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两面派

2019-09-26 08:49○小
学生天地 2019年23期
关键词:两面派社交能力公主

○小 鱼

班上总有这样一类同学,每次考完试,他们都说自己考得不好,而成绩出来后却次次名列前茅。你身边,有这样的、或者其他类型的“两面派”吗?

乐于当“两面派”的我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儿,喜欢各种运动,比如羽毛球、篮球、足球……讲到这儿,你也许会问:“你这么喜欢男孩子的运动,哪像个女孩子呢?”其实,这样说也不算过分,因为我是个名副其实的“两面派”。

有一次,我跟小伙伴们去踢足球,裁判的哨声刚响,我就像脱缰的野马般冲了出去,在场的男生都看呆了,大叫道:“天哪!她跑得比我们还快!她真是女生吗?”我趁他们松懈时,立刻带球往对方球门射去,正好踢中对方球门。当他们回过神时,比赛已结束。队友们围着我欢呼,而对方球员却在一旁唉声叹气,因为我们赢得了这场比赛。

回到家里,我马上开启智能换面系统,“滴!换面成功!”我的脑海里仿佛闪现出这个声音。我突然发现自己身上全是汗,于是对妈妈说:“妈,我要去洗澡,麻烦帮我拿一下我最喜欢的那套公主裙。”穿上美丽的公主裙,我果然又像个公主一样!这就是我,“两面派”的我。

三年级(2)班果 果

我是“两面派”

我是个“两面派”,在妈妈面前,我俯首称臣,像只温顺的小绵羊,如果我犯了错,就要接受惩罚。因此,妈妈说往东,我绝不会往西。在爸爸面前,我摇身一变,成了至高无上的小公主,我要什么,只要撒撒娇,爸爸一定会满足我的要求。每次妈妈拿起拖鞋“亲吻”我的屁股时,爸爸总会帮我说上几句,让妈妈手下留情。

就这样,我一会儿做着小公主,一会儿做着小绵羊。假期的一天,只有我和爸爸在家,老师要求我们每人准备一篇关于名人的故事,我想都没想,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爸爸。不到半个小时,爸爸就完成了任务。我觉得这篇故事不够好,于是对爸爸一顿指责。正在这时,门开了,我顿时感觉有一阵冷风吹过了我的身体。我捂住嘴巴转过身,只见妈妈板着脸问:“刚才你对爸爸说了什么?”我嬉皮笑脸地接过话头儿,说:“刚刚我们在商量事情。对吧,爸爸?”“对对对!”爸爸不住地点头。妈妈听了无可奈何地说:“你真是个‘两面派’!但看在你爸的面子上,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下不为例!”

原来,当一个“两面派”真不是件易事!

五年级(3)班刘 然

我的“两面派”同桌

上周五,我怀着愉快的心情走在回家路上。突然,一只手重重地打了一下我的肩膀,接着一阵刺耳的叫声穿过我的耳膜:“小矮子,快来追我呀!”原来是我的同桌马涛。我最讨厌被人叫小矮子,于是愤怒地大吼:“敢说我矮!你完蛋了!”我大步流星地向前冲,把马涛逼到角落里一记“天马流星拳”。忽然,他眼珠一转,想出了个鬼主意:“啊!刘伟,你把我的牙打掉了!”说着,还轻轻捂住嘴巴。我见状赶忙去扶他。谁知,一只“铁拳”腾空而出,直击我的鼻子,我惨叫起来。这个家伙,竟然骗我!

虽然马涛很调皮,但也有可爱的一面。记得那天,我做完值日后,对马涛说:“马涛,我们走吧!”“不,”他抬起头,严肃地说,“你看,这几张桌子没摆正,那儿……”“别管了,已经很干净整洁了。”我劝说道。“这怎么行?要走你先走!”

我走到一半,发现作业本忘带了。于是,又急匆匆返回去拿。令人惊讶的是,马涛仍在打扫。“你还没打扫完啊?”我好奇地问。马涛头也不抬,一丝不苟地继续打扫着。看着他的背影,我不禁感慨:调皮鬼居然还是个勤劳能干的好同志!世人何其多,但像我同桌这样的“两面派”又有多少呢?

四年级(1)班刘 伟

爸妈看过来

“两面派”心中的小算盘

大家好!我叫依依。我在学校表现得乖巧懂事,可是回家后却把乖小孩该有的品质都抛诸脑后了。妈妈说我在家里十分自私任性,活像个“小霸王”。这让妈妈十分担心,她搞不懂我为什么会这样。其实我自己心里已经有小算盘了。

老师喜欢乖学生

学校与家相比,是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我会感到胆怯和拘谨。而且通过观察,我发现老师喜欢的是那些乖巧懂事的学生。我年纪虽不大,但也是有荣辱感的,也希望得到赞扬。所以我在学校努力控制自己,强迫自己按照老师的规矩办事,做一个让老师喜欢的乖学生。

爱我就会容忍我

从出生就开始接触的爸爸妈妈,让我有着满满的安全感。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因为爱我,可以容忍我的一些错误行为,不忍心骂我。在学校做乖学生太累了,回家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才比较自由。

虎爸猫妈VS 两面派

很多父母对这种现象过分焦虑,其实大可不必。这是孩子长大了的表现。所谓“两面派”,其实是孩子处于不同环境的不同表现。他们会根据环境里的人、物、规则进行自我调整,找到最适合该环境的生存法则,即我们常说的秩序感。既然孩子形成了内在的秩序感,对于“两面派”表现,父母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即可。

爸妈的爱要有底线

孩子家里家外不一致的表现,跟家长爱得没底线有关。所以家长爱孩子要有底线,不能溺爱。必要时,要用严厉的态度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在家也是不能被容忍的。

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能让孩子以良好的心态面对陌生的环境,不会因为陌生而表现出表面的乖巧。在拓展孩子社交能力时,父母可有意让孩子明白在与人交往时,哪些行为符合社交礼仪,哪些是不符合的。孩子学会了辨别行为的好与坏,自然会在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后自觉控制自己的行为。

家校沟通要统一标准

父母可以及时跟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在家用相同的标准对孩子提出要求。同样,对于孩子在学校不太理想的表现,父母也应该配合老师一起帮孩子改正。

及时给孩子鼓励和肯定

孩子在学校之所以会有很好的表现,这与老师的认可有很大的关系。夸奖或奖励,会增强孩子的信心,让孩子知道这些行为是值得做的。而有时候粗心的父母可能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不能及时对孩子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这会让孩子觉得很泄气,甚至会故意犯错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想让孩子在家也有好的表现,父母要及时夸奖孩子,并经常与孩子沟通。

尊重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在学校大都需要自己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如果父母过度宠爱,什么都替孩子包办了,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独立性得不到发挥;不发挥就得不到肯定;得不到肯定就产生对家长的不满和反抗。这样一来,很小的事也会让孩子发脾气、闹情绪。

猜你喜欢
两面派社交能力公主
奥尔夫音乐联合体育游戏对轻中度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
《辽史·公主表》补述
生活中的“两面派”
《爱哭公主》
巧用一日生活,提升幼儿社交能力
“两面派”妈妈
两面派
小公主
如何利用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生活中的“两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