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炬火:关于支教的误区与真相

2019-09-20 05:14张述
醒狮国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支教农村学校

张述

提起农村学校,你会想到什么?

群山环抱中的穷乡僻壤,昏暗破败的教室,身形佝偻、满面风霜的农村老师,衣不蔽体却又渴望知识的孩子……这些媒体宣传中反复渲染的符号,再配以“大爱无疆,感动中国”之类煽情口号,共同构成了城市人对于农村学校的粗浅印象,一言以蔽之,改革开放后的上山下乡。很长时间内,我也抱有同样的刻板印象,直到来农村才明白,自己简直错得离谱。

2016年九月,我受邀成为支教项目“美丽中国”的特约记者,负责采访支教老师、记录他们的支教故事,接下来的三年,我在北京和云南之间频繁往返,先后走访了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几十所农村中小学,结识和采访了近百位支教老师,完成了一部二十余万字的纪实文学《微光炬火》,之后又开始创作另一部支教题材的小说。三年来的种种见闻,让我自认为还有资格对这个话题简单说上两句。

误区一:农村学校都条件艰苦?

真相:不缺硬件,最缺老师

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农村学校,我大吃一惊。

明亮整洁的校舍,塑胶的操场,全新的桌椅,电子白板等电教设备,都与印象中那些破败贫寒的画面大相径庭。连食堂的伙食也不差,我吃过不少学校的食堂,基本都保证有菜有肉,除了油有些大,没什么可挑剔的。单论硬件,如今的农村学校不比城市学校逊色太多。

尽管如此,农村教育问题依旧没能得到解决,硬件的解决只是第一步,众多农村学校还面临更重要的问题:缺老师,缺好老师。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当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的这句名言,同样适用于中国的农村学校。村校校长们抱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这里缺老师。”一所学校正常的师生比应该是1:10,但我走访过的学校,学生动辄上千人,老师却往往只有几十位;即便这些乡村教师也普遍年纪偏大,以60后、70后为主,学历又不够,大多是专科毕业,本科毕业的很少,无论教学能力还是授课内容,都已落伍于时代;副科老师更是急缺。很多乡村学校的老师都要在主课之外兼任音体美等课程,“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不会教美术的语文老师上不好科学课”是真实存在的现实。

更重要的是,有限的待遇、闭塞的环境、长年累月重复工作造成的职业倦怠,极容易打击乡村教师们的工作热情,他们当中固然有发自内心热爱教育、关心学生的,但同样有为数不少者在谋求离开当地、前往城市;而那些没有离开的,授课也往往敷衍潦草,对待学生则或是放任自流,或是生硬粗暴的体罚。

误区二:农村学生都勤奋刻苦?

真相:比城市孩子更让人头疼

“农村学生都勤奋刻苦”其实是主流宣传营造出的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希望工程”海报上的大眼睛女孩只是少数,从本质上讲,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没什么区别,努力学习的孩子固然也有,但贪玩淘气、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品行顽劣的同样也有。

乡村学校,尤其是我走访过的云南山区学校,显著特点是班级规模庞大。由于“撤点并校”政策的影响,很多小规模学校的学生都集中在当地几所中心校,每所学校起码有上千名学生的规模,我去过大姚县的一所小学,每个年级都独享一座教学楼。在这些学校,每个班50多人的规模再正常不过,我知道的规模最大的班级在甘肃陇南一所中心小学,一个班有101个学生。而对老师来说,班里每多出一个学生,就意味着自己工作量和管理难度成倍的增加,精力很难照顾到班上每一个学生。

农村学生们的共性是眼界的狭窄、常识的匮乏,这是环境闭塞所导致的。为数不少的孩子从出生到上学都没出过村里,甚至读过的最好的书就是课本;很多对城市人来说完全是常识的信息,他们都无法了解。这当然导致学生们既没有学习兴趣,也对未来没有任何打算,最常见的出路就是初中毕业甚至不到毕业就辍学离开学校,进城里打工。这种情況下,很多学生的学习基础自然是出人意料的差。

来自家庭的影响更不可忽视,最普遍的就是留守儿童现象。在很多乡村学校,一半以上的学生家里都是双亲或者至少父母一方打工,亲情的缺失会给学生造成各种心理问题;很多家长或是不关心孩子,或是不知如何教育孩子,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事,与自己完全无关,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彻底撒手不管。老师们当中因此流传着“5+2=0”的说法,即老师们在学校教育五天,学生周末回家两天,教育的成果就全部抵消了。还有很多农村家庭本身就有种种问题:轻视教育,父母离异,重男轻女,家庭暴力,甚至家长犯罪入狱,这也使学生容易受到影响,产生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误区三:支教就是献爱心?

