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醇香

2019-09-24 18:30石争光
湖南文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梅山邵阳号子

石争光

暮色四合,我缓步走出办公大楼。百米开外,赛双清公园内已然游人如织。此地位于新邵县城酿溪镇西南之畔,有峭壁如削,江水环流,谓之“临江绝色”,下有井口潭,幽深莫测。登临悬崖上之六角亭,一阵阵花香扑面而来。举目四顾,江面波光粼粼,两岸灯火闪烁,大半个县城尽收眼底。

酿溪镇

酿溪镇位于县境南部资水与酿溪河汇合处,资水穿境而过。春夏水涨,资水倒灌入溪,故名酿溪。解放前,这里不叫镇,只有沿酿溪的两条街道。一条老街,两里多长,现在叫小河街;另一条新街,半里多长,后来叫大河街。当初这里没有公路,本地大宗的土特产,比如生姜、辣椒、百合、烟叶、药材等,都要用船运出去,邵阳县九公桥的煤炭、邵阳市的百货、新化的陶瓷、益阳的谷米等,也都要用船运进来。人们在酿溪与资江的交汇处,老街的尽头,新街的对面修了一个近两百米长的大码头。码头边每天帆船云集,装货的、卸舱的、验船的、过秤唱码的、推船下水的,人喊马叫。这里的人要到邵阳市去,一般不从水路坐船。因为水路远,有三四十里,且是上水船。從这大码头摆渡到河对面大坪曹家码头,走雷家坳、长春亭、匡家岭,再过渡到邵阳市,只有十六里,还是石板路。不光酿溪的人到邵阳市去要从此过渡,就是涟源蓝田、新化金竹山、坪上一带的客商,都要在这里歇脚,从此码头过渡。这个渡口光渡船就有三条,酿溪渡那时远近闻名。遥想这样的景象,我常常会想起沈从文的《边城》,想起边边城的渡口。不知当年的酿溪渡,是否也有一个像翠翠一样的女孩,是否也曾在时光里流淌过一个同样哀婉动人的故事?

一九五二年二月,政务院将全国著名的大县——邵阳县和新化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了一个新县,叫新邵县。酿溪镇理所当然地成了县城,公路也很快四通八达,运货的帆船也少了很多,老街和新街立刻成了背街。但这个渡口并没闲着,因为增加了很多机关、工厂、商店,对岸大坪又办起了新邵一中,每天从酿溪渡上下街的、上下班的、读书出差的、走亲访友的,比过去成倍增多,三条渡船都不够用。为解决过渡的拥挤问题,政府又允许私人划子收费摆渡,因此酿溪渡口又多了四五只划子,酿溪渡比以往更加热闹。

改革开放后,渡口的木板船被机帆船替代,人们过河时方便了不少,也舒适了不少。只是,在码头这边有一个下坡,在那边有一个很长的上坡,上上下下依然有不少麻烦。再后来,在渡口的上水方向从银三角通大坪修了一座桥,人们直接从桥上过,酿溪渡终于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现在那里变成了沿江风光带的一个非常舒适漂亮的休闲场所,但酿溪渡依然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酿溪镇小河街居民朱余才根据酿溪渡的变迁,写下了颇有文采的长篇小说《酿溪渡传奇》,但我更喜欢白云诗社社员贺元轩《酿溪》诗中带给我的清新感觉:

