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CT在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2019-09-25 02:26赵大伟房学梅付维林
放射学实践 2019年9期
关键词:牵拉小叶蜂窝

赵大伟, 房学梅, 付维林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原因不明的、慢性、进展性纤维化疾病,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最主要、最严重的类型。IPF发病率逐年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平均生存时间为3~5年[1],大多数患者死于呼吸衰竭和并发症[2]。诊断IPF需除外已知病因的间质纤维化疾病、环境因素致病的纤维化、无胶原血管病[3]。新抗纤维化药物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4],要求早期、精确诊断IPF[5,6]。2018年美国胸科协会会议更新IPF诊断指南,对IPF及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的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诊断标准分类为:UIP、可能UIP、不确定、不符合[7]。HRCT也是监测疾病和疗效预测的主要手段[8]。IPF和UIP的概念不可随意互换,UIP不是IPF的同义词。IPF是临床诊断,UIP是IPF的放射、病理学表现形式。本文归纳总结IPF的HRCT表现,解读IPF的影像学诊断标准,并与相关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同时强调HRCT在IPF预后评估方面的重要作用。

IPF的临床特点

IPF主要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与吸烟明显相关,约2/3的患者有吸烟史[9]。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有原因不明的劳力性呼吸困难、慢性干咳、Velcro啰音等。杵状指常见,几乎所有IPF患者均出现爆裂音,听诊爆裂音可提示IPF[10]。劳力性呼吸困难一般在发病数月至数年后出现。IPF患者常伴胃食管返流,食管裂孔疝可能与IPF发病有关[11]。

IPF的HRCT表现

分布:90%的IPF患者HRCT表现为胸膜下分布[12]。分布的不均匀性:HRCT肺外周部位和胸膜下区不均匀分布,正常肺组织和病变区(网格、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或蜂窝)交替。病变常呈双侧不对称分布,不同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均匀、对称分布)[13]。

网格:Fleischner学会将网格影定义为小叶间、小叶内多余的线影,或由蜂窝壁整体上形成的网状形状[14]。网格影不等同于小叶间隔增厚[15]。网格影一般分布于两肺基底部、胸膜下,常伴结构扭曲。Gruden等[16]认为上叶的网格影对UIP型诊断至关重要。

蜂窝:呈镞状囊性低密度影,囊壁光整,厚度1~3 mm,直径常为3~10 mm,偶尔可达2.5 cm[14]。蜂窝是HRCT的UIP型最具特征性的表现,蜂窝影预测UIP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蜂窝的组成目前尚不清楚,推测为扩张的小气道,是纤维化进展的标志,提示预后差。依据诊断标准,HRCT诊断UIP型需要蜂窝影的存在[17]。但Gruden等[13]发现即便缺乏蜂窝影,如果严格依据特定的CT标准,诊断UIP的精确性依旧很高。蜂窝的诊断主观性较强,放射学医师间存在显著的观察者间差异[18]。因为蜂窝影与牵拉性气管扩张有时难以鉴别,特别是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和肺气肿共存的情况[19,20],最大密度投影图像有助于鉴别诊断。

磨玻璃密度影:网格内磨玻璃密度影(ground-glass opacification,GGO)代表低于HRCT分辨率的肺纤维化病变,一般不超过网格范围。而网格、蜂窝及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细支气管扩张范围外的GGO则提示感染或其他疾病。

肺结构扭曲:影像学上将肺结构扭曲定义为肺小叶结构的改变(从多边形到变小的三角形)、非节段分布(跨越叶间裂胸膜)[16];还可表现为胸膜表面和支气管血管束不规则[21],该征像有助于鉴别过敏性肺炎(肺小叶、叶间裂不受累,节段分布)。

尖-基底分布:UIP典型分布于基底部,但也可分布于上肺。当肺基底部以上肺区内出现网格影,同时伴肺下叶蜂窝影,可诊断UIP。

淋巴结肿大:HRCT上70%~86%的UIP型患者存在纵隔和肺门的淋巴结肿大,25%为非对称分布[16]。

IPF的HRCT诊断标准分类及其发展更新

2011年美国胸科协会(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欧洲呼吸协会(European Respiratory Society,ERS)、日本呼吸协会(Japanese Respiratory Society,JRS)和拉丁美洲胸科协会(Latin American Thoracic AssociationALTS)联合发布IPF诊疗指南,将HRCT表现分为3类[17]:UIP、可能UIP、不符合UIP(表1)。

