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书架上那些环肥燕瘦的书

2019-09-20 08:13刘兴华
中国新闻周刊 2019年34期
关键词:抄本书籍装帧旧书店

刘兴华

8月中,参加了国家图书馆“欧洲古典书籍装帧”培训课程,80个小时下来,虽然眼昏花、手不巧,还是勉强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装帧作品,也算夙愿得偿。

读书、翻书、摩挲书也有一些年月了,书的美好,总让人爱不释手,书的体态,环肥燕瘦,是书架上不同的风景。

在德国游学之际,书当然不可或缺,除了在图书馆中借阅教授开出的书外,便是游走在城中大小二手与古旧书店,寻找便宜的相关书籍。其中,皮革装帧的书籍很快就吸引住我。阮囊羞涩的学生时代,一些外观稍有缺损的古书往往是首选。随着古旧书店越逛越多,特定的古书市集与拍卖会也成了日常,才发现装帧已非单纯的工艺,也是一种艺术。

今天大部分书籍的样貌多源自西方传统。最初,西方的书籍是卷起来的,以卷轴的形式存在,那是公元前三千年埃及人使用莎草纸后所促成的书的形制。这种莎草纸接合起来,成了长短不一的卷轴,但因为薄,不适合在背面书写,逐渐被“抄本”取代。

在拉丁文中,抄本一词指树干或木块,说明这种新的书的形制有如木头般结实。抄本是将裁成同样大小的书页沿着一个侧边装订成册,置于上下两个书封间。从功能上来看,抄本比较经济,书页正反兩面都可书写,同时易于携带和翻阅。

这样一来,我们开始“打”开书。

西方中世纪时,书页是以动物皮革制成,不易平整,因此多以厚实的木头书封上下夹住,并配上扣锁,以免被书页撑开。要阅读时,多半要在书封上用力敲打一下,好让扣锁弹开。书自此变得牢固坚实,易于收藏。

起初,靠着抄写,书的数量不易增加,可以收藏书籍的多半是教会的修道院,大型图书馆的藏书不过百本,因此书多半平放或斜放在架上。随着欧洲识字人口变多,书的数量缓缓增加,到了古腾堡开发出金属活字,西方印刷书籍问世,书的数量暴增。书便从平躺逐渐进化为直立在书架上。

西方的书籍装帧工艺也跟着抄本的问世开始发展。在近两千年的漫长时光中,随着每个时代的特质演化出不同风格的复杂工艺,留下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新近出版的《书世界》中有一篇谈及西式装帧之美的文章,配上丰富精彩的图片,可以让人一窥这独特工艺的源流。作者正是这次培训课程的老师,她的细心与耐心也是我可以完成课程的主因。

上了培训课程,就如读了解剖书后实际走上手术台,才真正了解一本西式手工装帧书籍有多少结构上的细节。在西方,中古的抄本时代及古腾堡开启铅活字印刷术后印制出来的书页都是裸露的,书籍装帧师按着客户的需求量身打造,将散开的书页一步步变身成为牢固的书,并在基本的实用功能外,为书添上各式繁简不一的美丽装饰。而皮革装帧的形制在西方逐渐成形在公元1世纪末到2世纪。直到19世纪中叶,西方书籍制作走向机器量产后,手工装帧的技艺才开始没落,但也因而开启艺术装帧的天地,技法依然推陈出新。

拿起一本皮革装帧的书,摩挲有了新的意义。皮革的温润与肌理为书添上一些诗意的沉甸,金箔的光泽沿着书封上迷人的花饰绽放。书背上隆起的肋条隔开了书名与作者,成为书架上第一道认识书的风景。翻开书封,在衬页那里,还有缤纷的云纹纸,或是更美好的皮革内衬等着你。

还未进入书的内文,你就已陶醉了。

猜你喜欢
抄本书籍装帧旧书店
图片资料
浙江图书馆藏《三朝北盟会编》明清抄本考论
遇到麻烦的蝌蚪
美学思想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演变及对现代的影响
书籍装帧设计中内容与形式和谐关系的探究研究
海豚出版社举行书籍装帧艺术专题讲座
《姑妇曲》校补四十六则
在英国“淘书”之乐
对旧书店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