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媒体融合对数字出版发展的探讨

2019-09-20 12:59张帅党寰宇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统出版版权数字出版

张帅 党寰宇

【摘要】隨着互联网的兴起,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博弈也不断进行,虽然数字出版近几年也迎来蓬勃发展,但进程依旧缓慢。分析阻碍数字出版发展的影响因子,从出版内容、人才培养、版权管理、链式产业四方面对其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在全媒体融合时代背景下,数字出版要把握机会,加强其管理与实践。

【关键词】数字出版;全媒体融合;策略;传统出版;版权

数字出版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随着全媒体不断发展, 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 四全媒体分别在四个维度上展开,获取信息、新兴技术、大众传播、高效传播,数字出版就是集“四全”媒体于一身的典范,数字出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在全媒体的导向下,数字出版产业会更加蓬勃发展。

一、数字出版产业现状

自2006年起,国家政府部门开始关注“数字出版”的行业发展,并在《“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制定了发展战略,并提出几项重点工程项目。 同时,原新闻出版总署发布 《“十一五” 发展规划》谈及积极实施“数字出版战略”。

2015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达到 4403.85亿元。按数字出版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未来五年我国数字出版总营业收入将保持年均17%速度增长。

2017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势头依旧凶猛,全年收入规模为7071.93亿元,良好的发展态势也给予了整个行业巨大的信心,其中,不难发现传统出版行业的数字出版发展增长缓慢,数字出版的强劲势头也因以下几大影响因子难以发挥到极致。

二、发展受阻的影响因子

(一)纸媒契合性

数字出版的出现,对于传统纸质媒体的冲击是巨大的,得益于其无纸化、网络化的革新特点。反观传统出版业,图书发行有着严格的特定流程,较数字出版而言,出版社有着许多资源,因此博弈观念浓厚。目前,大多出版社也在迎合数字出版,由于多数出版社数字化流程单一,电子书的更新较慢,难以满足读者的需求。此外,许多作者不愿发布到数字平台,导致电子书内容更新迟滞性较大;纸质媒体在教育书刊以及收藏图书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也奠定了出版行业需要两种媒体共同存在的契合模式,“平衡博弈,共同发展”是二者跨不过去的鸿沟。

(二)人才相关性

当前我国数字出版人才需求的困境是由于数字出版在诸多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出版,因此对数字出版人才要求更高。数字出版需要多重复合型人才,但市场大多数为单一方面的人才,难以应对数字出版的需求。我国目前有近二十所学校开设了数字出版专业,大致分为三个方向:数字出版政策研究、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出版编辑,专业复合型理论并没有把解决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方案落到实处。对于本科生而言,数字出版技术的从业相关性要优于其他两个方向,但技术越成熟越向单一性发展,仍然不能改变现状。对于数字出版行业来说,变革的不仅仅是媒介,一旦技术发展的愈加成熟,愈会感觉“后劲”不足,因此数字出版内容的变革将会在日后的数字出版发展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定会影响后期的平稳发展。

(三)版权保护性

由于数字出版产品具有复制成本低、地域限制小、传播途径多元化等优势,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经济效益,但是,其产品本身的易复制性和易传播性又使得侵权、盗版成为附着在产业上的毒瘤。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起步较晚,国人的版权保护意识又极其薄弱,导致许多优秀的作家不愿在数字媒体中刊发学术著作,这也使数字出版产业陷入恶性循环中。加强版权意识,细化相关保护政策,定会使产业的发展得到根本性的促进。

(四)链式协调性

数字出版产业链的不协调性也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因素之一,最理想的产业链莫过于,“传播内容-传播介质-传播终端”即以数字出版内容为核心的源头产业,传播至互联网介质、广播电视等传播渠道,最终由用户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接收。目前,国内的产业链并没有形成,放眼于国际,发展较早的(美、英、日、韩)等国家的数字出版文化产业也深受其困扰,虽然许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都有关于产业链式理论的研究,但综合来看,数字出版产业链在全球范围内发展都不是很成熟,探讨产业链整合的模式和路径,对数字出版乃至于全国范围的文化产业都有一定帮助。

三、优化数字出版的路径思考

(一)整合内容,主动融合

依附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性,各大平台都在抢占碎片化“资源”,虽然浅显阅读有其劣根性,但传统出版意与数字出版的博弈优势已然不能体现。传统出版要清晰目标定位,内容作为出版的第一要义,传统出版的集约整合力要优于处于“过渡期”的数字出版。传统出版行业要对内容资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整合与开发。在出版行业中采取主动态势融合全媒体,借助整合的内容资源优势,做到纸媒、数媒一体化,虽然数字出版会是传统出版的发展趋势,但二者在博弈中合作,合作中发展、发展中共生,才能真正的使出版行业不断向前推进。