十里春堤柳色青,山城二月雨濛濛。

酿溪初酿桃花酒,一路醇香下洞庭。

九头岩

地名往往隐藏着大地及时间的秘密,比如九头岩。九头岩位于酿溪镇九头岩村,三面环水,风光秀丽。村庄虽小,历史和文化底蕴极其深厚。

一九五二年新邵建县之前,九头岩村为新化通往邵阳的主要干道。相传,古代因居住此地的百姓以梁姓居多,故名“洲河梁家”。清代,当地交通以资水航运为主,“洲河梁家”是新化通往邵阳的必经之地。沿河而下,两岸悬崖峭壁,水流湍急凶险,唯有行至“洲河梁家”河段,水势逐变平缓,水面宽敞;北面距“洲河梁家”三十余里的高桥村,老百姓们有意在“洲河梁家”的资江两岸修建渡口码头,以便通行。彼时,有位乡贤主动出资修筑码头,头天用火药炸开山石,第二天被炸开的山石已自行合拢,如此反复多次,众人大惑不解。后来,有高桥村和“洲河梁家”的九位乡贤共同出资来修筑码头,并按照高人指点,用狗头血祭拜山神土地。如此,被炸开的山石不再合拢,两岸码头得以修成。码头修好后,能停泊大小船只近百艘,每天都有五十至六十艘过往船只在此留宿,成为当时重要的交通要地,当地因此热闹繁华。村民们为纪念出资修筑码头的九位乡贤头领,遂将此码头命名为“九头岩码头”,“洲河梁家”也改名为“九头岩村”。

此后,当地的公益事业得以传承延伸。码头修好后,又有乡贤捐资建造两艘渡船,以方便两岸行人过往。更多的乡贤则出资修筑了高桥村至九头岩码头、九头岩码头至邵阳市的全程青石板“官道”。因水运、陆运的拉通,九头岩村进入历史鼎盛时期,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一九五二年新邵建县,县治酿溪村,新化至邵阳的官道改道。后又因在附近柘溪村修建了晒谷滩水电站,水运受阻,九头岩村渐渐不复当年光鲜。

而今,随着新邵县强力推进旅游全域化,加快建设大美湖南之心,九头岩以其风姿绰约的身影,正在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白水洞

白水洞其实并非洞,而是一个十余公里的峡谷,峡谷对峙拱卫,其形似洞,流泉訇然中出,其色如银,而称白水洞。明邑侯宋大荣有诗云:“入洞二三里,居民四五家。连山有杉竹,蔽野尽桑麻。梅雨润浸帻,槐风凉透纱。流泉清可听,为我洗嚣哗。”

绵延的峡谷幽僻、宁静,与谷外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也次第展开着一幅幅风格迥异的山水画图。当然,白水洞也还是有洞的,而且有众多大小不一的溶洞群。形成于第二纪冰川期的白龙洞,内有“南天一柱”“天下第一帘”“海底世界”,被专家誉为溶洞的三大奇观。

水是风景的灵魂,有水的山才会有灵性。白水洞的水,其色,是生生的银白;其质,是晶莹剔透,绝无瑕疵;其形,则如庄子的文章,随物赋形,不择地而出。一般风景区的水,更像一个柔情的女子,在山脚环绕着青山,此所谓的“郴江有幸绕郴山”;而白水洞的水,则是“长”在山上,源自山脊之巅的流泉飞瀑。寻根溯源,不但可以体验到登山之乐,也可以领略到白水洞的无穷水趣。

白水洞的核心景区在新邵县严塘镇的白水洞村,下得车来,拾级而上,前面猛然传来澎湃的涛声,循声望去,但见乱石丛中,飞银溅玉,一股流瀑喷薄而出,这就是白水洞十二景之一的银涛峡了。赏玩银涛峡,最惬意的是枕石听涛。随地找一块巨石,仄身而卧,看那瀑飞如银,听那涛声似雷,舒展长臂,似可揽浪花入怀。沿着那或明或暗,忽大忽小的溪涧滩涂上溯,一路打闹嬉戏,捉鱼抓蟹,也可一路感受白水洞的水趣。滴水岩瀑布,水珠似断线珍珠,丁冬有声,有白乐天“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象;水帘洞瀑布,水幕从一波三折成梯级而下,有李太白“疑是银河落九天”之气派;再上行,螺蛳湖水库豁然目前,水面开阔,涟漪轻漾,很有“高峡出平湖”之叹。

梅山

“梅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历史的地域名称,泛指湘中一带山区,即今天的洞庭湖以南,南岭山脉以北,湘、沅二水之间成西南—东北走向的资水流域—雪峰山区。土地面积近五万平方公里。而其腹地,则是指湘中、资水中游,面积约一万平方公里的地方,包括今之安化、新化两县、冷水江市及涟源市、新邵、隆回、洞口县部分地区,绥宁则为梅山口。境内山峦重叠,溪谷纵横。

