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市大柴坞竹海旅游开发思路探析

2019-09-23 05:40刘佩琳陈爱根鲍瑜胡筱彤彭海芳李莲香
山西农经 2019年6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

刘佩琳 陈爱根 鲍瑜 胡筱彤 彭海芳 李莲香

摘 要:德兴市大柴坞竹海旅游开发交通和区位优势明显,其核心资源优势在于毛竹构成的生态环境及传统文化。分析了大柴坞竹海旅游项目开发现状、障碍及发展机遇,从总体定位、未来愿景、主题分区等3个视角对其开发思路进行探索。

关键词:德兴市;大柴坞竹海;旅游开发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06-006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大柴坞竹海毗邻德昌、上德、景婺常等3条高速公路和京福、九景衢、乐德等3条铁路,交通发达。大柴坞竹海总占地面积约84.00 hm2(含洪家村0.67 hm2飞地)。新营镇是德兴城市建设的主要区域,区位优越,大柴坞竹海旅游开发市场前景广阔。

1  大柴坞竹海旅游开发现状

1.1  核心资源现状

(1)竹林。新营街道是德兴市主要毛竹产区,约占德兴市毛竹林总面积的15%。林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夏季凉爽。

(2)山地。大柴坞竹海多丘陵地貌,山形北低南高、西低东高。海拔高度适宜,林间多小径,宜开发山地户外运动、森林康养类项目。

(3)气候。当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具有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及无霜期较长等山区小气候特点,可使肌体新陈代谢、生理节奏和机能处于最佳状态。

(4)村落。北部区域散布多个自然村,基本呈空心化状态。民居、田地等景观及其他可流转土地资源,能为项目开发所利用。

(5)旅游商品。开发企业已利用毛竹进行了相关产业投资,生产有竹筒酒、竹编制品以及各种笋类原生态与深加工商品。竹业加工市场和休闲康养市场,已具备了一定产业积淀。

1.2  基础设施现状

(1)道路。周边村道较窄,死角多,竹海可进入性差。林区道路交错纵横,穿村主干道用于毛竹运输功能。林中小径部分是毛竹砍伐工人开拓,多数小径荒废多年,成为兽道。

(2)水系。山谷溪流常年流水,为直饮山泉水。林区主水系不突出,多条径流淤塞,得不到维护,区块渗水现象较为严重。

(3)护林设施。护林设施简陋,卫生环境差。部分建筑物坍塌,甚至遭废弃。

(4)停车场。目前没有专用停车场地。居民房前屋后部分空地,可用于临时停车。

1.3  旅游资源竞合现状

(1)竞争现状。周边散布凤凰湖、大茅山、山谷部落等湖泊、山岳、乡村景区,具有趋同的自然资源与活动项目,形成了竞争威胁。三清山、婺源等高品质景区夹围,对项目形成强势品牌形象遮蔽效应。

(2)合作现状。竹海在新营街道偏东南一隅,空气清新、环境静谧。通过特色产品开发,能与其他产品形成资源与市场互补,借势而起、共同发展,打造新营街道的旅游龙头。

2  大柴坞竹海旅游开发障碍

2.1  林相风貌差

竹海区域总体生态环境较好,但毛竹林景观单一。杂草丛生,水系欠佳,景观林相风貌较差,尚需进行景观梳理和一定的林相改造。

2.2  缺少文化景观

竹海所在区域难以挖掘出有一定知名度,且具备良好旅游开发价值的文化景观资源。只能发挥传统竹文化进行文化创意设计,对开发工作是一种挑战。

2.3  接待基础弱

竹海为丘陵地貌,外部进入条件待提高。可开发用地受制约,建设存在一定困难。基础接待设施匮乏,需进行统筹规划。周边村落空间部分可改造提升,主体接待设施均需全部新建。

3  大柴坞竹海旅游开发机遇

3.1  时代发展机遇

我国步入国民休闲新时代。休闲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实现了旅游“从动到静、从行到居、从累到闲”的行为方式转变。

我国迈入旅游發展新时代。旅游休闲化、个性化、自助化、体验化、智慧化、高速化时代来临,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由注重游览景点,转为追求身心舒适、特色体验。