(二)培养人才,知识融合

数字出版从业者数量过少,人才缺口已经成为无法避开的困难,对于很多从业者,虽精通传统出版的编辑模式,但对于向数字出版的转型有显而易见的困难。数字出版要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素质,对于整个就业环境来说,仅熟悉传统出版或是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从业者很多,但两方面同时具备的从业者便是凤毛麟角。打通传统出版和现代互联网之间的隔阂成为关键,张秀梅利用SECI模型对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有了更加具体的构想,模型构建了一个“共同化”、“表出化”、“联结化”、“内在化”螺旋上升的知识体系。

(1)对于复合型的数字出版人才,共同交流作为最基础的知识架构,在数字出版机构中经常开展经验交流会,从中获得“隐性”知识,进而丰富自己。

(2)对从业人员要经常开展讲座或培训,邀请国内外知名厂商对数字出版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解读。此外,对于数字出版技术也要进行不断的更新学习,适应发展趋势。传统出版人员也要不断夯实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入实践数字出版物的制作,为培养数字出版人才储备力量。

(3)对于高校的数字出版专业学生,学校要营造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实践、多思考。此外,作为数字出版学生,更要保持对全媒体追求的渴望。

(三)版权保护,促进融合

版权问题确实成为现如今最该考虑的问题,近几年,数字版权的官司愈演愈烈,但几乎每次都是数字出版企业败下阵来。不仅国人的版权意识淡薄,很多从业者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很少尊重相版权问题,登记在录的数字版权所有者和合理使用他人版权登记更为少数。许多数字出版企业内部的保护体制不够健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利用都得不到保障。政府层面的政策大多为鼓励和扶持,并没有实际措施,很多文件没有落到实处。扶持不能是企业政府养,众多企业出现投机趋利的行为,却让想发展数字出版的企业排队等资金,这样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1)制定完善版权战略

政府应明确数字出版属于出版行业大趋势,数字化进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相关部门应颁布完善的数字版权战略,并将战略的重点落实到促进数字出版产业自主创新、培育产业市场竞争优势上,以突破现行版权战略的制定模式。帮助数字出版企业打消疑虑,并严厉打击猖獗的盗版行为,切实保护版权所有者的切实利益。

(2)完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

目前缺陷主要为没有专门的数字出版管理部门且没有针对性多级管理,特别是版权部分。完善版权治理平台的构建,对于侵权行为有專门平台协助解决,减少维权的成本。

(3)提升产业基地的聚集效应

目前,全国很多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发展形势大不相同。以天津为例,数字出版产业基地的构建并没有形成有效聚集效应。云计算和版权交易,针对国内现状无疑走在时代前列,但并没有收到良好成效。相关部门应针对出版基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激励政策,在全媒体的大环境下以产业基地为基本根基,大力开展聚集效应。

(四)链式产业,实践融合

数字出版具有非常庞大的产业链,它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并具有突出的范围经济特征。因此数字出版产业应探寻更加科学、自主的盈利模式。

近些年来,数字出版产业虽受来自国际的巨大压力,仍有部分企业试图控制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全局,这不仅不会增加影响力,还会使得市场占有率下降,发展一蹶不振。一是构建多平台的服务体系,开展增值服务流,对整个媒介产业形成贯通,与信息媒体进行紧密的融合。二是与移动手机终端开展订阅增值服务,渐渐开展付费阅读,手机用户量奠定了小额内容销售的基础,在人群逐步接受增值费用的同时,又保护了作者的知识产权。三是传统出版行业开展网页版或者是手机阅读版,多元传播,构建出版行业数据库,利于资源整合与共享。四是拓宽数字出版思路,方向以HTML5和二维码服务为主,HTML5的不断发展渐渐取代了传统的EPUB格式和PDF格式,得益于HTML5的平台融合性强,方便大众在任意的移动电子设备上获取阅读信息;将预先录制的幕课压缩至二维码内,配合传统纸质书,读者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扫描二维码,观看视频,达到视听双重效果。

四、结语

数字出版不是简单的载体的更新迭代,而是内容、资源、人才、版权等多个不同领域的有机融合,传统出版更要把握时机,做到有效融合,利用内容资源优势,主动同数字出版融合,使出版产业紧跟国际脚步,在全媒体的大背景下,数字出版焕发新活力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J].中国出版,2010(21):6-8.

[2]. 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中国报业,2019(07):5-7.

[3]. 张秀梅,郑鹏,潘春玲.基于SECI模型的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编辑学报,2014,26(02):188-191.

[4]. 邱俊明.探索数字出版盈利的全新模式[J].出版广角,2019(08):56-59.

猜你喜欢
传统出版版权数字出版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
“互联网+出版”的融合发展路径探讨
微信传播与版权法定许可制度的适用与建构
新闻作品权利归属与行使中的利益平衡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