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恐龙
——种数和产地篇

2019-09-24 08:31王原金海月谢丹
化石 2019年3期
关键词:恐龙蛋省区产地

王原 金海月 谢丹

别一张口就是霸王龙,能说出几种中国恐龙才更有范儿!

你认识哪几种恐龙呀?脱口而出的很可能是霸王龙、三角龙、腕龙吧!但这些都是外国的恐龙。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能说出几个中国恐龙的名字吗?世界上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是哪个?美国?英国?谁说日本我只能“呵呵”了:那可是个火山岛国。中国有多少个省区产恐龙化石?骨骼、蛋、足迹都算上?请注意,这里是指“非鸟恐龙”,因为鸟类是恐龙的后代,是“未亡的恐龙”(引自徐星老师同名书):现在还有1万多种恐龙(鸟类)与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昨晚你家还做了一道菜,叫“西红柿炒恐龙蛋”!

根据保存的化石类型,恐龙(本文均指“非鸟恐龙”)化石可以分为骨骼化石、蛋化石和足迹化石三大类。中国根据骨骼化石研究命名了308种恐龙(资料至2019年6月),根据蛋化石命名了70种恐龙蛋(资料至2019年6月),根据足迹化石命名了60种恐龙足迹(资料至2018年1月)。这些都是“有姓有名”(属名、种名齐全)的恐龙。此外,中国还有数十个未定(属)种的恐龙,并未包括在上述统计数字中。

中国的马门溪龙是世界已知脖子比例最长的恐龙【彭光照供图】

恐龙骨骼化石:

发现于中国22个省区(根据中国古动物馆2019年6月统计),它们是辽宁、内蒙古、四川、新疆、甘肃、云南、河南、山东、广西、江西、浙江、山西、广东、黑龙江、河北、重庆、安徽、贵州、吉林、陕西、宁夏和西藏。其中辽宁、内蒙古和四川是恐龙骨骼化石发现大省,而辽宁也因为发现众多的带羽毛恐龙而闻名于世界(见封底)。这些中国恐龙的生存时代涵盖了从侏罗纪早期到白垩纪晚期的不同时期。

2014年12月,中国古动物馆和啄木鸟科学小组联合出品了中英文双语的《中国恐龙知识扑克》(赵闯绘、杨杨文;徐星、赵祺、王原任科学顾问),其中推介了中国4大类20小类108种恐龙,以及46位研究中国恐龙的中外学者。中国当时所有已知的21个产恐龙骨骼化石的省区均有代表。

据中国古动物馆2019年6月统计,目前中国根据骨骼化石研究命名的“有姓有名的”(即属名、种名齐全)恐龙为266属308种,居世界首位。另外还有若干未定属种。由于各种原因,这308种恐龙中有些是无效种(比如同一种恐龙的不同部位的骨骼化石被分别命名了不同名字;这种情况下,后命名的是无效命名)。

2012年,中国古动物馆根据专家推荐和网上评选,将云南的许氏禄丰龙、重庆的合川马门溪龙、辽宁的顾氏小盗龙、新疆的江氏单脊龙和山东的棘鼻青岛龙一起列为“中国恐龙五宝”。这五种恐龙也分别属于不同的生存时代和分类类群,具有一定的覆盖面和代表性。我们将在后面的“恐龙五宝篇”中做更详细的介绍。

由于《侏罗纪公园》、《侏罗纪世界》系列等好莱坞电影的热映,掀起了一股恐龙热潮。而很多世界闻名的恐龙,比如霸王龙、异特龙、三角龙、梁龙、腕龙等都是在美国首先发现化石,并研究命名的。难怪大家一张嘴,能说出名的都是这些美国的恐龙。美国已经命名的恐龙有226属285种(据Wikipedia,2018年底统计),排在世界第二位,但其中也有不少是无效种。尤其是Othniel Marsh与Edward Cope两位学者在19世纪后期争夺美国恐龙的发现与命名优先权的过程中,开展了著名的“骨头大战”(Bone Wars),干了不少抢先命名、乃至草率命名的尴尬事。2010-2018年间,美国命名了50种新恐龙,而中国对应的数字是84种。从总体数量和增长趋势看,中国已经领先,但关于这个项目的世界第一的竞争也许还会进行一段时间。