真相:支教必须专业

一方面是农村教育面临的严重问题,另一方面,各大高校中流行的支教也存在着值得商榷之处。

抛开仅仅为了丰富履历、保研等目的而选择支教的少数人,即便目的单纯,支教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很可能非常有限。目前大部分支教都是短期为主,一般不超过一两个月,但从教育原理上讲,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长期相处、日常一点一滴的身教言传才能实现的,短短几天、十几天的相处,学生受到的影响相当有限。尽管短期支教可能让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有所了解,也让支教老师了解农村生活的日常状况,但对于真正解决农村问题,起到的作用恐怕依旧是杯水车薪。

支教的随意性更是一个重要问题。访校期间,我采访过一位资深的教育专家,他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教不该是“到此一游”,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他举例:志愿者去农村教了一段时间,很受孩子喜爱,这天却对孩子们说,“对不起,我还有自己的工作,我得跟你们说再见了。”回去后,他可以写很多故事炫耀自己的事迹,可以给自己贴上“我去支教了”“我做了好事”的标签,“但你知道孩子的心那时候是什么感觉吗?”

“支教一定要以更好、更专业的能力和当地教育发展融合在一起,一定要落地,如果不能生根、不能落地、不能持久,甚至我想,还不如让他们维持原来的自然状态。”他这样告诉我。

支教必须要专业,这是我了解到“美丽中国”运营模式后的最大感受。该项目是2008年成立的,2009年派出第一批支教老师,从那时起就坚持“长期支教”,每位老师至少要与学生朝夕相处两年,从而保证对学生有足够深入的影响,有些教初中生的老师甚至主动申请支教三年,为把学生带到初中毕业;每所学校至少由两位老师组成支教团队,以便相互支持、共同面对教学和生活中的困难“轮岗制”更能保证这种影响不会中断,它类似升学机制:每所学校的支教团队都包括前后两届老师,这一届老师支教期满离开,下届老师继续留校,第三届老师也会来到,填补第一届离去的空白。

看似简单的制度其实意义深远。此前,中国的传统支教模式往往是,只要老师愿意去,无论学历如何、是否具有教学能力,都可以直接去教学生,然后一生扎根乡村、山区或者边疆,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很少有人肯当乡村教师,去了农村的也会想尽办法离开那里,长此以往,农村的教育水平很难得到提高。“轮岗制”则是在充分尊重和理解人性需求的基础上,保证农村地区一直留有人才,上届老师和下届老师之间更可以实现“传帮带”,从而将支教的影响力不断积淀和传承下来。

机构提供的培训和支持,则是老师们胜任教学工作的最大保障。通过面试后,申请者要经过为期五周的“暑期学院”培训,内容涉及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目标设置、当地现状等多个方面,还需要通过实习试讲来巩固自己的教学能力。支教期间,更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对他们提供支持,对他们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相邻地区的老师还会定期举办业务研讨会,互相交流教学经验。一言以蔽之,这个项目并不仅仅把老师们当成“志愿者”,而是旨在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教育工作者。

支教结束后,老师们还能从机构得到职业发展支持,他们可以选择被“美丽中国”的核心支持企业、核心支持机构等优先录取,也可以继续深造,支教经历将有助于他们申请海外名校。往届老师们还会在各地组成“校友会”,继续在教育、公益等领域发挥着自己的影响力。从过往经验来看,往届校友有66%继续留在教育、政府、非营利领域工作;选择就业的老师,也大多就职于商业领域的知名企业。

误区四:支教意味着苦情、奉献和牺牲?

真相:支教是热爱和成长

多年来的主流宣传,让我们总习惯把支教与“奉献”“牺牲”“伟大”“崇高”之类的词画上等号,在外界眼中,去农村就意味着受苦,支教老师们也都在单方面付出,其实这完全是想当然。

我所认识的近百位支教老师中,不乏名校毕业、家境优越的学生,继续深造或找一份高薪工作都完全不成问题,他们却不约而同选择了支教,外界总习惯称他们“放弃了某某学校/工作”,但很多老师并不愿意这样表述,在他们看来,这只是个人选择,读书或找工作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比支教更好。

他们更没一个认为自己是过去受苦的,尽管论物质条件,农村生活肯定要比城市艰苦得多,但他们精神上是充实快乐的,提起支教,更乐意讲的也是那些快乐的瞬间。采访过程中,我反复听到的一句话是,“因为我想做这件事。”其他选择支教的常见理由还包括,“给自己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让自己了解中国,了解农村。”“因为热爱教育,热爱公益。”“支教生活很有趣。”“与学生一同成长。”

我还采访过的一位资历很老的支教老师,他从2010年来到云南农村,至今还在那里,如今已是一所农村小学的校长。他告诉我,自己向来回避伟大、崇高这类词,觉得自己就是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做了一件喜欢做的事。说到底,对学生、对教学的热爱,支教生活的快乐,才是他们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