我国进入森林康养新纪元。森林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等,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就业空间和普惠民生的新兴产业。开发和提供优质的生态教育、游憩休闲、健康养生养老等生态服务产品,推进森林体验和康养产业,发展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扶贫于一体的林业综合服务业[1]。

3.2  上位规划支撑

《德兴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将德兴市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示范区。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为目标,实施环境提升战略,大力发展以低碳为特征的循环经济、绿色经济[2]。

《德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完善方案》要求充分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和地域文化特色,围绕“养生在德兴”的旅游发展定位,大力发展“养生休闲、观光度假、文化体验”特色旅游产业,积极创建省级(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加快推进赣东北旅游一体化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提出,德兴等地以建设景区支撑型特色城市为目标,积极开发山地型、森林型、保健型等丰富多彩的度假产品类型,满足多层次旅游休闲度假需求。

4  大柴坞竹海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

4.1  总体定位

以竹文化、竹产业为抓手,以森林康养基地为基础,以“竹生态”休闲度假生活方式为元素,构建多元产业、跨界共享、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以满足中高端游客的休闲度假、康养疗愈需求为导向,以协调好休闲度假项目与生态资源、乡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核心,以实现当地产业集聚与结构升级为目标,在塑造省市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基础上,打造集生态休闲、精品度假、养生疗愈、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创新区。

4.2  未来愿景

首先,立足竹林生态资源,创新民众休闲方式。打造多元休闲活动,定制休闲方式,让每个游客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量身定制的休闲产品和休闲活动。启发式休闲,激发游客产生休闲欲望和想法,延伸消费链条,增加弹性消费。

其次,打造完善的休闲环境体系,让游客全面感受休闲情境、便捷参与休闲活动。通过景观林相、村容村貌整治等做到“处处有美景”,开展季节性活动、文化韵味等做到“时时听故事”,营造放松的感官环境,让人放松心情,乐享其中。

再次,培育休闲文化,让每个村民认同休闲理念、养成休闲习惯。旅游场景营造中,生活环境要宽松而有序,让游客在茶香暖阳里品味竹山竹海,倾听竹涛钟鸣。

最后,要争创国家示范意义的生态康养旅游产业创新区与中国首屈一指的森林康养旅游基地。以原生态、多体验的环境和人性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打造竹海休闲景区的中国标准,形成休闲竹海建设的设施、环境、服务、产品等标准,做国内竹海旅游休闲标准的制定者与先行者。

4.3  主题功能区布局

4.3.1  天和——竹海户外体验区

根据项目地区块特点,结合国家体育旅游、生态旅游、研学旅行等相关政策背景,积极谋划旅游新业态。将此区块打造成为德兴市首屈一指的户外教育体验与培训中心,建设集户外拓展、历奇体验、丛林探险、帐篷营地、休闲山庄等内容于一体的竹海生态户外体验区。

4.3.2  地和——竹文化产业园区

深度挖掘竹文化内涵,打造集竹文化展示、创意与竹产品展销于一体的产业链条。配套观光休闲、研学考察、工坊体验、会展销售等服务功能,打造赣东北地区竹文化最突出、品牌最响亮、设施最先进、配套最完善的竹文化产业园区。

4.3.3  人和——森林康养度假区

依托竹林生长状况、地形走势、静谧私密感等特征,开发特色竹林养生、竹主题SPA等康疗项目。以主题度假屋和竹鹿养生谷为项目支撑,发展中高端康养度假社区,规划建设45套主题度假屋。

4.3.4  恬和——竹海人家耕读区

租赁村民现有闲置房源或以土地入股等方式,開发旅游民宿业态。将民宿与竹文化、田园文化、耕读文化融为一体,打造特色主题民宿,吸引城市老年人养老度假和家庭亲子度假。

4.3.5  禅和——竹林精舍祈福区

山顶地势开阔,视野较佳,留存有古代寺庙的残垣断壁。结合竹文化主题与自然环境,重新恢复寺庙遗迹,烘托禅林竹海意境。创办赣东北禅修文化中心,将国学、禅修等文化在赣东北区域全面推动。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6-05/20/content_5074981.htm.

[2]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德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调整完善方案[EB/OL].

http://sr.jxgtt.gov.cn/News.shtml?p5=81076449.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
红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浅谈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
白沙古镇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探讨
探析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
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