至于梅山得名,说法有三:一种说法是荆楚一带山上多杏梅,这块地方故称为“梅山”;还有一说是越王勾践的后代梅绢(姓名系逃亡后所改)定居今湖南益阳,因其姓而称该地为“梅山”;也有学者考究,“梅山”由“芈山”音转而来,“芈山”实指楚人居住之地。相传,春秋时期,湘中地区是楚王部众居住地,楚为芈姓,楚人居住地为芈山。而到秦汉时,因助汉高祖灭秦有功,故封侯,所封之地即为湘中山地。人们把他所据之地称为梅山,这又恰好与当地Mi音吻合。积习成俗,这片土地就被称为梅山。梅山地区因山高林密,民风强悍,“语言侏离”,交通不便以及当时的统治阶级实行封锁政策,故“不与中国通”。这里的人民过着原始农耕、渔猎生活,形成了带有浓厚的巫文化色彩的原始、封闭的土著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梅山文化不断向四周蔓延、辐射、渗透,覆盖范围不断扩张。其文化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宗教信仰;二是生活习俗;三是文化载体。

就宗教信仰而言,梅山人信奉原始宗教“梅山教”,它具有系统的神、符、演、会和教义。他们信奉的男神是梅山张五郎。张五郎,又叫开山五郎,是梅山祖师。相传他是狩猎能手,开山修路的巧匠,抗击外侵的英雄。他长着一双反脚,倒立行走,飞禽走兽都是他的传令兵。人们将其雕像敬奉于神龛上,逢年过节,进山巡猎,抗击外敌之前,必先祭祀一番,此习历千年不变。梅山人信奉的女神则有众多,流传较为广泛的是白氏仙娘、梅婆蒂主和梅山猎神梅嫦。这三位梅山女神不曾受封建伦理约束,原始性极强,展示了人的本性。由宗教衍生出许多关于巫、傩文化,神秘的法术,比如“化骨水”,这一法术就是一旦有人被鱼刺卡住喉咙,施法术的人端来一碗水,对着水念几句咒语,让人喝下他念过咒语的水就可以将鱼刺化下去。还有止血水、接骨水之类的神奇法术。

说到民风习俗,独特的民族风情,是梅山文化的又一个重要维度。梅山文化最初表现为一种村落巫傩文化,歌谣是梅山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武术是梅山文化的另一重要内容。梅山文化地域图有上梅、中梅、下梅之称,上梅指新化,下梅指安化,中梅腹地大熊山正是分隔新安两邑的界线。不同的地区其生产习俗也略有不同,“上峒梅山上山打猎”“中峒梅山掮棚放鸭”“下峒梅山打鱼摸虾”就体现了他们的各自特色。邵阳籍作家马笑泉先生的中篇小说《梅山》讲述的就是梅山三峒的故事。除了生产习俗,峒民们有着自己的婚嫁习俗和丧葬习俗,峒民在治病、驱魔、婚丧时以鼓锣相击。逢年过节或喜庆丰收,全峒男女一起吹吹打打载歌载舞,一连数天。此外,梅山人还有喂饭怪俗、诅咒骂俗、炒虫俗、喂烟习俗等独特的习俗。可以说,梅山习俗千奇百怪,五彩缤纷,是其他区域所不曾有的,尤其是黄河流域不曾有的。

至于文化载体,梅山峒民们表达思想,传递信息,反映生活,记事传书,甚至宗教教义都用歌谣表现。梅山歌谣,组合起来,就是梅山人历史的再现和写照。在记事传经方面,他们有峒事歌、族歌、节气歌、樵歌、秧歌等,这些歌或直传史事,或细唱传文,或详述经历,或明教事理。如史诗《酒歌》有三千多行,内容包括天文地理、部族迁徙、人伦教育、民情风俗等,是一部综合学科价值极高的史诗。梅山诗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立足生活,想象丰富,意境奇特。同时,音节匀称,顿数整齐,具有音乐之美。小孩从懂事起就由父母或兄弟姐妹教唱,以代代相传。例如:太阳落山又落坡,筲箕淘米用手搓。心想留郎吃晚饭,筛子关门眼睛多。