更重要的是,很多老师在支教中也获得了巨大成长。两年的支教会极大锻炼老师各方面能力:独立生活能力,教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领导组织能力,意志力……这些素质的锻炼,不仅适用于支教这份工作,对于日后从事任何工作都有极大帮助。还有很多老师在支教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教学天赋,结束支教后选择把教育或公益行业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这些老师的经历,再好不过阐述了“教學相长”这个词,他们不仅让学生们有了收获,自己也能有收获。就像茨威格所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老师们自己是这样,我们作为旁观者,更不要把他们推上道德的神坛,这样反而会造成困扰,因为它的内在逻辑是:你们太伟大了,没几个人能做到你们这样,所以请你们继续去吃苦受累,我们只要袖手旁观就好了。“好人=吃苦”理念的大行其道,造成的结果当然就是没人愿意当好人,因为没人愿意吃苦。说到底,这种思维模式就是一种懒惰。

误区五:支教为了提高学生成绩?

真相:更重要的是塑造完善人格

单纯从学生成绩来看,“美丽中国”取得的成果相当喜人。数据显示,支教老师们任教的班级,有61%重大考试中的平均分获得提高,67%以上的班级成为所在年级的前三名。这还不算90.4%的项目老师开展了课外项目,直接影响学生约54,258人次。

不过,学生成绩的提高仅仅是一个方面,更让我感慨的是,支教老师们带给学生一生的影响。有老师给我讲了个小故事:海啸过后,很多鱼被冲到岸上,一个小男孩在海边不断捡着鱼、扔回海里。大人告诉他,这样做没有意义,海滩上有成千上万条鱼,根本救不过来。小男孩继续捡起一条鱼,扔进海里,“但是这条鱼在乎。”

“支教也是这样,我不能保证自己能对农村教育有翻天覆地的改变,但只要有一个孩子因我而对他的人生有一点点改变就够了,因为这个孩子在乎我的到来。”老师这样告诉我。我所采访过的教育专家还表示,“成长比成绩重要,有了更好的成长,成绩的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这些回答让我明白,比起“教书”,老师更重要的是“育人”。

在支教老师的帮助下,很多基础差的孩子有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成绩,胆小的孩子对自己有了信心,毫无人生目标的孩子有了梦想,顽劣的孩子行为习惯有了改善,他们的烦恼和痛苦可以向老师倾诉,他们迷茫时可以倾听老师的建议,他们和他们的家庭遇到了困难,老师也会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老师的陪伴,也许难以改变他们所有人的命运,但终究给他们黯淡的人生带来了光明和温暖。用老师们自己的话来说,“我们去支教,不是装满一个筐,而是点亮一盏灯。”

更有老師告诉我,一个人未来的生活成功与否、幸福与否,都无法从单独一件事上找原因,而是一连串因素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什么样的时刻能决定人一生的幸福?是考上大学,还是毕业后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乃至工作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伴侣?这样追问下去是没有尽头的。”老师们能做的,是在童年阶段对孩子起到引领作用,无论以后是否能考上大学,无论以后究竟过上什么样的生活,都能够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有意识地为此去努力,即便学生们未来只是一个打工者,仍然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更重要的是,改变不可能一蹴而就,甚至很难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农村问题是经过多年沉淀积累下来的,它的改变也必将是愚公移山的漫长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次宣讲会上,一位支教于潮汕的老师向听众展示了一封信。作者是她的学生,孩子平时听课总是格外认真,语文成绩仍然只能保持在个位数,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他会像目前中国大多数乡村儿童一样,很早地步入社会、打工赚钱。老师本人都不清楚,自己能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直到她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项作业——“写给20年后的一封信”。在那封信中,孩子写道:“亲爱的儿子,相信你已经读二年级了,爸爸想送你一句话:‘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并且告诉你的子孙,学习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落款是:“期待你走出大山的爸爸”。

这封信让老师唏嘘。“我相信,像这样的孩子,即使不能考上大学,即使不能获得我们想要的成功,但是当他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他一定可以是一个更好的父母,可以提供给他的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他们在一点点的改变着,哪怕这样的改变发生在他们下一代身上。”

和她一样,读到这封信时,我想到了那篇《愚公移山》: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结语:关注是改变的开始

支教十年,“美丽中国”在不少地区取得了显著成果,但相对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教育不均衡问题,依然只是杯水之于车薪。“美丽中国”是天空中落下的第一滴雨,想要变成浩瀚汪洋,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做这件事,好像是一种良知的救赎,为什么农村学生就生来不平等?为什么他们上学需要走很远的路?为什么他们在营养健康方面差距那么大?我觉得,这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有教育专家这样说。

路漫漫其修远,无论我们能为中国农村教育做些什么,至少,关注是改变的开始。

猜你喜欢
支教农村学校
海外支教 心静如花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我在印尼的支教之旅
粮储扶贫 支教圆梦
我的泰国支教之旅
学校推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