英国是世界上恐龙化石最早发现(如巨齿龙、禽龙)和最早产生“Dinosauria”(恐龙)这个单词的国家(大英自然博物馆的首任馆长Richard Owen于1841年创造该词)。而日本作为一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即使有少量恐龙,化石也很难保存下来。但“恐龙”这个中文译名的由来应该感谢日本,这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学者(有人说是章鸿钊先生)直接把日文中的平假名“恐竜”二字引入了中国。

《中国恐龙知识扑克》的外包装【赵闯设计】

《侏罗纪公园》电影海报

世界最早被描述的恐龙骨骼——巨齿龙的股骨远端及其出版物封面【来源:Wikipedia】

恐龙蛋化石:

发现于中国15个省区(根据王强老师2019年6月统计),它们是河南、广东、江西、浙江、新疆、甘肃、内蒙古、吉林、辽宁、山东、陕西、湖北、江苏、安徽和湖南,其中河南、广东、江西等是恐龙蛋产出大省。产恐龙蛋化石的地层时代为白垩纪早期至晚期。中国未发现侏罗纪的恐龙蛋,虽然2013年在云南禄丰发现了一些早侏罗世恐龙的胚胎骨骼,但那些是零散分布于地层里,并没有保存在蛋壳中。根据2015年1月出版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志(恐龙蛋类)》(赵资奎、王强、张蜀康编著)统计(资料至2013年底),中国有13蛋科、29蛋属、65蛋种的恐龙蛋,蛋的种类居世界首位。至2019年6月本文撰写之际,该组数字更新为16蛋科、35蛋属、70蛋种(王强老师提供资料)。

恐龙足迹化石:

根据李建军老师2018年1月统计,中国在24个省区发现了中生代爬行动物和鸟类足迹化石,有属名、种名的共计58属77种;其中恐龙足迹有43属60种(另外还有30个未定属种的恐龙足迹),见于山东、辽宁、内蒙古、甘肃、四川、重庆、河北、云南、湖南、新疆、北京、江苏、吉林、河南、宁夏、贵州、陕西和黑龙江等18个省区。根据2015年10月出版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志(中生代爬行类和鸟类足迹)》(李建军编著)介绍,在国外学者1989年统计的世界规模最大的十个恐龙足迹产地中,中国有四个产地上榜(按单个产地的足迹个数):辽宁朝阳(中侏罗统)、山东诸城(下白垩统)、内蒙古鄂托克(下白垩统)和甘肃永靖(下白垩统),分列第2、3、5、6位。而2015年的新调查认为山东诸城的产地实为中国最大、足迹最丰富的恐龙足迹化石产地。

山东诸城的恐龙足迹(恐龙行进路线发生了大角度转弯)【王克柏供图】

中国恐龙化石产地:省区级分布图(排名前三的产地用较大图标表示)【资料来源:中国古动物馆】

在我国大多数恐龙化石产地,有骨骼的地方缺少蛋,有蛋的地方不见足迹。但也有一些产地,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骨骼、蛋和足迹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地区(但不一定是同一个时代或同一个化石层位),比如山东诸城、莱阳,辽宁朝阳、广东河源和浙江东阳等,它们也成为世界罕见的“三位一体”的恐龙化石产地。

此外,在湖南、湖北和江苏省,虽然没有发现恐龙骨骼化石,但却发现了恐龙蛋化石,说明这里也曾有恐龙生存繁衍过,只是尚未发现骨骼化石,值得进一步的寻找工作。同理,虽然在北京没有发现任何恐龙骨骼和蛋化石,但延庆区的恐龙足迹(见本期封面∕郭建崴摄影)显示,巨型的恐龙曾在亿万年之前的首都大地上漫步。

综上所述,把上面三个恐龙化石类型(骨骼化石、蛋化石和足迹化石)的产地合并,就得到了中国恐龙化石的全景分布图:目前中国至少有26个省区产恐龙化石(不含未鉴定到种的化石产地)。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作为世界恐龙化石发现第一大国的地位,是几代学者和技术人员在过去近百年中,野外采集、化石修复和室内研究工作的辛苦和智慧的结晶,十分值得国人为此骄傲!

猜你喜欢
恐龙蛋省区产地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
警惕“洗产地”暗礁
食物离产地越远越好
开年第一会,11省区打响“当头炮”
真抓实干,为这26省区点赞!
好大好大的恐龙蛋
恐龙蛋找伙伴
河南西峡县恐龙蛋大发现亲历记 我与恐龙蛋二十年
中国行政区域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