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小学思政教育模式探索

2019-09-20 14:11赵虹蕊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9年8期
关键词:道德思政政治

赵虹蕊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使一切可以利用的碎片时间被不断开发并影响受众。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如微信、微博、微电影、微视频、微课程等各种“微”产品层出不窮。互联网的发展为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启了全新思路,思政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育路径的拓展,尝试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探索“微思政”教育模式。

“微思政”教育就是从微观视角出发即时渗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它很小很细,看似随机,实则是精心设计的,其内容会涉及思想、道德、心理等教育的方方面面。相对于传统思政教育而言,它能够使学生获得直观的道德体验,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微思政”更加关注细微处,更加体现人文关怀,以学生实践体验为教育的核心内容。思政教育者可借助新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和动漫等形式生动表达“微思政”内容,从而增强“微思政”的辐射力,使学生看到、听到的内容更加生动、丰富、多样,从而极大增强了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1.“微思政”模式要遵循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新媒体时代,“微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有三方面优势。一是“微思政”立足小微,源自生活。“微思政”立足小微,表达简洁,直接指向具体的问题,关注学生身边小人物、小现象、小故事,主题突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带动学生主动关注成长过程中的每个节点,彰显其道德实践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生命气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是“微思政”形式多样,易于选择。它是一个积极的提醒,一种行为的示范。特别是通过微阅读、微评论或朋友圈等,以多样的微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不集中、耐心不长久等问题,这种思政教育形式可谓事半功倍。三是“微思政”关注体验,而体验教育是一个道德认识的过程、道德实践的过程、道德情感升华的过程。“微思政”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室,不为空间所困、不为时间所限,它提供给学生亲身实践体验平台,以此来熏陶和启迪他们,把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转化为内在品质。

2.“微思政”模式在小学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微思政”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一定要因势利导,开放互动,切合实际。一要以传统节日、重大节日、纪念日等节点为契机,围绕国史党史、理想信念、道德修养等内容,设置主题,引导学生在新媒体平台上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使网络新媒体成为引导学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的有效通道。二要构建师生互动的长效机制,建章立制,引领有效、育人有方。三要培育校园网络保障队伍。学校要着力建设一支由班主任、思政教师、网络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大队部学生干部等组成的校园网络工作小组,强化监管,优化“微思政”教育环境,积极构建和谐、健康的校园网络。

3.“微思政”模式是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探索

网络媒体所具有的人性化的交互式体验,使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实现了平等的良性互动。通过这种互动交流,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加深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关心,并因材施教,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发展和学习的良好氛围。微思政还以网络文化的形式,通过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动漫、图片、视频、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得以呈现,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更优化。

(责任编辑:文宝)

猜你喜欢
道德思政政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跟踪导练(五)(2)
思政课“需求侧”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