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评课活动如何摆脱“原地推磨”的窠臼

2019-09-20 14:10孙兆航江玉峰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8期

孙兆航 江玉峰

[摘 要] 为使各种教学展示或课堂研讨活动摆脱“原地推磨”的窠臼,各方应该认真构建“活动共同体”,并努力探索创新三个环节准备的新路与新法:一是督导教师在参与之前先行思考——做足相应准备;二是引导教师就听课过程优化方法——进行同行共创;三是指导教师对课后学用进行规划——策划再思共进。

[关键词] 听评课;“原地推磨”;窠臼;三个环节;创新准备

无论是上级教学主管部门搞得各种优课展示,还是各类学校搞得教学研讨,最重要的是给教师一颗沉思的心、给教学一个前行的方向;让更多的教师真正理解培训、走进课堂,获得一种力量;搭建起由“他育”到“自培”的桥梁,进而变成自我的“日常培训”,自觉地“自我培训”。因此,应是主办方、执教人及受训者各方的大聚会与大展示,也应是各方的大合奏、大碰撞及大生成,更是在锻造教师新的技能世界,创建教师新的精神家园。可现实是,随着观摩课活动一轮又一轮的铺展,听评课活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虽然面上红火却常是徒有其表,处于“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状态,多没有很好地实现设计者的初衷、满足老师们的期盼,效果常常不佳,吸引力渐渐不强,慢慢沦为了“鸡肋”。

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者为搞活动而活动,主题不突出,针对性不强;执教者备课不充分,培训内容与教师需求“两张皮”,培训形式单调枯燥;听课者内在激情不强,参与意愿不高,不会听课。导致不少听评课活动异化成应景、“劳民伤财”之事,致使活动结束后,管理者及老师又回到了原来的教育情景、教学体验及体系轨道之中,未能使培训真实成为各自深度思考、专业拓展的新起点,未能使活动真正成为强化学校教学改革及教研科研的“加油站”。

事实上,主办者、执教者及听评者既是各种听评课活动的设计者和参与人,也是实现活动价值最大化、绩效最优化的重要合伙人及建设者;尤其是,执教人及听课者是这些活动的主体与主人,主人在不在,主人的精神状态及参与态度如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这些大聚会的成效及会后扩展的效果。由此,各方应该认真构建“听评课共同体”,并努力做好三个环节的准备:

一、督导教师在参与之前先行思考——做足相应准备,从漫不经心的“接受通知”走向追求“精神唤醒”,打好“策划与准备牌”

就是进一步引导所有参与人员,带着“为什么、怎么样”等疑问与思考,精心策划活动过程并健步走入课堂;带着“是什么、怎么办”等收获与设计,信心倍增走出课堂并注重学用延展。事实上,不少教师存在着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深度转变及内因激活与方法指导的问题。因此,对应具体活动前,我们注重强化了“两个准备”。

第一,强化主办者课前“供给侧”的有效准备。针对管理干部及教师所缺、所想、所需,精心设计活动主题,精心选择执教人员,精心组织活动过程,精心策划延展措施。使参与者一览活动安排就眼前一亮、心生期待。

第二,强化听课者事前“需求侧”的自我准备。引导参与教师尽可能事先熟悉活动相关情况,做好相应的物质、精神、材料及知识的准备;同时注意了解一下活动内容、培训主题及执教者情况,并尽可能尝试先行思考;这样的话就会尽快进入状态,自己的思考与设计就会在课中成为参照,听讲时就会有所比对、有所期待,比对自我思考与所讲内容哪些吻合哪些有异,期待教者带给自己何种启迪何种导引;进而产生多维、多面碰撞,就会产生深刻得鉴别,就会碰撞出融合,对生成得多厚,自己该学习什么也就十分清晰,获得感也就会更加的丰实与强烈。

二、引导教师就听课过程优化方法——进行同行共创,从不很自愿的“被动配合”走向优质“共同创造”,打好“过程和方法牌”

就是真正实现参与各方的“同频、互振、齐思、协构、共长”,发挥培训作用的最佳化和培训效果的最大值。事实上,实施过程效果往往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各要素盯得不深刻、各环节衔接不紧凑,照应具体过程中,我们注重优化了以下“六个细节”。

就是引导教师进一步研究“看、听、记、思、评、理”六个节点,只有搞清六要素的现实痛点及观评技法,只有实现六要素相互联动、形成合力,才能涉入活动质效的深水区。我们的做法就是在日常要求中或每次开课前不断优化这些要点。我们指导教师进一步拓宽“看”,即观识出门道,就是全面看执教者的授课,更看自己的同思协构;也可摘选一个个维度或视角看,既识别观点痛点,更要看见利益交点。我们引导教师进一步关注“听”,即挖掘出实料,就是既与执教人及同事对话,更与自己的内心和做法对话;我们要求教师进一步探究怎样实现有效的“记”,即提炼出重点,就是记过程、记创新、记欠缺、记辨思,既结合自我实际勾经连纬,也要趁机捋出评课思路与要点;进而引领教师善于进行深刻的“思”,即梳理出新路,就是借助教者及自我实际进行横思,结合以前及现在状态展开纵思。亦是构建一种对话场域、思考情景、生成境况,真正促使类似培训活动趋深向好奔优。

事实上,一堂堂优质课是培训专家的集成作品或执教者的细研成果,更是听者深度参与、深刻反思的优质载体和平台。因此,参与者应对每次活动“深度参与真融入”“细细品味有甄别”“斤斤计较深推敲”,及时进行“同课异构”,从中剥离出自身认同或可以借用的管理新论、教学新念及具体新法,进而对照自己的问題,探寻跟进与创新的新径。