UIP:病理学上UIP具有位置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12]。位置异质性指肺纤维化区与正常肺组织相间、分界清晰,仅以菲薄的肺泡壁相隔。时间异质性是指老瘢痕(密集成熟的胶原瘢痕,常伴脂肪、平滑肌化生)和新瘢痕(成纤维细胞灶)共存。相对应的HRCT表现为病变区与正常肺组织相间;病变区内密度不均、分布不均(图1)。HRCT表现为“UIP”,无需外科肺活检可直接诊断为UIP型[7,19],且不同的观察者应用HRCT诊断UIP的一致性高[22]。然而仅约1/3的IPF患者表现为UIP。很多疑诊IPF患者,由于正处于进展期或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而不便行肺活检,从而错失只授权于明确诊断IPF患者的治疗。对此,许多研究试图拓展足以精确诊断UIP的HRCT表现范围以避免肺活检[16,23,24]。相关研究认为主要分布于基底部的粗网状影,尽管无蜂窝,对病理学UIP型仍有预测意义[23]。

可能UIP:HRCT表现为可能UIP型的患者需肺活检明确诊断,但实际上很少实行。IPF患者肺活检后并发IPF急性加重,在UIP基础上发生弥漫性肺泡损伤的发病率及病死率不容忽视。Chung等[23]发现可能UIP组与诊断不明确组(不能被诊断为UIP型,可能为UIP型和不符合UIP型的患者)最终病理学诊断为UIP的比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Yagihashi等[25]研究证实,HRCT上为“可能UIP”的大部分病例最终病理学诊断为“很可能”和“明确UIP”(图2)。

不符合UIP:HRCT表现复杂多样,如弥漫性空气潴留、弥漫性纵向分布、弥漫性轴位分布、中上叶或广泛分布的GGO等[25]。“不符合UIP”型病例一般较少,出现GGO、空气潴留、实变提示“非UIP”病理诊断,但与病变的分布关系不大。Soo等[15]研究发现,HRCT上“不符合UIP”的病例中94.7%病理学诊断为“UIP”或“很可能UIP” ,认为“不符合UIP”分类使IPF诊断不够明确。Chung等[26]研究认为“不符合UIP”命名存在误导意义,需重新命名。

对此,有研究讨论增加“很可能UIP”的必要性[15,16]。2018年5月ATS会议上,ATS/ERS/JRS/ALTS联合发布更新IPF诊疗指南,将HRCT表现分为4类[7]:UIP、很可能UIP、不确定和不符合(表2)。

表2 2018年修订版IPF放射学诊断标准

图1 IPF患者,男,61岁。HRCT轴面显示明确UIP型表现:两肺内网状影、蜂窝影(黑箭),伴牵拉性支气管扩张,主要分布于胸膜下及肺基底部。病变具有位置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病变与正常肺组织(白三角形)相间,病变区内密度不均。 图2 UIP患者,男,73岁。CT诊断为可能型UIP型,但如果考虑患者年龄,可诊断为UIP。CT示以基底部分布为主的网格影,无蜂窝,可见小的牵拉性支气管扩张。a)轴面CT图像;b)冠状面CT图像。 图3 患者,女,55岁,肺活检病理诊断为NSIP,冠状面CT显示“直缘征”存在。 图4 患者,女,46岁,临床诊断为CrHP。a)轴面CT示两肺多发磨玻璃密度影,并可见马赛克征,无小叶中心结节;b)冠状面CT示病变未累及膈面以下肺组织。 图5 慢性肺结节病患者,女,53岁。轴面CT示两肺中上部沿支气管血管束淋巴管分布走形的间质结节影,并可见小叶间隔增厚,网状影(箭)。

对于HRCT表现为UIP型患者,不建议行外科肺活检、支气管肺活检和冷冻肺活检,有选择性地反对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建议多学科联合讨论,强烈反对仅将血清标志物作为唯一区分IPF和其他间质性肺炎的方法。对于HRCT表现为很可能UIP、不确定和不符合者,有选择性地建议行BAL和肺活检,但由于缺乏证据,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和冷冻肺活检,推荐与否不明确[7]。