据考证,新化、安化一带为梅山文化的发祥地。在新邵建县之前属于老新化县的地方,有着更为浓厚的梅山文化渊源,对梅山文化的继承更为原始与直接。沿二一七国道翻过梅寨坳就进入坪上镜内,就可以听到与邵阳方言截然不同的坪上方言,梅寨坳的这座山叫做“琅概山”,以梅寨坳为界,山南讲邵阳方言,山北讲坪上方言。山南山北,尽管经历几千年的融合与渗透,如今都属于新邵县,但在坪上镇这块弹丸之地,依然保留着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与乡土风情。比如坪上人不兴过端午节,他们对端午节不是十分重视,家家户户在过端午这天不吃大鱼大肉,却必须吃红苋菜,苋菜上加一点捣碎的蒜泥。在坪上人心中,夏至节比端午节更为隆重,更受重视,家家户户中餐要大鱼大肉地吃一顿,即使在物质条件极为艰苦的时代,坪上人过夏至时没钱也要借或者赊些猪肉来庆祝节日。梅山文化中的傩文化在坪上也有很明显的例证,比如“喊魂”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隔着一个梅寨坳,坪上人在吃的风俗上与邵阳人有着许多明显的不同,邵阳人做菜喜欢用油炸、炒,而坪上人做菜喜欢用水煮。比如泥鳅、鳝鱼、青蛙、鱼这些腥味重的食物,邵阳人要用油将其炒得焦黄、喷香,而坪上人则从不用油炸,只用水煮,煮好后再加佐料。区别最为明显的是泥蛙、石蛙的做法,泥蛙和石蛙皮是黑色的,邵阳人要剥了皮,切成块之后再用油爆炒,而坪上人则不剥皮,也不切成块,就整只整只地用水煮。这样的吃法,过去邵阳人都不接受,时至今日,许多邵阳人都感受到了坪上菜肴的美味之处。因而在新邵这块土地上,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菜系,那就是坪上菜,其水煮活鱼、水煮盘龙、水煮猪肉、水煮泥蛙等水煮系列菜肴风行全县,尤其是坪上牛肚,已成为标志性的地方特色菜。

梅山也是蚩尤文化的发祥地,距今五千六百年前。蚩尤早期活动于安化、新化一带,其势力日渐强大后,与黄帝逐鹿中原,两军于梅山对垒,历经大小七十一战。其中最惊险的一次战斗,黄帝被梅山重重烟雾所困,不辨方向。后来,蚩尤在涿鹿与黄帝决战,战败被擒后斩首。据传,蚩尤所戴的木枷拋掷荒山,化为枫林,枫叶之所以那样红,乃蚩尤的鲜血染成。山海经载:黄帝杀蚩尤于黎山,弃其械,化为枫树。此后蚩尤部落的一支迁徙至梅山形成九黎族。

一九八八年五月,在武汉举行的“中国长江文化研究会”上,来自湖南冷水江市和新化县的两位学者首次提出,湘中地方自古以来存在的一种神秘古朴的民间原始文明文化形态,称之为“梅山文化”,这个概念当即得到大会的认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法国巴黎大学华南人类研究所和法国远东学院一些学者在法国图鲁滋一支东南亚移民族裔中,发现了一个名《又到梅山三十六峒游念》的巫教手抄本经,内容是表述瑶人死后灵魂需回梅山认祖归宗。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由中法两国学者发起的第一届“梅山文化研讨会”在新邵县舉办,吹响了海内外梅山文化研究的号角;一九九七年十月,第二届“梅山文化研讨会”在安化县举行,研究梅山文化的队伍不断壮大;二○○三年十月,第三届“梅山文化研讨会”在隆回县举行,梅山文化研究的领域进一步扩大;二○○六年,第四届“梅山文化研讨会”在新化县召开,将梅山文化的研究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九百多年来,深厚悠远的土著文化和历代移民带进来的外地文化不断整合、交融、同化,形成了丰富多彩而独具特色的新梅山文化。