总之,这样的一次次聚会,不但人要到场,也应技在、心在、脑在、情在,更要生成在、效果在。

三、指导教师对课后学用进行规划——谋划再思共进,从一个阶段的“顺利完成”走向持续“优质生成”,打好“学用与延展牌”

就是避免广大干部教师简单地认为,一节节课上完了活动就算结束了,效果就自然产生了,教师素养就自然提高了,也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上完课只是第一阶段,活动结束后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推敲、消化,很多工作还需要筹划、延展。由此,呼应具体实践时,我们着重深化了“两个模块”。

第一模块,就是深化“现场评课”环节。现实中,常是课上完后一散了之,草草收尾;或是由几个人,随意评评说说,讨论没有深度展开,细节更不及品味,走马观花,让人觉得不够严谨,缺了点高度与宽度。因此,要把好现场交流这一收口关,它是我们管理者及教师必经且应重视的“必答环节”,也是管理的高一级形式,更是教师教学生活中若干年后值得回忆的一场场仪式及别有意义的经历。

我们觉得,评课交流,看似“无形”实有“循”。为此,我们搭建了一些平台,引育教师思考行动之花。

首先,进一步再思深度评课的意义。俗话说“编筐织篓,重在收口”。更有专家说,课后不评课就像工作完成了50%,任务当然没完成,更谈不上圆满,甚至会消减效果、误导教师。同时,评课也是一种现场“亮剑”与“考试”:亮评课教师的思想、境界及个人综合素养,考教师的参训态度、个人能力与学习效果;表面上是当场亮、现场考,其实是亮个人几年来或工作来的积累,考的是多年的沉淀。更是一种即思后的顿悟与清醒,似一种两浪相击生成的美丽浪花,是一种“反刍”后的生成及升华。所以,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其次,进一步掌准深度评课的原则。一方面,我们强化了评课的总原则。就是,着眼细节评说,指出优缺与原因,注意评出深度;立足技能锤炼,引出碰撞与改进,注重各有所获。克服“不好意思评”“蜻蜓点水评”,甚至是不参加评课环节等走过场现象。

再次,我们明确了对听评人的要求。就是,针对某人评课时,其余人常心不在焉的现象,制定了相应措施。即要求讲课教师及其他教师对课堂教学再次进行反思、重构;要求讲课人,应逐条记录下别人给出的意见与建议,便于随后分析消化、吸收改进;要求其他听评教师,应认真观听别人的评课,识别哪些观点与己相同、哪些有异,从而产生思维碰撞,便于自己评课有的放矢,彰显自己的评课思路与特点。

最后,进一步把好深度评课的尺子。一是,每一位听课人应该怎样评课,我们给出了一些基本方法。我们提出个人评课时要突出两个重点:简谈认识与体会,语言要精练,举例要生动;更要浅谈思考与打算,思路需清晰,学用需可行。可以就整节课进行摘述与点评,也可以就某种理念与观点、某些设计及做法进行摘述与点评。这其中,既可谈理论及理念,也可以谈思考与感悟,更要立足于实际说想法、亮干法。

二是,主持人应秉持何种评价标准,我们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主持者在整个活动中应体现较高的思想性、情感性及技术性、指导性。主持者应是“明白人”,担当好磨课的“教练”与“巡视”角色,发挥二次“设计师”的作用,善于发现与指导,对课堂及评课进行多次整合、优化与升华。

三是,领导评课时应如何画龙点睛,我们制定了一些基本标准。就是领导要做到眼内、胸中、手里有沟壑,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状况及不同类型的课程、课型,提出相应的评价要求、准备相应的评述方法,以达到以下目的:或研讨,解决问题;或示范,推进发展;或发现,推广典型。也即评出新理念、新方向、新思路、新干劲、新效果。

为此,主评者应熟悉讲课教师、搜索相关资料、查阅讲课内容、观知听课教师、掌握课堂状况、洞悉评课现场、知晓相关研究、熟知教育动态、熟记教育理论、把握评价方法。评课时,问题或困惑的剖析及破解一语中的,建议或观点的抛出及引申高屋建瓴,教法与学法的穿插及推介有根有据,理论或理念的引入与延展恰到好处,顶层设计或要求的提出与落实合理明了。

第二模块,就是深化“学用延展”环节。重点引导干部教师进一步思考:返回单位后,回到自己的课堂上,應马上学什么或避免什么?近期学什么或避免什么?远期学什么或避免什么?为此,应该制定一个什么样的跟进计划。

这样坚持了多年,带给我们的好处就是:生成了基于“课、研、修”基础上的“教、学、评、思、写”习惯,渐成了多元、多层,一体化、立体式的个人发展模式,构建起了管理者与教师的“发展同盟”,还鼓励很多教师总结生成了一些个人的“非典型性教学法”。

这就避免了展示或磨课这种教学研究蜕变成“萝卜炒萝卜”的低效交流,渐渐步出了总是机械重复的怪圈,也改变了“有听课无改变”“有培训无发展”的局面。从而同理共情,从“专注于事”走向“成事成人成文化”。

更可贵的是,引导各方渐渐形成了“共搞——项活动——小结一项工作——总结——些经验——搞清——些规律——形成——些模式——延展多类活动——应对各种工作——开创多种局面”这样一种共进模式、思想意识及明显效果。

总之,不断强化优化各种教学活动,正是在“探索实践——反思追问——优化提升”螺旋过程中,将一个个已经发生或即将出现的鲜活故事记录下来、研究开来、提升起来,让简单的衍生厚重,让清浅的蕴含深刻,让平凡的生成意义;是有深度的投入一次次“思考的怀抱”,是有效度的赴一场场“研究的约会”。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