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超低排放升级改造,促进钢铁绿色发展革命

2019-09-20 09:09
中国钢铁业 2019年7期
关键词:钢铁业文波钢铁行业

7月13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何文波在“2019(第十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指出,“十三五”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始终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创建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等特点的绿色工厂,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节能环保水平,保证了节能减排指标的持续改善,钢铁企业的环境绩效水平明显提升。一大批花园式工厂、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型工厂相继涌现,促进了钢厂与城市融合发展,为建设美丽中国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要求,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今年四月国家生态环境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意见》不仅对末端治理后的超低排放指标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加强了全过程、全系统、全产业链的污染治理要求。《意见》中的有关要求代表了当今时代全球钢铁业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排放指标和要求。目前在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不少技术难题。如烟气脱硫、脱硝、除尘技术能否长期稳定达到超低排放标准尚需时间验证;高炉煤气精脱硫等技术仍需要创新突破。这些都需要行业内外共同协作、联合攻关。

何文波认为,超低排放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一个新起点。超低排放升级改造将带来投资规模、研发创新、钢铁制造全系统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绿色发展革命!这必然要求和促进我们进一步创新技术、提升管理水平,也必将引领钢铁传统制造业的革命性变革。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一定要明确责任主体、做好责任分解、落实和评价,要保证资金投入,严把工程质量,加强运行管理,关注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完善。开展全系统诊断及优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超低排放提升改造计划,稳中求进,高质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何文波强调,钢铁协会在调研过程中,听到很多企业的诉求和反映:治理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颇具难度和风险、改造投资巨大、运行费用高昂。但从长远看,从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超低排放改造的实施贯彻对促进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有利,更对打赢蓝天保护战有利。因此钢铁行业在推进超低排放升级改造,践行绿色发展中必须要有责任、有担当。钢铁协会将在推进过程中,及时反应钢铁行业企业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诉求,为行业提供服务,同时也呼吁各级政府,对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的企业给予更多的激励,并实施更加有效的“差别化的管控”。

针对今年以来,钢铁产量增幅较大的问题,何文波提出以下观点:一是钢铁产量的高低本质上不是由钢铁生产方来决定的,而是由市场需求来决定的。

何文波认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钢铁行业粗钢生产增加了10.2%,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钢铁业自身也显得很紧张,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钢铁企业为了满足国民经济体系生产建设需求而增加生产变成了一件很不好意思的事情。

统计数据表明,前五个月钢铁增产了3744万吨,增量的98%都用于满足国内钢铁消费需求,其中三分之二是满足建设领域的需求增量。当前的现实是,基本建设的持续投入带来了钢铁需求的持续增长,而中国钢铁业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生产建设对钢铁材料的供给要求。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钢铁产量的高增长,目前的基本建设规模是无法实现的,除非大量增加钢材进口。从这个意义上看,到目前为止,“中国钢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整体表现是无可厚非的。14亿人口的大国,一个粮食,一个钢铁,不能因为保障度高了,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了。”何文波说。

何文波强调,问题不是没有的,问题就在增产的结构上。今年前五个月的钢铁生产增速为10.2%,但占全国钢铁生产总量近80%的中钢协会员企业的增幅为6.2%,而非会员企业的增幅为23%,这些企业的生产增量占了总增量的54%。这部分增长的清洁程度是值得调查的。这涉及到了政府的公正监管和行业如何自律的课题。他指出,行业关心的不仅是产能是否过剩,当前更要关心清洁产能是否足够?在钢铁需求一定的情况下,让实现了超低排放标准的生产企业充分发挥,同时限制排放较高的产能才是降低环境影响的正确做法。

二是产能利用率高低是经济问题,而实际排放水平高低才是环境和生态问题。

何文波指出,产能多了可以停下来,停下来就没有排放了。而只要有需求就必须生产,需求多少就要生产多少,但谁在生产,就不仅仅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与政府的公正监管直接相关。社会的激励机制一定要导向那些环保水平先进的企业。从长期来看,相信市场的力量一定会解决产能与需求的匹配问题,也就是所谓产能过剩问题,多余的产能终究会被市场所淘汰,问题是,剩下的一定是那些产品质量好、环保水平高的企业吗?

