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四项生化指标水平检测的重要意义

2019-09-24 06:28安园
智慧健康 2019年23期
关键词:胆碱酯酶乙型磷酸酶

安园

(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为在发生肝硬化等更加严重后果前控制疾病发展,本院经多年临床实践探索,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1],其中有四项(血清胆碱酯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清蛋白)在临床诊断意义得到验证[2-4],为更深入地了解这四项生化指标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价值,现将本院2016 年至2018 年收治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于2016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本院收治确诊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0 例为分析对象,设为观察组,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年龄在24~66 岁,平均(44.8±5.1)岁;病程时间在7 个月至8 年,平均(4.1±2.7)年。该组患者纳入标准如下[5]:①以往有乙型肝炎病史;②病程时间在6 个月以上;③肝功能异常,或者存在蜘蛛痣/慢性肝病脸容/肝掌等特征;④存在乏力、右上腹隐痛症状。排除标准[6]:①确诊肝硬化或者肝癌;②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③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另选同期到本院进行健康体检提示无异常人群,随机抽取50 例将其设为对照组,男女例数各为25 例;年龄在25~65 岁,平均(43.7±5.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统计学软件处理提示无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 检验方法

所有纳入对象在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肘关节静脉血液,用真空管抽取,量为3 mL,对抽取血液进行分离,得到血清后对标本进行生化检验。其中血清碱性磷酸酶检测手段为循环酶速率方法[7],血清总胆红素、胆碱酯酶、清蛋白检测方法选择比色法[8]。

1.3 阳性标准

①胆碱酯酶指标低于4000 U/L 或者超过12600 U/L,判定阳性;②总胆红素指标低于5.1 μmol/L 或者超过19.1 μmol/L,判定阳性;③碱性磷酸酶指标在140.0 U/L 以上,判定阳性;④清蛋白指标在35 g/L 或者超过55 g/L,判定阳性[9-10]。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文所涉及要统计学处理数据输入SPSS 20.0 软件,用(%)表示计数资料,接受χ2检验。用(±s)表示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计算所得P<0.05 则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阳性率

在四项生化指标中,胆碱酯酶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三项指标观察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1。

表1 两组纳入对象四项生化指标阳性率情况比较

2.2 生化指标

在具体数据方面,观察组血清总胆碱酯酶、清蛋白指标低于对照组,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请见表2。

表2 两组纳入对象四项生化指标数据比较(±s)

表2 两组纳入对象四项生化指标数据比较(±s)

3 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属于严重肝脏器疾病,是由于机体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肝脏受到损伤并引发的系列临床症状,而慢性则是特指感染病病程在半年以上。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系统性干预措施,对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都会造成威胁。当前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的重点在于临床诊断,为了更好地保障此类疾病患者能够得到针对性的治疗,诊断方式除了能够鉴定疾病,还应该可帮助医生了解疾病进展过程、活跃程度以及在接受治疗后病情抑制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胆碱酯酶活性程度受到肝细胞合成功能影响,因此常用于评价肝脏组织受损以及肝部疾病预后,其半衰期短的特点使其作为敏感指标。血清蛋白在临床作为反映肝功能相关指标,已经得到肯定。正常情况下胆汁酸于人体内储存量较低,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脏细胞受损,对该指标的清除效率明显下降。胆红素则是肝脏代谢产物,与胆汁酸均可准确反映肝脏的清除与排泄功能。分析本文表1、表2 相关数据,可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正常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血清胆碱酯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清蛋白四项生化指标有助于确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同时还能帮助医生掌握病情发展程度,通过数据差异可更好地了解病情活跃程度,调整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胆碱酯酶乙型磷酸酶
2011—2020年平顶山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大豆紫色酸性磷酸酶基因GmPAP14启动子克隆与功能分析
藏医催泻疗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回顾性研究
血清胆碱酯酶对胃肠道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
华南胡椒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胆碱酯酶活性研究
酶级联反应放大策略用于灵敏检测酸性磷酸酶
老年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检测胆碱酯酶的临床意义分析
碱性磷酸酶钙-钴法染色的不同包埋方法比较
丁酰胆碱酯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胸腺肽α1治疗36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