鉴别诊断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最初指一过性的纤维化过程,病理学表现为肺泡壁和小叶间隔的均匀增厚,在纤维化区域内正常肺组织不可见,可有或无炎性细胞浸润。纤维化型NSIP较细胞型NSIP更加常见。位置异质性、时间异质性和蜂窝一般不可见。大多数NSIP患者HRCT表现为以两肺下叶分布为主的均匀磨玻璃阴影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27]。UIP和NSIP都以两肺下叶分布为主,但是与UIP相比,NSIP一般不累及胸膜下。NSIP也可表现为界线清楚的网格和牵拉性支气管扩张,Salvatore等[12]指出早期UIP分布更不均匀,可位于基底部、胸膜下和间隔旁,而NSIP分布则更加均匀,胸膜下不累及。早期UIP与NSIP鉴别诊断困难,特别是纤维化型NSIP。NSIP病理学与影像学表现变异很大,一些HRCT表现为NSIP的患者最终病理学诊断为UIP。Zhan等[28]发现HRCT未见“直缘征”有助于鉴别NSIP与UIP(图3)。直缘征的定义为孤立于肺基底部的、头向尾方向边缘锋利的、无沿两肺外侧扩张的网格影。Zhan等[28]研究表明双侧肺无直缘征的存在,对于外科肺活检(surgical lung biopsy,SLB)的UIP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9%、93.3%、96.7%和38.9%。

慢性过敏性肺炎:慢性过敏性肺炎(chronic hypersensitivity pneumonitis,CrHP)的病理特征复杂[29],可有多种病理改变重叠组成:UIP型、NSIP型、机化性肺炎(organizing pneumonia,OP)和伴或不伴肉芽肿的小叶中心性纤维化。CrHP的HRCT表现为小叶内间质增厚、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小叶中心结节、马赛克征、网格影、磨玻璃密度影,在疾病的亚急性期可见蜂窝。CrHP的HRCT表现以纤维化为特征。纤维化典型征像包括网格、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和蜂窝,与病理学纤维化相关性强。纤维化是预测CrHP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影响因子[30]。CrHP的CT表现可与UIP、纤维化性NSIP类似(图4),最主要的鉴别点为小叶中心性磨玻璃结节、小叶性马赛克征和肺下部不累及[29],小叶中心结节代表细支气管中心的感染[31]。CrHP患者伴发肺气肿不常见。

肺结节病:病理学特点为非干酪样肉芽肿和间质纤维化。纤维化改变常从外周肉芽肿开始,向中心进展,导致彻底的纤维化和透明样变。肉芽肿性炎症特征性分布于支气管血管周围间质间隙、胸膜下间质间隙和小叶间隔内的淋巴管。肺结节病典型的HRCT表现为淋巴管分布的圆形小结节影,直径2~4 cm,呈双侧、对称性分布(图5)。大部分结节随疾病进展逐渐消失,20%患者晚期出现纤维化,以中上叶分布为主[29]。Ⅳ期肺结节病其他HRCT表现包括线状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肺结构扭曲、纤维化囊肿、肺大泡、间隔旁型肺气肿。蜂窝样的囊肿偶尔可见,分布于肺中上叶胸膜下区,但肺底部不累及。纤维化密度不均,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是鉴别诊断的关键[12]。

HRCT与IPF预后

IPF预后差,在HRCT表现为“UIP”或“可能UIP”的IPF患者,较“不符合UIP”者生存期更短。Kondoh等[32]发现HRCT同样表现为"可能UIP"的IPF患者的预后,较非IPF患者(如NSIP、CrHP和未分类IIPs)差。HRCT表现为NSIP、病理学表现为UIP(不一致的UIP)的患者,存活率高于那些表现一致的UIP患者。Arcadu等[33]研究IPF患者不同HRCT表现型与肺功能之间的关系,发现肺功能检查结果与不同的UIP型无明显相关性,而与疾病的范围相关性非常好。纤维化的进展速度也是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HRCT对于IPF的诊断至关重要,熟悉IPF的HRCT表现及其分类标准是正确诊断的前提。尽管IPF与NSIP、CrHP、Ⅳ期结节病的HRCT表现有重叠,但一些特征性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同时HRCT在IPF的预后评估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牵拉小叶蜂窝
Positive unlabeled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with multi-granularity linguistic information①
蜂窝住宅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苹果小叶病的防治
蓄热式炉用蜂窝体有了先进适用的标准
小叶樟树下的遐思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小叶莲化学成分的研究
“蜂窝”住进轮胎里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