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下高中传统文化教学创新探索

2019-09-27 06:41牛爽范淑婧王丹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国际部课程体系传统

牛爽 范淑婧 王丹琳

一、绪论

(一)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中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政治开明化、外交多元化,教育国际化已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毫无疑问,留学生活能够有效提高语言等专业技能,开阔学生的视野,真实体验多元文化。21世纪初,面向高中学生的北京市的国际学校以及各个学校的国际部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创立。然而,目前国际教育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人对国际教育的理解还比较片面,往往将国际教育等同于出国留学。事实上,国际教育的本质仍是教育,它的基本要素和国内普通的中小学教育相同,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接受国际教育的高中生,在毕业后基本都会选择出国读大学,这种后期发展的差异性导致了教学服务的差异性。所以,在开设国际化语文课程之前,我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既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又要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当中学语文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学术界关于国际化学生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语文教学改革探索更是寥寥无几。目前来看,学界对于国际班这一新型教育模式的探究,主要集中在德育管理这一领域,针对语文教学改革这一方面的课题尚未引起重视,仍处于空白,有待于全面扎实的研究成果来填补。

高中阶段是学生认知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增强、价值取向与世界观乃至职业目标形成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塑造文化身份的重要时期。在学生以出国留学为目标的背景下,坚持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学、文化进行深入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结,有助于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公民意识。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国际型人才,首先是本民族的文化精英,应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保持较高的个人尊严和民族自信,在此基础上参与多元的跨文化背景下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既往的教学实践证明,国际部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情结,提高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参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现出较高的国际理解力、文化包容能力和文化分享精神。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合作与交流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具备民族性和国际型双重优势的精英,势必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的可行性

2001年,笔者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以下简称“北师大实验中学”)建立了“直通车”项目。参加这个项目的学生与高考班的学生共同学习,等毕业后再考入国外知名大学。2005年左右,随着国家对国际教育的开放、人们对教育质量要求的增强,以及家庭经济支付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尤其是来自普通家庭的学生参加了该项目。2009年,“直通车”项目改为国际班,并于2010年招收了第一届学生。2010—2017年,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毕业生连续八年创造佳绩,其中60%以上的毕业生被美国排位前三十的大学录取,97%以上的毕业生被美国排位前五十的大学录取,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历届毕业生在海外学校持续形成口碑效应。近年来学生考入的学校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杜克大学等一批世界名校。2017年,有3名同学同时被哈佛大学录取,创造了哈佛大学在中国大陆学校中一次性录取人数新的历史;此外,还第一次实现了排名前十的文理学院录取“大满贯”,即每所优秀的文理学院均有我校学生被录取。八年以来,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高端人才培养实力和领先优势稳步提升。

作为任教于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的“元老”级教师,我们所在的语文学科团队经历了筚路褴褛的求索历程。9年时间里不断开发课程、编写教材、改革授课方式、设计学科活动,确立了语文必修课每周5课时的授课安排,以助力于国际化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最终让语文教学成为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的中坚课程。

二、国际化视野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创新探索

(一)教学理念

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人为本、儒道互补、以和为贵、实践理性作为理念,培养学生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内容

以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作为内容,研发教材和读本,首次在高中国际部设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构建了国际部语文学科传统文化教学知识体系。如下图所示:

1.古典诗文诵读

博览精记,韵语成诵。设计诵读内容,让学生体会中国语言运用的分寸感、和谐感和情趣,让学生逐渐形成一种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悟能力。一方面使学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韵味、气势和语言有深刻的体验,对语言表达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净化人心,陶冶情操,启迪理性,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2.古代文学精读

强化学生经验中既有的古代文学学习内容,因不受高考应试教育的束缚,从而进行深入挖掘。设置“不废江河万古流”“纵横捭阖强雄辩”“哲思睿智品诸子”“远情深恨与谁论”四个主题单元,精心挑选《史记》《战国策》《庄子》《孟子》以及诗词曲赋等经典篇目,每个单元设计单元导读、选篇精读和主题探究几个部分,让学生在文言知识积累、历史人物分析、社会观点论述、人生哲理领悟、诗词情感把握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真正在古代文学的精准阅读和深入阅读方面有所提升。

3.传统文化研读

语文学科组立足于实际的科学调研,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经验出发,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适应,同时补充学生学习经验中所缺失的内容,设计了四个主题单元:礼俗、戏曲、诸子、音律。每个单元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知识,并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课堂展示的方式,使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4.民族精神探究

重视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以及优良传统对现代人格的建构。配合认知学习的内容,以传记文学作为载体,让学生走进古代先贤,注重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以主题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志与勇、贤与忠、仁与道、家与国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对民族精神有更加切实的体会。

