关管理制度等方面都依据企业生产场地的标准建设,“学工同境”;以职业行动领域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主线构建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带动群中其它专业同步发展。

学校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对部分核心课程,采用“基于工程实例”项目教学模式,将课堂向工程施工现场延伸,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部分专业课(如:建筑工程施工、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工程计量与计价、测量放线等)教学中,教师借助建筑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和实景沙盘辅助教学,图文并茂、演练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为了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学校充分利用行业办学优势,发展校企合作之路,先后与汉阳市政集团、武汉市武昌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合丰荣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天宇建设有限公司、武汉合盛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签定了共建实习基地协议和《现代学徒制学生培养协议》,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良好的场所,为教师锻炼提供机会。确保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为保障学生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入团仪式

2017年,在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学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师徒同台测量技能大PK”活动,徒弟(学生)与师傅(企业技工)共64人参加了比赛,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彰显专业特色。此次活动是“校企融合、师徒相长、贴近实战”真实体现,是落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强力推进。2018年5月,学校召开了校企合作研讨会,针对建筑类专业发展趋势、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专业课程设置、企业对学生能力要求、教师队伍建设、教材配置、实训、软件应用等方面进行研讨,达成合作共识。有9家企业,共计16名企业代表,参与了研讨,校企办学合作更加深入。

在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的同时,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办学,积极开展省际、校际间合作办学,与湖北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专业:建设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武汉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专业:工程造价专业)开展“3+2”高职直通车办学模式。作为湖北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与集团成员单位在人才需求预测、中高职分段培养、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合作与交流,共谋职业教育发展。

近三年来,学校平均就业率98.3%,资格证书获取率为86.3%。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9.4%,对口就业率达99.4%,学生初次就业月工资起薪超过了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学校市政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多年保持100%,为湖北省、武汉市建筑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毕业生初次就业起薪平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猜你喜欢
校企实训职业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职业写作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我爱的职业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