推行超低排放是钢铁产业绿色发展的必要举措,局部地区的阶段性限产也是当前发展阶段不得已的保护性措施。我们认为,在不得已限产过程中,对不同环保水平的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监管机制一定要鼓励创新者,保护先进生产力。

“钢铁业是蓝天保卫战的主战场,问题是:打赢蓝天保卫战,战斗英雄是谁?下令限产很容易,但清洁生产要投入,要创造,要坚持不懈,甚至要忍辱负重,社会上下未必都理解。”何文波说。“一些环保投入较大的钢铁企业反映,为了实现超低排放,他们的环保运行成本已经达到了每吨260元到270元的水平,大家可以算一算,如果全中国的企业都这样的话,那么一年生产9亿吨到10亿吨所支付的环保成本是多少,可能会接近中国西部一个省的GDP。”他介绍到。

何文波指出,那些为实现绿色生产、超低排放而持续投入,不断创造、积极开发和运用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工程师、科学家和企业家应该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他们不惜承担巨大风险,他们的勇气令人敬佩,他们的付出应该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冲在蓝天保卫战的第一线,他们不断取得新的战果,他们才是真正的战斗英雄。全社会在享受钢铁创造的社会财富的同时,应该感谢他们的付出和贡献。

最后,何文波强调,中国钢铁工业伴随新中国7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钢铁产业在迎来高质量转型发展重要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更加严苛的环境挑战。钢铁协会愿意陪伴大家共同迎接新的挑战,共同迎接美好的未来,新时代、新钢铁,钢铁让生活更美好,我们对钢铁业的前景充满信心。

让在环保上高投入的企业与那些不肯投入的企业一起竞争是不符合公正监管原则的。

针对何文波提出政府公正监管问题,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司长刘炳江在随后的讲话中进行了回应。刘炳江指出,我们决不允许把环保水平低、投入少的企业和环保水平高、投入大的企业放在一个环境中竞争,如果有那样的现象,那就是监管工作的失职,是要坚决反对的。

刘炳江表示,我们不仅关心钢铁产能是否过剩,还要关心清洁产能是否足够。如果政府监管不能让环保绩效高的企业多生产、多挣钱,那就不是真正的监管。让在环保上高投入的企业与那些不肯投入的企业一起竞争是不符合公正监管原则的。

“今后要将建设工程质量低劣的环保公司和环保设施运营管理水平低、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运维机构列入‘黑名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通过‘信用中国’等网站定期向社会公布。” 刘炳江表示,“相关钢铁企业也要‘连坐’,纳入当地重污染应急停限产清单,环境执法时,采用没有业绩、没有技术沉淀的环保技术的钢铁企业,是我们今后环保督查的重点。对失信企业在行政审批、资质认定、银行贷款、上市融资、政府招投标、政府荣誉评定等方面将予以限制。”

刘炳江强调,监管不能让环保绩效优的企业“忧虑”,而是让环保绩效优的企业更加优异,一定要树立环保标杆企业。是否达到超低排放是钢铁企业能否正常生产经营的关键,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

刘炳江表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列入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两年了,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了。刚开始推超低排放这项工作,还是希望大家能把握好节奏和力度,分步走,不要齐步走,要走稳、走好。

猜你喜欢
钢铁业文波钢铁行业
钢铁行业有机固废危废采用热裂解工艺处理可行性分析
一群“蟑螂”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武术研究是什么
GROUND STATES FOR FRACTIONAL SCHR¨ODINGER EQUATIONS WITH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CRITICAL GROWTH∗
试论如何调动企业职工工作积极性
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计提
钢铁行业PM2.5控制策略分析
武钢、山东钢铁以及宝钢公司投资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