5.世界文学创新阅读

中国文化是一种多维开放的动态结构。传统文化是在主体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汲取内外多维度文化的营养,在开放融合中发展。即以本位文化为基础,大量汲取、融合异质文化的精华,以对异质文化的开放,促进本位文化的开拓。经典文化是语文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底蕴,而国际视野和时代文化则是语文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活力。只有国际化和适应性的知识体系,才真正具有典范性。我们设计了创新阅读教学内容,一方面,在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上保留中国式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在国际教育的眼界下寻找全新视角,提升多样化综合阅读能力,让学生传统的阅读习惯焕发新的活力,让传统文化带给学生的阅读能力真正成为一把行之有效的钥匙,帮助其打开未知世界的大门。

(三)课程体系

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理念,以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目标,以坚实的学科基础为内容,合理构建了“主体课程+选修课程+浸润课程”三位一体的“品”字型课程体系(如下图),做到科学设置主体课程,丰富完善选修课程,合理开发浸润课程。

主体课程为在高二年级实施的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创新阅读”。选修课程为在高三年级开设的关于古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等多方面适合深入研究和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程,如:中外文学比较阅读、经典诗歌鉴赏与创作、经典戏剧赏析等。浸润课程是为配合主体课程和选修课程举行的辩论赛、诵读活动、微电影节三项学科活动。

品字形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主体课程是该课程体系的主导,选修课程和浸润课程为的是促进学生专长的发展。该课程体系强调了整体性和平衡性。

1.课程体系强调整体性

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表现为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课程理念,关注国际部学生的整体发展,课程结构丰富多元、错落有致,形成有机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二上学期实施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教学,培养学生关于传统文化的堅实学科基础和思想价值根基;下学期实施必修课“创新阅读”教学,配合学生即将参加的SAT、ACT等考试,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高三上学期实施传统文化专长性选修课程教学,让学生学有所长,对高二全学年学到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探究。这一学期还举办微电影节等活动,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文化审美。

整个高二高三学年,每周进行两次诵读活动,营造传统文化教学氛围,培养传统文化教学美感。诵读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多读、熟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强烈的语感是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关键。而且,诵读可以让学生融入感情,他们自己动脑、动情,积极主动地去理解、体会、揣摩文章,这一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2.课程体系强调平衡性

课程体系的平衡性主要体现在:

第一,课时保持平衡,既保证符合学生的学情,也体现科目侧重的特色;

第二,科目学习的先后顺序保持平衡,时间顺序上的平衡主要依据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必修与选修之间保持平衡,既保证共同的基础,使国际部学生具备中国文化意识,保持鲜明的中国文化身份;又要给学生提供不同的选择,满足学生在有兴趣的领域能够深入发展的需求。

(四)评价策略

评价策略是以中国古典美学为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学术潜力和学术水平为内容的开放型合作式考试评价。

中国古典美学的特征是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强调情与理的统一,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强调无限与有限的统一,肯定认知与直觉的统一。应试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评价形式单一,对教学的最终评价是以课堂书本知识考试为唯一形式,以书面考试的分数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然而,一个完整的学生具有多方面的特性与需求,获得良好的分数只是学生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不能只在这个狭隘的领域中片面地表现自己,因为这样是不能达到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之目的的。

结合二者,评价策略应强调对学生的正向引导,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和高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评价策略具有阶段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其中,阶段性包括:有效的引导、过程的落实、后期的总结。评价的多元化体现在:课堂讨论、活动参与、文学创作、学术质疑、书籍推荐、卷面测评。

为了使活动评价更加有效,我们设计了学科活动手册来对评价策略进行革新。从活动伊始就对学生有明确的引导,并且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情感评价和表现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相结合。

下面我们以微电影节为例,简述活动参与的具体评价策略。

微电影节活动以《微电影节活动手册》为导引,强调文化传承与创新。要求学生以课程中学习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为原型,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为主题,促进学生对自身潜力的认识、挖掘和展现,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并且在集体活动中展现出领导力和服务精神。

微电影节活动评价包括三个部分:

1.教师通过观察、交谈和答辩,对各组学生的合作情况和水平进行等级评价,并对每位学生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能力、才华进行等级评价;

2.同一剧组的学生对本组同学分工合作的情感、态度和质量进行量分评价;

3.评委老师对具体的作品进行量分评价。

对这三部分评价进行综合,形成每个学生在这次合作型考试中的最终得分。

微电影节活动评价的意义在于:激励学生学习、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际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进行艺术构思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己、纠正自己、超越自己;微电影节的得分记录在学生的GPA中,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也可以作为教师写推荐信的素材。

在托福、SAT考试的冲击下,以及越来越严峻的升学竞争压力下,语文课程在很多中学国际部的课程设置中已属于“鸡肋”而渐趋没落,但是,北师大实验中学国际部的语文课却成为了学生出国留学申请不可或缺的助力。我们希望这个探究实践的成果能够给其他兄弟学校及北京市乃至全国的中学国际部语文教学以启发,这对于当代中学生的母语学习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现实而又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国际部课程体系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游园学记——北京君谊中学国际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