石马江

石马江系资江干流,源于隆回县,流经新邵的迎光、龙溪铺、巨口铺、小塘、新田铺五个乡镇。在新田铺镇大禹庙村注入资江。石马江全长虽仅百余公里,却因流经森林茂密、山势险峻、地形跌宕的雪峰山东脉,支流众多,奔腾直泻,极具气势。其美丽与豪放陶冶了两岸人民快乐、坚毅和奔放不羁的性格特色。石马江号子主要流传在新邵县迎光、龙溪铺、巨口铺、小塘、新田铺的石马江流域一带,新邵东南部、隆回高坪一带亦有分布。二○○八年,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石马江号子的产生与梅山文化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石马江号子最具代表性的虽然是石马江石工号子,但历史最悠久的却是石马江朝圣号子。朝圣号子现又名“南岳歌”,起源于梅山的祭祀音乐。梅山文化可上溯至楚辞的《九歌》。梅山文化主要表现为以巫文化为代表的梅山教,所祀诸神除道教的太上老君外大多为普通劳动者,甚至有打猎捕鱼、采石修桥、洗衣浆衫诸君,其山歌、号子等多是从祀神的巫乐中演变发展而来。现在的“南岳歌”依旧在各地的朝圣歌中独具魅力,石马江“南岳歌”一唱,余皆敛声。

石马江两岸为崇山峻岭,高山多石,百姓多以采石为业,历朝历代涌现了大量优秀的石工。至清末和民国初年,几乎村村户户皆有石工。石马江号子最先形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在石马江号子中,最为著名的是小塘的石工号子。小塘石工号子比较成套,分长号、短号、急号三类。长号用于拉石头,短号用于撬石头,急号用于抬石头上坡过坳。呼号歌词即兴编唱,做什么唱什么,见什么唱什么。小塘是有名的石匠之乡,位于新邵县北部,与隆回、邵阳县接壤,有“一脚踏三县”之称。近千年来,小塘石匠口传心授,瓜绵椒衍,世代传承。解放前,该镇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石匠外出做工,所雕刻的龙、凤、狮、象和“八仙过海”“哪吒闹海”等整套图像,堪称绝伦。一九八七年鼎盛时期,小塘镇石工达到二千八百人。

石马江号子产生于生产劳动中,是一种劳动号子。“作则歌,歌则舞”,歌声起处必有劳作。劳作者神情亢奋、孔武有力,歌声粗犷,手舞足蹈,姿势优美,使得行人驻足,引颈围观。一九五八、一九五九年,石马江边八十多位优秀石工,受新邵县委的派遣,参加人民大会堂的修建。他们在劳动中喊的石工号子振聋发聩,赢得路过的首都人民一片喝彩:“劳动者之歌好听!”也引起了文化部有关领导的兴趣和好评。上世纪七十年代,湖南省文化部门的专家们为参加全省文艺调演的石马江号子授予很高的荣誉,饶有兴趣地对石马江号子的曲号、风格、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调研,一再强调要将这一优秀的民间音乐挖掘开发、保护和利用起来。二○○二年,中央电视台通过采访收集,将石马江号子编入“湘中热土”节目,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石马江号子一时名扬海内外。

在资江岸边徜徉,一抹脉脉余晖,在江面上随波光流动。一只飞鸟从眼前掠过,翅膀,有如一架镀金的小小钢琴。这细微的空气振动,哦不,这黄昏的音乐,将我从沉思中拉了出来。游人渐渐散去,这临江的亭台上,只剩下我,独自与眼前的平静江水相互凝视。有人告诉我,如果把湖南省版图对折两次,全省的几何中心就在邵阳、娄底的交界处,而新邵则是湖南“大地的原点”。正是这方热土,给了我文化自信的乳汁,并哺育我成长。

猜你喜欢
梅山邵阳号子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吼出来的非遗绝唱
寻梦
我家的“号子”
武汉码头号子的艺术特征探析
长江8号
论梅山道教文化中的“巫”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