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共性及其实现

2019-09-24 18:41侯爱娜
智富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实现公共性

侯爱娜

【摘 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相关政治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在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时也能依据严格的规章制度采取合理科学合理的措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是我国典型的政治活动,并且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但是其在实际的选拔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相关人员应积极的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的解决。基于此目的,本文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内在特点、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措施方案等方面展开详细的探讨,以此来给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共性;实现

一、针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共性探讨

从一般性认识角度分析我国的政治、哲学以及公共管理相关领域,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共性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共权力、公共利益、公共参与度、信息公开性、政治制度等方面,在此过程中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公共性具体内涵、特点的分析意见都存在差异性,但是某些原则上能够达成一致。首先,部分专家学者认为公共性其本质内涵就是指公共权力,而产生这种权力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对维护、提高以及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具有强大的需求性[4]。其次,公共性显现的特点是行使公共权力时能够极大的遵守其公平性、正义性。

从功能目标角度分析,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实现对我国干部资源的整合优化,使其在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公共利益显著增长。我国各级党委以及相关人事部门往往是进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工作中的主要人群,在实际的选拔工作中工作效率与公共利益的增长存在直接联系,因此相关人员在进行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时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广大人民群众以及其他共产党员对该项选拔全过程了解,同时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以及监督权可以有效实现,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可以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从价值导向角度来看,在进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过程中,通常都会采用公开选拔的方式,这也意味着各项环节都能够实现透明化、公开化、公平化。采取这一措施,人民群众可以参与到选拔过程中,积极行使自己拥有的各项权利,将会使选拔领导干部标准更切合人们的需要。

二、针对党政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具有不足的分析

权力拥有者以及全力掌控者之间是互不联系的,这是公共权力最基本的特征,将会致使公共权力的使用、目标、方法等与期望存在差距。公共权力掌控者以掌握权力的便利实行标准制度外的活动,从而将会严重违背公共利益的原则并对政治生态系统的相关工作造成消极影响,进一步致使公共性受到严重的破坏。

信息公开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中必须要采取的措施之一,同时也是公共性实现必须要遵守的条件之一。行使公共权力的相关人员应按照法律法规公活动的信息情况,为全面防止信息不对称性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人民群众应积极地以信息为依据,主动的行使自己拥有的各项权利[3]。在实际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信息公开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主要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因此其内容的丰富程度不健全,往往只是会对其学习工作经历、任用结果等方面公开,对于其工作业绩、工作成就、干部素质等方面的公开程度较低,有关人员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审判。信息公开方式具有单一性的特点,通常会采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形式公开,但是其表达具有一定的落后性、传统性使得人们对其关注、互动程度有局限性。若是不及时有效的解决信息公开问题,将会引起社会质疑,对选拔工作的进程也会产生阻碍。

随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共性生产有效的促进生产空间发展壮大,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制度理性化发展较快,民主化公众参与程度较低。这充分表现在人民参与的范围集中在具有选拔对象单位的部分人员,广大人民群众并不能有效的参与到其中。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参与有关活动的针对性较弱,尤其是在民主评测环节中,人们对选拔对象的情况并不全面了解,甚至对于其中部分人部分选拔对象从未了解过,这将会大大降低人民群众意见的真实性。

三、针对实现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公共性的优化分析

由于公共权力具有一定的公共性,权力行使者要注重以公共利益为主要目的,使自身的行为活动服务于人们。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制约,使其充分的发挥监督作用,并将政治生态作为目标能够为公共权力的实行创造良好的动态链接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协调公共性并保持平衡,这大大有利于公共性作用的发挥。首先要保障领导干部自身具有良好的政治品格、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其在使用权力时公共理性发挥出自身的示范作用,带领其他领导干部更好的为人民服务[1]。其次,对于坚持正确的用人选人标准、思想价值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为人民服务政治理念的领导干部加以任用,从而有效的形成良好的政治氛围。最后,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管理,对于滥用权力的人员要按照规章制度给予惩治,做到权责统一,失责必究。

对于信息公开制度存在一定缺陷,相关人员要积极主动的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变革创新信息公开策略。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公开平台使党政领导干部的工作活动事件、个人背景、工作成绩以及所获得的奖励惩罚情况都能够实现公开,从而让干部群众了解其自身的真实情况,并且将其作为选拔任用的考察资料。要制定完善的信息公开责任追究制度,尤其是人们对公开的信息存在疑义或者严重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下,利用该项制度对相关人员追究责任,从而有利于各项信息公开工作的全面实施。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共性,不仅仅意味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的参与到工作过程中,还要保障其具有健全的公共精神以及生产品质符合高质量标准[2]。因此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首先要深入宣传选拔具有正确性、公平性、正义性,使人们充分认同该项选拔任用工作。其次,积极引导人民群众以集体利益为基础,坚决维护公共利益。在此基礎上,认识到从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最后,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革创新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制度体系、参与方式,使公共精神向着成熟化、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四、总结

由于公共权力具有的异化性、信息公开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人民群众的公共责任意识较弱等原因,在极大程度上致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策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公共性减弱,甚至是流失现象,这一情况将会对自身可信度造成严重的恶劣影响。相关人员要想有效的实现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共性必须要从根本出发,将其在公共性生产以及实现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其公共性的本位回归,同时对其应该走的发展道路展开全面的探索,使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公共性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珍,项臻.突破之处求贤似渴 坚守之处底线提升——《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给破格提拔加了“紧箍咒”[J].党员文摘,2019(06):15-16.

[2]钟科.突出“五个牢牢把握” 以好的作风选人用人——学习新修订《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心得体会[J].国家治理,2019(20):24-27.

[3].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供有力制度保证——中组部负责人就修订颁布《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答记者问[J].劳动保障世界,2019(13):44-45.

[4]张传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6,29(06):33-36.

猜你喜欢
实现公共性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公共性中的角色探究
“禁止摄影”:由观众拍照观察中国博物馆的公共性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信息系统安全评价系统设计及实现
高校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实现路径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论网络空间的公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